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凱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老齡化日漸加劇和肥胖率的增加,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迅速增長。然而,由于健康教育尚不完善,部分糖尿病患者僅重視高血糖對人體的危害,卻忽視了低血糖可能導致的后果,在涉及糖尿病患者的急救任務中,低血糖昏迷事件時有發生。今天,我將帶大家了解低血糖昏迷這一致命的臨床急癥。
什么是低血糖昏迷
由于血糖濃度過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2.8 mmol/L)所引起的昏迷叫做低血糖昏迷,常見于正在接受降糖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特別是當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時,部分患者過度節食、盲目增加胰島素注射量或口服降糖藥的用量,進一步增加了罹患低血糖癥的風險,嚴重者甚至陷入昏迷,若未及時治療可導致死亡。
低血糖昏迷的表現及應急處置
低血糖昏迷尚未發生時,隨著血糖水平的不斷降低,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過量分泌,從而引起饑餓感、乏力、面色蒼白、顫抖、冷汗、顏面及手足皮膚感覺異常、焦慮、心悸等自主神經反應癥狀。此時,應及時檢測血糖,如測得血糖濃度低于2.8 mmol/L(對糖尿患者來說血糖濃度低于3.9 mmol/L),則已陷入低血糖癥,應及時補充精制糖快速提升糖分,如飲用含糖飲料、食用甜點等,并再次檢測血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如患者是由于注射長效胰島素導致低血糖,除補充糖分外,還應攝入肉類、牛奶等消化吸收相對較慢的高蛋白食品,防止病情反復。如食療效果不佳,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必要時及時撥打120尋求幫助。
隨著低血糖時間延長和加重,患者會出現頭痛、頭暈、大汗、視物模糊、瞳孔散大、精細動作障礙、行為異常、嗜睡、癲癇發作、意識障礙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直至陷入昏迷,繼而心率減慢、血壓降低、呼吸減慢。若昏迷時間超過6 h,腦組織將受到不可逆損傷,此時,即使低血糖昏迷得到糾正,仍然可能留下各種腦部疾病后遺癥,嚴重者可因治療無效而死亡。
如發現他人疑似低血糖昏迷,請及時撥打120,同時判斷脈搏與呼吸。如呼吸心跳已停止,請大聲呼救,及時與他人交替進行心肺復蘇,等待急救醫生到場。如患者仍有心跳及自主呼吸,應調整患者體位,將其身體放平,解開患者衣物中的紐扣及腰帶等,保持呼吸道通暢。如低血糖昏迷發作時,同時伴有嘔吐,應立刻將患者頭部轉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反流到氣管中從而導致窒息。耐心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并保持電話暢通,及時將病情告知120急救醫生,直至急救醫生到場。
如何預防低血糖昏迷
(1)自我血糖監測(SMBG)。自我血糖監測是觀察血糖變化和預防低血糖昏迷的重要方法。建議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常備血糖檢測儀,觀察和記錄飯前飯后、用藥前后、運動前后以及睡眠前后的血糖值變化,記錄不同血糖值時患者的表現,從而評估低血糖發作時的感知程度。一旦發生低血糖事件,及時快速處理,防止病情惡化。
(2)警惕夜間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白天出現低血糖癥狀時,可自行及時檢測血糖,但若在睡夢中發生低血糖事件,有時無法及時蘇醒,從而陷入低血糖昏迷。由于夜間時間較長且易被家人誤認為正在熟睡,容易造成長時間昏迷,從而誘發低血糖腦病,導致腦細胞受損,產生反應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等后遺癥,甚至導致死亡。如發現自己夜間多夢、做噩夢,或晨起后頭暈、乏力,衣服被汗水浸濕,以及早餐前高血糖(提示Somogyi現象)等,應在次日午夜02:00~03:00檢測血糖。如發現家人在入睡后出現大汗淋漓、面色蒼白、顫抖等癥狀,應嘗試將其喚醒,并檢測血糖。如無法喚醒,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切勿掉以輕心,輕易選擇繼續觀察,從而錯失最佳治療機會。
(3)科學合理用藥。糖尿病患者如需藥物降糖,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降糖藥劑量,并做好血糖監測。同時,對于口服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關注Somogyi現象。當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過量時,可能引發夜間低血糖效應。人體為了平衡內分泌系統,則會形成一種負反饋調節,更多地分泌例如皮質醇、生長激素以及胰高血糖素等促進血糖水平升高的激素,從而使血糖水平反彈升高。而血糖升高往往又成為患者增加藥物劑量的依據,從而導致更加嚴重的藥物過量,大大增加誘發低血糖昏迷的風險。所以,切忌盲目調整降糖藥物的劑量,應及時與醫生溝通并遵照醫囑執行。
(4)合理安排飲食。按時規律飲食,避免過度節食。一日至少保持3餐,按照早—中—晚分布,如兩餐之間饑餓感明顯或曾發生過低血糖事件,可適度加餐,但應計入每日進食總量中。若飯量減少,則應相應減少降糖藥物劑量。
(5)合理規劃運動。適量運動對穩定病情、促進身體健康具有積極作用,但若運動量增加而食量沒有相應增加,則糖的消耗增加,低血糖風險升高。建議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能夠快速升高血糖的食品,如糖果、含糖飲料等,不宜空腹運動。同時,運動強度也應嚴格控制,切忌短時間內急劇運動,盡量增加休息次數,避免造成血乳酸快速堆積和血糖的突然下降。病情相對嚴重者及高齡患者,應選擇相對溫和的運動方式。此外,還應注意規劃運動時段,盡量避開藥物作用的高峰時間。
(6)減少酒精攝入,切忌空腹飲酒。酒精對血糖影響較大,飲酒后的早期大量飲酒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并通過抑制糖異生水平致使血糖水平降低,加之飲酒抑制食欲,進一步增加了患者低血糖的風險。同時,酒精攝入過多易導致酒精中毒,起到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效果;而血糖過低又會進一步加強酒精中毒對中樞造成的抑制。兩者對人體昏迷發揮著協同的作用,容易導致患者病情危重,甚至誘發低血糖昏迷。
(7)合理確定血糖控制的目標。血糖控制過分嚴苛會增加發生低血糖事件的風險。如曾發生過低血糖事件,甚至低血糖癥反復發作的糖尿病患者,應適當放寬血糖控制目標,避免過度降糖。
(8)防治由其他疾病繼發的低血糖。對于本身患有慢性胃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腫瘤等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癥的糖尿病患者,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因其他疾病發展導致血糖水平驟降,從而引發低血糖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