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省平


人體內臟器官出現病癥,便會逐漸生成一些其他異常物質,此類物質在血液循環中流入人體內部各組織部位中,致使血液成分、結構會發生變化,此時通過血液檢驗,便可迅速掌握人體指標異常信息,了解人體哪個區域存在問題,從而為后續疾病進行針對性治療提供有力參考依據。但在血液檢驗前,醫生常會要求受檢者在次日凌晨開始禁食以保持空腹狀態,很多人會聽從醫生囑咐,提前禁食,同樣有很多人對血液檢驗前禁食會有一定疑惑,不清楚禁食的意義,本文將對血液檢驗前禁食目的做全面科普,以期讓更多人能夠了解血液檢驗前禁食的重要性。
血液檢驗前禁食目的
血液檢驗前,醫生常會告知受檢者,采血前至少禁食10 h或者更長時間,使自身保持在空腹狀態來進行血樣采集。部分受檢者對禁食行為的認知度有限,主觀認為晚飯后吃點零食、早上起來喝杯咖啡可能并無大礙,其實此期間(臨檢前10 h內)一旦攝入任何食物、飲品,都會對后續血液檢驗結果產生不利影響。實際上,血液檢驗前禁食的目的旨在讓受檢者機體處于短暫空腹狀態,但并非讓受檢者在饑餓狀態下保持十幾個小時,這也會影響檢驗結果。所以,為了保障血液檢驗精準、有效,受檢者禁食的正確行為準則即檢驗前的晚上,保持健康生活規律作息節奏,待第二天早上醒來,禁止攝入一切食物飲品,能不飲水則不飲,不要進行晨練,直接到醫院做血液檢驗,以此保障所抽取血液樣本能夠切實反映當前身體具體信息,從而為后續快速確定病因,為開展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奠定基礎。
血液檢驗前禁食不達標的影響
禁食主要是讓受檢者在處于空腹狀態下進行血樣采集,一般而言,需要其在血液檢驗前至少10 h不能攝入任何食物、飲品(10 h主要是經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計算健康人體總代謝速率所得),但并不包含飲水,因為水本身并非食物,通常而言為確保血液檢驗結果精準度,受檢者不能大量飲水,除非特別口渴,可適度飲用潔凈水源。而一旦血液檢驗前禁食不達標,比如受檢者沒有禁食,仍然正常飲食或禁食時間不夠,都會造成最終血液檢驗結果不精準、不真實的情況發生,繼而需要受檢者接受二次檢驗、重復檢驗,延緩疾病診治時間,同時增加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除此之外,部分檢測結果改變和受檢者本身攝入食物種類息息相關,像甜食攝入過多、體內血糖長時間處于較高水平,也會致使檢驗結果真實性、可靠性不達標,無法為后續診治提供有力參考依據。所以,為避免檢驗結果不達標,受檢者必須認識到血液檢驗前禁食的目的和重要性,謹遵醫囑行事,規范自身行為,保障后續血液檢驗結果精準、真實、可靠,一步到位地完成相應血液檢驗項目。
需要禁食血液檢驗項目及無需禁食血液檢驗項目
需禁食項目
血液檢驗項目細分之下也較為多樣,像涉及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等檢查,在血液檢驗前受檢者必須謹遵醫囑做好禁食規劃,因為這些檢測目標受人體化學物質含量影響較為明顯,比如雞蛋、牛奶、豆類等蛋白質豐富食物,一旦攝入,人體血液肝臟產生轉氨酶會不斷升高,血液檢驗便很難測出受檢者的真實肝功能指標。若受檢者在食用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像海鮮等,自身血肌酐濃度會不斷上升,該指標又直接反映人體腎功能好壞,血液檢驗便很難測出受檢者的真實腎功能指標。
無需禁食項目
血液檢驗項目中,像血常規、抗體、腫瘤標志物等,屬于無需禁食項目,比如血細胞計數檢查,對受檢者一天內營養攝入便不做要求,因為營養物質并不會對人體血細胞數量產生影響。除此之外,抗體、腫瘤標志物亦是類似原理,所以涉及到這類內容檢查項目,受檢者不用嚴格禁食。
血液檢驗前禁食期間需要注意事項
明確禁食要求
血液檢驗前禁食期間需要注意事項相對較多,比如受檢者在了解醫生所建議的血液檢驗項目后,可問清是否需要禁食,需要禁食的嚴格按照醫囑行事;無需禁食的檢驗項目,一般而言,為保障檢驗精準性,也要盡量少吃或者不吃,正式進入臨床檢驗前切忌攝入任何果汁、濃茶、咖啡,不要吸煙、飲酒、劇烈運動,謹防消化系統受刺激影響最終檢驗結果的情況發生。
控制禁食時間
一般清晨檢驗效果最佳,主要是因為這樣受檢者禁食時間較短,不會影響其機體性能狀態,但需要注意若是糖尿病患者,反而在進食后可以更加精確測出其血糖水平變化。所以在血液檢驗前,必須明確患者個體生理信息,配合檢驗項目合理劃定禁食時間,已取得真實可靠的檢驗結果。
仔細詢問醫生
受檢者禁食期間需要服用維生素、微量元素制劑等藥物時,必須仔細問詢醫生,得到醫生允許后方可服用,切忌私自服用,因為這些藥物很可能導致檢驗結果出現偏差。
結語
一些血液檢驗前,受檢者禁食是為了確保最終所得檢驗結果精準、真實、可靠,從而為受檢者后續病癥診斷、治療提供有力參考依據,一旦受檢者在需要禁食、空腹狀態下才能進行血液檢驗項目期間,未遵醫囑行事,隨意飲食,便會導致最終檢驗結果失準,造成疾病診治進度延誤的狀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