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麗
【摘要】目的:總結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及干預措施。方法:于2019年6月—2021年5月開展研究,選取門診藥房取藥出現處方調劑差錯的4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差錯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干預措施。結果: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種類包括審核差錯、調劑差錯及發藥差錯,分別占比44.4%、33.3%及22.2%。門診藥房出現處方調劑差錯的原因包括臨床醫師因素、臨床藥師因素及客觀因素,各占比22.2%、62.2%及15.6%。結論:對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干預措施,有助于降低差錯率,提升服務質量。
【關鍵詞】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干預措施
To summarize the reason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errors in outpatient pharmacies
WEN Mengli
Wanning Peoples Hospital, Wanning, Hainan 571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reason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errors in outpatient pharmacies. Methods: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from June 2019 to May 2021, and 45 patients with prescription and dispensing errors in outpatient pharmaci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asons for the errors were analyzed,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proposed. Results:The types of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errors in outpatient pharmacy include audit errors,adjustment errors and dispensing errors, accounting for 44.4%, 33.3% and 22.2% respectively. The reasons for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errors in outpatient pharmacy include clinician factors, clinical pharmacist factors and objective factors, accounting for 22.2%, 62.2% and 15.6%respectively.Conclusion:Analyzing the causes of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errors in outpatient pharmacies and proposing feasibl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ill help to reduce the error rat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Key Words】Outpatient pharmacy;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error; Reas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門診藥房負責臨床處方審核、藥品調配及核發工作,在醫院管理屬于關鍵的部門之一。門診藥房處方調劑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醫院運營及服務質量,還與患者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密切相關[1]。目前,新醫改的實施,也使得藥房管理從藥品供應中心逐漸開始向著多模式服務轉變。而藥房工作人員的工作也開始呈現多樣化特點。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量不斷增加,工作強度及壓力也逐漸加大,工作上就會出現一些主觀或者客觀因素導致的工作失誤。為了降低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發生率,減少不必要的醫患糾紛,本次研究對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種類及發生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干預措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19年6月—2021年5月期間,醫院門診藥房計算機系統中的藥房處方調劑數據進行統計及分析,并核查藥師登記過程中,調配藥師工作過程中出現的調配差錯數據作為研究內容。并獲取調劑差錯有關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具體資料進行分析,從而獲得詳細信息。篩選相關符合研究條件的患者資料開展研究,選取門診藥房取藥出現處方調劑差錯的4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5~78歲,平均年齡(48.9±8.9)歲。
1.2 方法
對2019年6月—2021年5月門診藥房上報的處方調劑差錯事件進行分析,進行分類,并查找誘發差錯的原因,提出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統計45例門診處方調劑差錯種類;分析導致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原因[2]。
2.1 45例門診處方調劑差錯種類分析
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種類包括審核差錯、調劑差錯及發藥差錯,分別占比44.4%、33.3%及22.2%,見表1。

2.2 導致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原因分析
