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華

叩齒吞津作為中醫養生中較為簡單且常見的一種保健方法,在當今仍然有很多受眾。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即長壽,而叩齒吞津則通過促進人體口腔唾液分泌,吞咽后以滋養五臟六腑來起到保健的效果。尤其隨著當今醫療水平的進步,研究發現,唾液中確實含有很多與生命活動相關的物質,這也變相表明叩齒吞津具備一定保健作用。本文將對叩齒吞津這一中醫養生保健方法進行全面科普分析,以期讓更多人能夠掌握叩齒吞津的原理特征,培養全民保健意識。
叩齒吞津的養生保健理念
中醫認為叩齒吞津過程,叩齒可以幫助人體口腔分泌更多唾液,而養生學家將唾液看作是與人體的精、血同等重要的一類生命物質基礎,所以唾液也有金津玉液之稱。《黃帝內經》中指出“脾歸涎、腎歸唾”,表明脾腎和唾液本身存在較為緊密的關聯,李時珍則認為唾液能夠加速人體消化吸收,從而滋養內臟氣管,起到滋陰降火、生津補腎、潤澤肌膚、毛發的效果。除此之外,《紅爐點雪》中也有“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精、自然百骸調暢、諸病不生。”這些都說明叩齒吞津所具有的養生保健理念十分顯著。
叩齒吞津養生保健方法
叩齒吞津養生保健方法并不復雜,每個人都可予以實踐,但必須提前調節好心境,在凝神靜氣的狀態下,才能充分發揮叩齒吞津所具有的實質性價值作用。比如每天晨起后,先不要開口說話、喝水、禁食,在清空思維、全身放松的基礎上,保持口唇微微閉合、心神逐漸合一,閉目,上下牙齒有節奏、有規律的不限次數叩擊,一般叩擊36次左右為最佳;首次進行,可叩擊20次左右,之后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增加次數和叩擊力度(根據自身牙齒健康程度調整,力度不可過重,以免損傷牙齒),以此完成叩齒吞津中的叩齒環節。
叩齒結束后便可進入吞津環節,此時在叩擊結束,先要讓舌頭緊貼腔內,規律地進行上下牙床,牙面攪動,一般都是先上后下、先內后外,攪動30次左右,以按摩牙齦優化局部血液循環地促進牙齦營養血供水平,其間感覺到有津液分泌,不可直接吞咽,要繼續攪動,待津液不斷增多,舌抵上顎聚集津液后,鼓腮用唾液含漱10次左右,再分3次輕緩吞咽,方可完成一次叩齒吞津養生保健法。一天當中,可如此往復循環叩齒吞津8~10次,其中晨起第一次叩齒吞津最為重要,可以有效提升牙齒健康程度。
叩齒吞津養生保健的具體功效
補腎健脾
叩齒吞津養生保健的具體功效,則體現在其可補腎健脾,中醫認為,腎乃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叩齒的過程,便蘊含補腎之效,因“齒者、腎之標”,自腎中精氣充養,腎中精氣充沛而牙齒穩固不易脫落,腎中精氣不足,則牙齒松動、脫落,所以齒也是衡量腎臟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叩齒可健齒繼而補充腎精,且叩齒促進津液催生,金津玉液通于“精”,本為腎精所化,咽而不吐便可滋養腎中精氣,從而起到補腎的效果。脾臟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百病多由脾衰所致,叩齒吞津過程,可化液為涎,涎為口津清稀部分可加速消化道運化水平,吞咽時可增進人體脾胃運化、升輕效能,切實環節脾臟負荷,由此便可表明,反復叩齒吞津即可達到健脾的目的。
強骨健腦
叩齒吞津養生保健功效還表現在其可強骨健腦,齒為骨之余,齒骨同源,均為腎精所養,叩齒吞津可補腎健脾,同時也有利骨骼,長久堅持便可健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云:“腎生骨髓”,腦為髓海,腎中精氣充盈,髓海便可得到切實滋養,助益腦部發育,反之,腎中精氣虧虛,髓海失養,骨、腦發育均會受到影響。所以,叩齒吞津養生保健也有一定強骨健腦功效。
美顏養發
叩齒吞津養生保健還可美顏養發,叩齒吞津過程,人體面肌會得到充分活動,面部血液循環得到有效促進,隨時間推移,長久堅持便可使面部營養得到切實養護,從而起到美顏效果。而頭發生長看重精血,精血充盈,使發長且光澤明顯,反之則發白、干枯易脫落。叩齒吞津,可補充腎精,故有養發之效。
利用叩齒吞津養生保健的注意事項
未成年群體的注意事項
未成年群體不太適合進行叩齒吞津養生保健,因其年齡較小,牙齒骨骼均處于發育階段,尤其牙齒可能尚未發育完全,叩齒吞津的叩齒環節,一旦力量掌控不到位,極易損害牙齒健康程度。所以對于未成年群體,可等待成年后在進行叩齒吞津養生保健,如果想要嘗試,也要控制頻次,同時每次叩齒時,有意識的均勻用力、放慢節奏,保障叩齒輕柔。此外,口腔潰瘍、上呼吸道感染等患者群體,需在病情好轉后,再進行叩齒吞津,生病期間要暫停叩齒吞津。咽津前若口中津液分泌過多已經無法含穩,可適度咽下部分津液,在進行后續動作,不可將之吐出。
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項
糖尿病患者則必須認識到,糖尿病在中醫看來即陰精匱乏導致上中下三消,而在叩齒吞津養生保健過程,津液由上至下灌至上焦臟腑時,滋潤心肺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經常口渴癥狀。滋養中焦脾胃以保障糖尿病患者食欲處于正常范疇,切實控制自身進食量,防止飲食不受控導致病情反復的狀況發生。津液滋養下焦腎臟生殖系統時,可緩解部分糖尿病患者頻繁小便、腰酸易疲勞等征象,腎原精氣能夠隨之得到有效補充。由此可見,叩齒吞津養生保健十分適合糖尿病患者,有助于其改善癥狀、長效控制自身病情處于穩定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叩齒吞津養生保健方法雖然之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實屬上優之選,但必須長久堅持,嚴格按照標準要求施行,才能見效,如果患者自身所掌握方法不恰當、沒有規律頻次、未能長久地堅持,形成每天做叩齒吞津的習慣,很可能導致叩齒吞津功效始終難以體現的情況發生。此外,叩齒吞津需要凝神靜氣,在放松、平靜、心無旁騖的狀態下開展進行,糖尿病患者需要學會自我調節,確保每次進行叩齒吞津前,自身情緒處于穩定狀態,方才能使叩齒吞津養生保健功效充分得到發揮,否則便會出現收效甚微,甚至沒有療效。
結束語
叩齒吞津作為中醫學中最簡單、最有效,同時也是流傳較久的一種中醫養生保健方法,旨在通過固齒補腎來增強人體體魄。從長遠來看,科學合理的叩齒吞津養生保健方法,不僅可以使人體牙齒堅硬穩固、整齊潔白,還能起到強腎健脾,延年益壽的效果,值得全民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