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智明
學習策略是選擇、應用學習方法,對學習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以達到有效學習目標的內隱性操作規則。良好的學習策略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得到提升,同時學習策略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集中體現。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教學模式的不斷推動,信息技術已經逐漸與各學科深度融合,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學生的學習策略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開展網絡自主學習,優化時間管理策略
網絡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利用網絡媒體,主動運用和調控自己的元認知、動機和行為進行學習的過程。在網絡學習環境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而且要幫助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全面評價,但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加以干預。學生不僅要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還要對學習活動進行管理,這讓其主體性、動力支配性和時間自由性能夠得到充分體現。
網絡自主學習適用于課前預習、單元復習、作業測試、拓展學習等環節,通常由教師設計好學習任務后,布置學生課外完成。從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點、用時長短以及反復學習的頻率等情況,教師可以分析出學生在時間管理上的學習策略。一般而言,網絡自主學習要有便捷的學習平臺和豐富的學習資源作為基礎。學習平臺應支持電腦、平板、手機等多種終端,以便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進行學習。不僅如此,學習平臺還應支持伴隨式采集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并通過自動統計和分析,全景展示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同時以私人定制的方式及時進行個別化提示,確保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
二、開展主題探究式學習,優化資源選擇策略
探究式學習是教學改革重點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指學生通過探究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知識的邏輯結構以及與其他知識、與生產生活的聯系等,親身體驗知識產生和技能養成的過程與方法。
主題探究式學習適合單元整體教學、整本書閱讀、跨學科綜合實踐等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設計好學習主題和具體任務,然后布置學生從專門的學習平臺或互聯網上搜集資料,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學習平臺或互聯網上擁有海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獲取這些學習資源時,要進行初步瀏覽和篩選,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在線瀏覽、標注標簽、下載精讀等方式開展學習。同時,學生還需要調用多種方法,對學習的過程進行設計、管理和調控,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其學習能力的發展。
三、滲透學習方法,優化流程管理策略
在常規課堂教學中,雖然部分教師注重給學生提供一些學習方法的指導,但是“滿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學形式仍然存在。此類教學形式對知識的傳授也許有一定的作用,可僅僅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知識的傳授上,是對教學的片面理解。開展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同時讓其學習能力得到提升、素養得到發展。而學生素養的發展與知識的掌握有明顯區別,知識的掌握可以通過傳授的方式實現,素養的發展則必須親身體驗。因此,我們的教學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
在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的教學環境下,學生可以靈活調用多種學習方法。比如:SQ3R學習法,該學習方法包括瀏覽、提問、閱讀、背誦、復習五個步驟,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嘗試回憶法,即學生在深度學習某一學習任務時,可以插入一些類似材料或重現、回放關鍵材料,這對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有很大幫助;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法,即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效率,采用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學習;反思學習法,即針對學習過程中或測試時的疑難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反思,找出自己疏忽的知識點,并及時進行復習與強化。
四、加強元認知訓練,優化思維訓練策略
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同時也是學習策略的重點和核心,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習方法的選擇,要在元認知的調節與控制的基礎上。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幫助學生提高元認知水平,這也是幫助學生不斷優化學習策略的重點。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可以對學生進行相關訓練,訓練重點是要強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認識與自我監控,訓練方法可以采用自我反省的方式。
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讓學生元認知的訓練更有優勢:一是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自己掌握學習過程,在遇到疑難問題時更容易對學習的各個環節進行反省;二是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判斷、鼓勵等反饋信息,這些信息是學生自我監控、自我反省,從而優化學習策略的重要基礎。
總之,學習策略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影響,而信息技術與學科的融合,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策略得到有效優化。教育工作者應該深入研究,對學生學習策略的理論與實踐進行全面優化和創新,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能力探索新的路徑和方法。
【本文系湖南省“十四五”規劃課題“‘雙減背景下區域推進智慧作業管理與設計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ND2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