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世良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以及育人理念的不斷深入,立德樹人理念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高度契合,其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高中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標之一,因此,在日常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視對學生的培養,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實現全面發展。
高中思想政治作為高中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和政治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日常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視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讓學生通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將教學內容生活化、發掘教學內容中的德育精神以及運用多媒體技術等教學手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
一、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實現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用客觀、全面的眼光去正確認識客觀事物,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貨幣交易、新聞廣播、人大代表選舉等都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因此,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德育是實現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章的有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社會實踐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充分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巨大影響。例如,一部分學生可以調研周圍的脫貧情況,充分了解中國共產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完成的歷史性壯舉;另一部分學生充分了解周圍環境所發生的變化,發表自己的感受,充分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改善人居環境、自然環境的巨大貢獻。通過在日常實踐活動中感受教學內容,在日常生活中提煉政治優勢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受到政治教育,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有機滲透。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實現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充分接受德育,從而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一點與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目標高度契合,因此,在日常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廣大教學工作者要充分發掘其中的德育內容,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受到德育。例如,在學習“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一章的有關內容時,教師要充分發掘其中體現出來的我國的政治優勢:人民當家作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黨,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提升學生幸福感,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充分發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讓學生受到充分的品德教育,從而實現了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
三、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立德樹人理念的滲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已經走進高中課堂,其具有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沖擊感強烈,容易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表達形式多種多樣,能夠在短時間內傳遞出大量的信息等。因此,在日常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廣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來實現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上的滲透。例如,在學習“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一章的有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深圳市改革開放前后的對比視頻,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改革開放前后深圳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巨大變化,從而充分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勢,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將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德育,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
四、對課堂活動進行優化,滲透立德樹人理念
高中政治教師可以優化課堂活動,借此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改變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有效整合與優化政治課堂對于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具有積極作用,所以政治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設計教學方案,將課堂教學的作用和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引導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而學生需要珍惜上課的時間,努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比如,在講解“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時,政治教師需要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讓學生可以直觀、形象地理解各地文化的差異。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制作課件,一邊向學生講解一邊展示課件,通過聲音、圖片等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然后,教師再通過問題引導的方法讓學生思考和討論視頻中所涉及的政治內容。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10年前和現在的春晚片段及觀眾評論,然后提出問題:“觀眾認為最近幾年的春晚節目越來越枯燥、乏味,大家覺得是因為什么?”“大家對于視頻內容有什么看法?”政治教師通過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通過春晚的表演以及觀眾評論等,思考我國現在文化發展的趨勢,從而能夠了解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方向,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文化觀以及道德理念,為學生未來人生的發展指明方向。
五、整合教材資源,優化教學內容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師可以將其他學科和政治學科聯系在一起,在政治教學中融入開放性教學與探究式教學,整合科學與生活、思想與價值。比如,在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時,教師可以有效整合其中的價值觀,不但能夠讓高中生從中學習到家國情懷,培養良好的品質,還能夠讓學生學習到中華傳統文化、生態文明等。
再如,在講解“市場配置資源”的時候,其中重點內容為“怎樣開展相應的風險把控”,教師通過綜合分析與了解現在社會主義經濟條件及環境,可以引導學生從當前消費形式入手,探究市場經濟情況,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濟情況,制定問題策略。以此為基礎,分析一系列引發市場交易出現利益損害的現象,并解決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消費欺詐的問題。
另外,通過了解市場交易中存在的風險,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分析風險問題,并建立正確的風險意識,如法律意識、誠信意識等,研究市場經濟環境對策,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形成誠信品質和道德意識。
六、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潛能
在新課標理念下,政治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情境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讓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思想政治知識。思想政治的時效性比較強,覆蓋的內容也比較廣泛,不但有國內外新鮮的政治事件,還和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怎樣讓學生通過生活對思想政治知識有新的認識,并通過分析把思想政治與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教師就需要以教學方法作為切入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滿足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需求。
比如,在講解“價值與價值觀”的時候,教師可以講述“某老師為了保護學生,勇敢沖出挽救兩名學生,但是卻在這場交通事故中導致雙腿被截肢”并提出問題:“怎樣通過馬克思主義人生價值觀評價這位老師?”讓學生主動收集先進事跡報道以及這個事件所引發的輿論等,再加以音樂、圖片等輔助,凸顯這位老師的偉大形象,將其視為人生發展的方向,培養學生立德向善的品格。
由此可見,通過有效整合與體驗各類教學情境,可以增強學生感官上的體驗,在整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在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理念,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作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如何將立德樹人理念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有機結合是當前廣大教學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現實問題。因此,在日常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革新教學理念,充分運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實現立德樹人理念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全面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雷敏華.探析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策略[J].儷人(教師),2015(24):120.
[2]夏寧.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與實踐[J].教師,2019(27):86-87.
[3]祁大為.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46):177.
[4]李一峰.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9).
[5]吳遠進.關于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