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戴美芬



摘要:目的 探究層級培訓對泌尿外科護士的培訓效果,為泌尿外科護理人員的培訓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22名我院泌尿外科在職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將22名護理人員分為N0、N1、N2、N3、N4共5個層級進行層級培訓,對比培訓前后護理人員的護理理論知識、護理操作能力評分、綜合能力評估及患者的滿意度評分。結果 培訓后護士的護理理論知識評分和護理操作能力得分別為均明顯高于培訓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護理人員的綜合分析能力、護理文件書寫能力、醫囑執行能力、應急解決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及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培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培訓后護理人員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培訓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的護理理論知識、操作水平培訓,可針對性的提高不同層級護士的專業技能,提高護士學習的積極性,對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提高均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泌尿外科;層級培訓;護士;效果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對護理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扎實的護理理論知識及熟練的護理操作能力是作為護士的基本要求[1]。護士作為需要終生學習的職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對護士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同時對患者的康復和治療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也是醫療發展中值得關注的重點。
為探索對泌尿外科護理人員更有效地培訓方案,提高我科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及護理質量,我院對 2021年1月~6月泌尿外科在職護士,進行層級區分,并采取層級培訓模式進行為期6個月的層級培訓管理,并進行培訓效果考核,現研究報導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2名我院 2021年1月~6月泌尿外科在職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將22名護理人員根據學歷、工作年限及職稱進行層級劃分,分別分為N0、N1、N2、N3、N4共5 個層級,N0級為有執業資格參加工作1年內的護士;N1級為工作1~5年的護士或工作1~3年的護師;N2級為有工作大于3年的護師或大于5年的護士;N3級為工作5年以上的主管護師,或擔任組長的專科護士;N4級為具有副主任護師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其中N0級護士1人,N1級護士8人,N2級護士6人,N3級護士6人,N4級護士1人。22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24~48歲,平均年齡(29.62±5.87)歲,專科10人,本科及以上12人。
1.2 方法
培訓方案的制定:通過護理部組織培訓內容,由各病區教育護士參加培訓,對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進行陳述,通過了解不同層級護理人員關于泌尿外科護理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訓需求,明確培訓形式及培訓重點。由護理部主任、泌尿外科護士長及泌尿科培訓組成員結合五個層級的臨床工作特點及要求,制定好針對性的不同層級的規范化培訓方案進行分層培訓,同時制定好泌尿外科專科護理知識題庫。
培訓內容:護理理論知識包含泌尿外科護理基礎理論、泌尿外科專科危重癥管理,安全用藥管理、護理文件的書寫、圍手術期管理、泌尿外科應急管理等。護理操作能力包含泌尿外科護理操作技術、應急處理措施、護患溝通技巧等。其中,N0層級培訓的主要內容為常用檢驗結果解讀、危急值解語與處理、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管理;N1層級培訓的主要內容為高危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高危藥物外滲的預防及應急處理、急救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圍手術抗凝藥物的管理、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藥管理、危急值的解語與處理、造口患者尿源性皮炎的預防及護理;N2層級培訓的主要內容為造口患者尿源性皮炎的預防及護理、壓瘡的預防、圍手術期抗凝藥的管理、急救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高危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高危藥物外滲的預防及應急處理、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藥;N3層級培訓的主要內容為老年患者的安全用藥、造口患者尿源性皮炎的預防及護理、高危藥物外滲的預防及應急處理、常用檢驗結果解讀、壓瘡的預防、報告與護理、圍手術期抗凝藥的管理、急救藥物使用及注意事項、跌倒預防及報告處理、泌尿外科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管理、泌尿外科高血壓圍手術期的管理。N4層級培訓的主要內容為危急值的解答與處理、造口病患者尿源性皮炎的預防及護理、圍手術期抗凝藥的管理。
