陶文娟
數學作為一門研究現實世界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學科,在人們的學習生活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偏弱、對數學知識缺乏學習興趣等情況的影響,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偏低。現階段,為切實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可以將微課融入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意義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立足當前的學生學情與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制作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微課內容,以便為后續課堂教學的正式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舉例來說,在講解知識點“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前,學生有效掌握了“20以內進位加法”與“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內容,為了在引導學生對知識點“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有所了解的同時,加深對過去所學知識點的認識,可以在微課視頻制作的過程中,以學生所喜歡的動畫形象或者為學生創設與日常生活情況較為相似的情境為基礎,在對“20以內進位加法”與“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內容進行復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思考,并且盡可能控制微課的時長在5~10分鐘,然后在微課快要結束時為學生提供2~4道測試題,鼓勵學生將自身在微課視頻播放過程中無法有效理解的知識點記錄下來,以便教師在正式授課過程中了解授課重點。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方式
在正式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前,小學生往往會依據微課的視頻內容以及微課部分的自主學習任務對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在正式教學過程中,為了在將授課內容介紹給學生的同時,能夠有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同樣需要借助微課統計學生自主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著重對學生理解困難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一)利用微課導入新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起始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投身知識學習過程中。為切實保證學生能夠與微課內容產生共鳴,教師在選擇導入微課時,需要盡可能加強微課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舉例來說,在進行“周長”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在征求本班內一名跑步比較快的A學生的同意后,在設計導入微課時,以學校操場為背景,第一個視頻中A在操場里面跑了一圈,此時問學生:“A跑的一圈與你們想的一樣嗎?”第二個視頻中A沿著操場的邊跑,但跑到一半就停下了,此時問學生:“A跑了一圈嗎?如果A要跑一圈,那么他應該跑到哪里?”第三個視頻,A沿著操場的起點移動到了終點,此時問學生:“A是沿著操場的邊線跑的嗎?A的跑步起點、終點與前兩個視頻有什么不同?”此時,學生可以發現沿著操場跑一圈指的是A需要沿著操場的邊線跑,并且跑步的起點與終點需要重合。此時,就可以將“一圈”與周長中的“一周”聯系到一起,通過這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微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相較于傳統講授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將直觀、短小的微課引入課堂教學當中,可以更好地使學生理解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知識點的講解是課堂的主要內容之一,為進一步提升知識講解活動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將數學中不同的知識點劃分成一個個小的視頻動畫,由動畫人物將所需要學習的內容“說”出來,在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想象力與思維能力,切實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舉例來說,在學習“分數”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為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一張紙對折分成兩份,那么每份是這張紙的一半,如何用數學的方式將這一半的紙表達出來呢?通過這一問題,引出“分數線、分子、分母”的知識,然后,為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可以為學生播放兩個小朋友分4瓶飲料、2個蘋果以及1個比薩的視頻,并引導學生學習分數的具體表示方式。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微課作為一種打破傳統教學形式的新型教學理念與模式,將其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逐漸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陳玉新.微課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自主學習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考試周刊,2020(2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