門診藥房出現處方調劑差錯的原因包括臨床醫師因素、臨床藥師因素及客觀因素,各占比22.2%、62.2%及15.6%,具體分類情況,見表2。
本次研究中,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種類包括審核差錯、調劑差錯及發藥差錯,分別占比44.4%、33.3%及22.2%。門診藥房出現處方調劑差錯的原因包括臨床醫師因素、臨床藥師因素及客觀因素,各占比22.2%、62.2%及15.6%。門診醫師因素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醫院管理制度松散,臨床醫師缺乏制度約束,沒有上進心,缺乏對患者負責的職業精神,因此在工作中開具處方時容易出現不認真情況,導致處方錯誤。而從臨床藥師的角度來看,藥師工作不認真,沒有進行相關知識學習,專業技能操作水平欠佳,審方不認真,導致不合格的處方流入到藥品調配程序。在藥品調劑過程中,又缺乏細心和耐心,導致調劑錯誤,將調劑錯誤的藥品交給患者。或者存在處方調配完畢后未與患者信息核對,發藥錯誤的行為。因此,在工作過程中,應當對此類藥房調劑差錯的情況進行特別注意,以降低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率。從患者因素講,與臨床藥師溝通不暢,錯拿藥品或者漏拿藥品,都會導致調劑差錯發生。而客觀因素則與藥房環境狹小及技術設備未及時檢修,出現故障。或者突然停電等導致信息系統不能運行等有密切的關系。
針對上述情況,本次研究認為,在門診藥房審核中出現的差錯,不僅與門診藥房藥師的審核程序有關,還需要追溯到開具處方的臨床醫師處,其開具處方的規范性及全面性直接與后續的門診藥房配藥、發藥質量有關。而藥品調劑差錯及發藥差錯,則與門診藥房藥師的工作責任心、專業技能有關,也受到藥品藥名、廠家、包裝及門診藥房的軟硬件配置系統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發生情況,需要從源頭入手,對分析出的誘發調劑差錯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干預措施,從臨床藥師因素、臨床醫師因素及客觀因素三方面進行改進。(1)規范臨床醫師處方書寫,科室統一使用同一種格式的處方,要求臨床醫師將相關項目詳細、規范填寫。出現處方書寫差錯時,追究臨床醫師責任。對臨床醫師進行定期的培訓,提升其工作責任心及負責任的意識,在工作中嚴格按照醫院規定的程度開展診療工作,避免由于臨床處方差錯導致的門診藥房調劑差錯的發生[3-4]。(2)門診藥房臨床藥師嚴格執行處方的審核制度,對處方進行點評,尤其著重核實患者基本信息、疾病類型、嚴重程度及用藥是否規范,對處方中開具的藥物劑量、聯合用藥、溶媒、使用方法及治療時間等進行審核,發現不合規的處方,要及時與責任醫師聯系,詢問出現差錯的原因,并將處方退回,臨床醫師糾正后,再次流入審核程序,直到審核合格為止。對于出現處方開具差錯的情況,要及時上報,引起上級部門及全院各科室的重視;對門診藥房藥師進行定期培訓,要求其對各種藥物的藥理、毒理、聯合用藥等知識充分掌握,并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專業知識,以不斷適應藥品更新換代的節奏。通過工作責任心及榮譽感的培訓,提升其工作的積極性,避免工作中出現疏漏。加強門診藥房與其他科室的溝通,建立統一的內部電話網絡,方便門診藥房與其他科室保持密切的溝通;還可通過建立統一的院內網絡,將門診藥房網絡與其他科室相連接,方便臨床醫師查詢用藥種類及詳細信息;在進行處方審核、藥品調配及發放過程中,采取雙崗制度,由兩名藥師共同審核及發放藥物,以保證工作的準確性[5-7]。(3)對于藥品客觀因素引發的調劑差錯,提升對藥品的管理效果,啟動信息化系統,要求門診藥房工作人員在各類藥品入庫時,均實施掃碼制,仔細核對后,按照藥物種類及規格、數量、適應癥、危險程度等進行妥善分類,對于藥物包裝及藥名相近的藥物,突出生產廠家的區分作用,以防止配藥時出現差錯。還需要建立清晰的發藥呼叫系統,通過將患者姓名進行排號,利用叫號的方式提醒患者取藥,方便患者及時了解藥品調配信息,及時到門診藥房取藥,也可避免藥品核發環節出現的差錯。從以上臨床醫師、臨床藥師及藥品客觀因素等原因入手,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并將上述措施切實實施,有助于提升門診藥房的工作質量,提升患者用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7-10]。

綜上,門診藥房處方調劑質量與醫院管理質量及服務質量密切相關,是保證患者用藥安全的關鍵因素。針對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的種類、誘發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預措施,準確地實施在門診藥房的管理中,能夠提升門診藥房管理質量,降低處方調劑差錯的發生率,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提升醫院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 孟婷,趙克堅.某院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及預防措施探究[J].中國處方藥,2019,17(8):46-47.
[2] 劉蘇.某院門診藥房藥品調劑差錯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抗感染藥學,2020,17,91(2):61-64.
[3] 陳苗苗,繆雅婷.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分析與改進措施[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13):117-119.
[4] 陳云.門診藥房中藥調配差錯原因分析與防范措施[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34):11-12.
[5] 劉玲,陶松,徐娟,等.運用PDCA循環法對門診處方調劑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9,23(10):2090-2094.
[6] 王丹.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9):3439-3440.
[7] 熊曉靜.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6):170-171.
[8] 張文華,丁紅麗,張德榮,等.門診藥房處方調劑的差錯原因及防范措施[J].醫療裝備,2018,31(21):90-91.
[9] 莊秀清,劉劍英.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及防范措施[J].海峽藥學,2018,30(8):290-291.
[10] 張華利,錢火連,黃光英.門診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原因與改進措施探討[J].中國藥業,2021,30(16):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