培訓方式:采用多媒體通過照片、視頻及實物展示、操作示教、床邊帶教的方式進行,通過演示結合情景模擬法傳授各項操作方式及技巧,由培訓老師示范,護理人員逐個練習,現場給予評價及糾正。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護理人員培養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并通過循證護理查房及經驗交流的形式,對泌尿外科相關護理問題、護患溝通技巧等進行整合和交流。完成對泌尿外科各護理操作內容、護理相關文件的書寫、醫囑、護患溝通、安全用藥、應急處理程序的學習、練習及考核。培訓中通過自編小品、短劇等形式對護理優秀案例、最佳應急處理案例和不良事件等進行正反面教育。
1.3 觀察指標
(1)護理專業能力包括護理理論知識考核和護理操作考核。采用本院自編的泌尿外科護理知識考核問卷,分別在培訓前后對參與培訓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護理理論知識考核:采用閉卷筆試的方式進行考核,筆試試卷總分為100分,理論筆試考核成績≥90分評定為A級,80~89分評定為B級,70~79分評定為C級,<70分評定為D級;護理操作考核采用抽簽的方式從操作項目題庫中抽取5個操作項目,進行操作考核,其中每項20分,總分為100分。
(2)綜合能力評估:包含綜合分析能力、護理文件書寫能力、醫囑執行能力、應急解決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共5項,每項能力評估為20分,總分為100分。由培訓護理人員及主治醫師分別進行評估取平均值,各項得分及總分越高,代表護理人員對應的能力越強。
(3)患者滿意度:采用科室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評分表,隨機選取30例泌尿外科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總評分為100分,其中90~100分評定為非常滿意,80~89分評定為基本滿意,70~79評定為一般,小于70分評定為不滿意。患者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的各項評分
培訓后護理人員的護理理論評分及護理操作能力評分高于培訓前,P<0.05。見表1。
2.2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綜合能力評估對比
培訓后護理人員的綜合分析能力、護理文件書寫能力、醫囑執行能力、應急解決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均明顯高于培訓前,P<0.05。見表2。
2.3 培訓前后的患者滿意度對比
培訓后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培訓前,P<0.05。見表3。
3討論
層級培訓是根據培訓對象的職務層級、技能等級等進行區分的培訓模式,并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設計對應的培訓內容、培訓模式、考評方案等。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提出了護士分層管理的模式,本研究中通過結合我院泌尿外科的實際情況,對我院泌尿外科護士的分層培訓取得了一定效果。
培訓后護理人員的護理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明顯提高,可見層級培訓對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的提高有著明顯的效果。明確每個層級人員的護理工作職責、護理要求,實施不同層級的培訓目標方案,使培訓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意義。培訓效果離不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本研究采用多媒體系統進行教學,通過圖片及視頻展示等多元化的培訓方式,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護理理論及操作知識。傳統的護理培訓多以授課和帶教為主,缺乏系統性的培訓和學習,且培訓方式單一,導致培訓效果不佳。
層級培訓中,在進行理論培訓的同時進行同步的情景演練及實戰式的操作示教、床邊帶教,讓學員將培訓及工作內容更直觀更密切的聯系了起來。培訓方案及培訓形式以護理人員的需求為導向而制定,激發護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培訓中注重尊重培訓人員的意愿,聽取培訓人員的建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培訓的可操作性。有研究表明,全面規范且高效的培訓方式對激發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基于專科護士核心能力的培訓方式也可提高護士業務能力。
分層培訓的模式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的特點,可挖掘不同層級護士潛能,盡可能地滿足不同層級護士在執行醫囑、應急解決、護患溝通等方面的工作需求和自身發展需求,促進了不同層級的護士的業務水平發展及成長。本研究中,培訓后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培訓前,護理能力提升后,有助于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在本次層級培訓中,包含了護患溝通技巧的相關知識培訓,在執行醫囑和日常護理的過程中,更注重對患者的人文關懷及心理護理。培訓后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及核心能力的提升,為患者提供高效、細致、準確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依從度及治療信心,從而提升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護理人員進行分層的護理理論知識、操作水平培訓,可針對性的提高不同層級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提高護理人員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不同層級護理人員的潛能,同時對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提高均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陸小英,程欣,盛夏等.泌尿外科護理示范基地理論培訓調查[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7,24(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