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吳銀莉


【摘要】目的:探究對老年慢阻肺患者實施呼吸訓練聯合護理干預的臨床療效以及對其身體康復的影響。方法:2020年7月—2021年5月間接收的6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每組各30例,就兩組的生活質量、護理前后肺功能情況、血氣情況、臨床指標以及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展開比較。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肺功能康復程度、血氣情況良好度均更高,住院時間、治療時間、癥狀消失時間以及治療費用更低(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更高(P<0.05)。結論:對老年慢阻肺患者實施呼吸訓練以及護理干預能夠有效促進患者病情康復,改善其肺功能以及血氣指標情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具有積極的臨床參考價值。
【關鍵詞】呼吸訓練;護理干預;老年慢阻肺;康復效果
Effect of respiratory training combin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WANG Shanshan1, WU Yinli2
1.Langao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kang, Shaanxi 725400, China; 2.Ningshan County Hospital, Ankang, Shaanxi 711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spiratory training comb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Methods: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May 2021,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pulmonary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blood gas,clinical indicators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quality of life, pulmonary function recovery degree, good blood gas statu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hospitalization time,treatment time,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and treatment cos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Respiratory training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PD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ir lung function and blood gas indicators,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quality, and have a positive clinical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Respiratory train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Elderly COPD;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為慢阻肺,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老年慢性呼吸疾病,由于患者氣道和肺部炎癥而導致氣道和肺部結構發生變化,最終出現持續呼吸道癥狀以及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情況。該疾病的治療過程漫長,且治療過程中存在病情加重的風險,在病情緩解期對患者進行呼吸訓練,能夠有效改善通氣和呼吸道功能,從而減輕病情,因此呼吸訓練康復治療在老年慢阻肺疾病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此外對老年慢阻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對病情好轉具有積極意義,改變當前患者的身體狀況,護理干預成為了治療慢阻肺的首要任務[2]。本文即是探究我院將呼吸訓練聯合護理干預實施到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療中對其身體康復的影響,匯總并示以下文。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于2020年7月—2021年5月間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抽取60例進行分組,各30例。對照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71.54±1.21)歲,病程4~14年,平均病程(9.12±1.01)年;觀察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62~82歲,平均年齡(71.87±1.61)歲,病程4~15年,平均病程(9.65±1.24)年。以上兩組資料情況均衡可比(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均在60歲及以上;②患者均滿足臨床對于慢阻肺疾病的診斷標準;③患者均意識清醒,不存在精神障礙或交流障礙。排除標準:①具有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②近期接受過其他重大手術治療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和護理,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叮囑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接受呼吸訓練以及護理干預,其中呼吸訓練內容有:①縮唇呼氣:要求患者用鼻腔吸氣,呼氣時將嘴型縮攏呈吹口哨樣,平穩呼吸,呼氣和吸氣時間比為2:1,2次/d,10min/次,持續3個月;②腹式加壓呼吸:保持仰臥位,膝下放置軟墊,半屈雙腿,放松腹部,將雙手放置在上腹部和前胸部,呼氣腹肌下沉時手緩緩用力下壓,待吸氣時腹部力量與手間力量抗衡。③支氣管引流:保持側臥位和俯臥位,去枕,可以更好咳出痰液。護理人員將手掌合攏,彎曲五指呈杯狀,借助指腹和大小魚際的力量,拍打患者背部,該過程中要放松手腕,各部位均叩擊1min;叩擊順序應順應支氣管方向,從下往上,從邊緣到中心,注意拍打力度和節奏,要求患者保持緩慢的深呼吸。該方法有利于將支氣管中的分泌物排出,1次/d,10min/次。再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內容有:①生活護理:以患者的實際身體素質和病情為基礎,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和運動計劃。②氧氣療法:氧氣療法對幫助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③排痰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的咳痰方式。若患者無法自行咳嗽或排除痰液,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改變體位。④健康知識宣教:護理人員要耐心且詳細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增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
1.4 觀察指標
(1)兩組生活質量比較:選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分方式對兩組的生活質量進行比較,SGRQ量表中包括3大方面,共有50個問題: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單方面總分為10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2)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情況比較:使用專業的肺功能儀對護理前后患者的呼氣峰流速(PEF)、1s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標變化情況展開比較;(3)兩組血氣指標變化情況比較: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數值進行比較;(4)兩組部分臨床指標比較:對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治療時間、癥狀消失時間以及治療費用進行觀察比較;(5)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比較:選用自制問卷方式調查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情況,分別有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層次,若評分在80~100分之間則為非常滿意,評分60~79分為滿意,評分低于60則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在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三個方面的評分比對照組均更低,差異性顯著(P<0.05),試驗數據,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情況比較
接受護理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情況差異不大(P>0.05),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肺功能相關指標數值均上升,并且觀察組患者的PEF、FEV1、FVC測量數據同比于對照組數據均更高,差異性顯著(P<0.05),試驗數據,見表2。
2.3 兩組血氣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pO2、SaO2數值均無明顯差異(P>0.05),經分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pO2值和SaO2值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性顯著(P<0.05),試驗數據,見表3。

2.4 兩組部分臨床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治療時間、癥狀消失時間以及治療費用均更少,差異性顯著(P<0.05)。
2.5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性顯著(P<0.05)。
針對目前發病率較高的慢阻肺疾病,它不僅會使患者出現呼吸困難、運動耐力下降等癥狀,病情惡化后還會引發嚴重的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對慢阻肺病情的控制,臨床采取藥物治療法,雖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藥物副作用明顯,預后較差。因此有相關研究表明,對慢阻肺患者實施呼吸訓練聯合護理干預也可對改善肺功能,緩解病情起到良好成效[3]。
呼吸訓練措施中,采用縮唇式、胸式以及腹式的呼吸方法對患者開展有效訓練,對患者的呼吸肌起到了良好的鍛煉效果。主要借助呼氣到吸氣為導向的生理現象對患者實施呼吸訓練,在呼氣和吸氣的過程中,能夠使肋間外肌、膈肌、胸鎖乳突肌共同參與到呼吸運動中。待患者肺部擴張至最大程度時再緩慢呼氣,能夠有效延長呼氣時間,從而也就延長了鍛煉呼氣肌的運動時間,最終起到降低呼氣結束時殘留在患者肺部的二氧化碳含量。該方法不僅能夠加強肺部氣體的交換,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肺部張力以及呼吸肌肌力,從而改善肺部功能,提高呼吸質量[4]。指導患者正確的咳痰方式,若患者無法自主排痰,那么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改變體位,幫助患者排出痰液。對患者開展慢阻肺疾病相關知識的座談會,詳細地向患者及家屬普及慢阻肺相關知識,增強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以提高在治療以及護理工作中的配合度,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阻肺患者實施呼吸訓練聯合護理干預的方式對患者病情康復具有良好意義,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況和血氣指標,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 郎華,王芳寧.呼吸功能訓練結合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情緒及肺功能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藥,2019,43(2):26-28.
[2] 全莉芳.安全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呼吸功能與生活能力影響的效果分析[J].中醫學報,2019,21(2):34-36.
[3] 楊霞,吳穎,馮梅,等.醫護一體化肺康復管理模式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9,27(9):46-48.
[4] 徐佩紅,鄭曉璐,朱燕軍.綜合性肺康復護理計劃對住院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0, 33(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