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秀珍
班主任要了解班級每名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充分發揮溝通藝術在班級管理中的實用價值,依據實際情況制定“以生為本”的管理方案,有理有據地開展溝通交流,推動班級管理工作更加井然有序。
一、以生為本,增加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
當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問題時,部分班主任習慣直接照搬傳統管理方案對學生開展說教工作,并不在意學生內心真實想法,忽視學生反映的各種情況,導致小學班級管理效果差強人意。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期間,班主任要切實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學會站在學生角度換位思考,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定制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性化管理方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并采納學生提出的合理性建議,通過師生互動,強化學生班集體意識。
例如:我們班后進生小豪受家庭環境影響,誤將暴力、脅迫當成交友方法,致使該名學生班級人緣較差,全班學生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當我知道這件事以后,并沒有對小豪進行批評教育,而是耐心細致地詢問了小豪的家庭情況,從學生原生家庭入手,站在小豪角度嘗試了解他對友情的渴望,然后在班會上帶領全班學生一起閱讀《我有友情要出租》《夏洛的網》這兩本故事書,讓學生暢談自己交朋友的好方法,借此氛圍邀請小豪上臺說說今后自己要用什么方式交朋友。在本次主題班會中,溝通藝術的有效運用,使得班上學生懂得小豪想要交朋友的迫切心理,并以小老師的角色包容小豪,教授他交朋友的小竅門。這樣一來,既能增加小豪對班主任的信任,又能加強班集體凝聚力,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二、有理有據,加強學生對班主任的認同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負責人,要有理有據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確保各項溝通管理環節邏輯清晰,具有條理性,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學生。因此,小學班主任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使學生能夠提升思想道德意識,自覺遵守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
例如,班級學生如今已經養成佩戴口罩的好習慣,卻出現亂丟口罩的壞習慣。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本班學生亂丟口罩的行為提出嚴厲批評,并在網絡上查詢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途徑以及《中國醫生》的精彩片段,讓學生知道亂扔口罩不但會拓展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還會增加環衛工人的衛生清潔工作量,使其發自內心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懲罰學生打掃分擔區相比,這種溝通交流藝術更容易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提升學生對班主任以德服人的認同感,消除學生逆反心理。
三、一視同仁,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
“公平”是班級管理水平能否有效提升的核心準則。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小學班主任若將學生的原生家庭、考試成績、日常表現作為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便會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溝通交流方式。原生家庭較為困難、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容易在此氛圍中,產生消極情緒,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反之,原生家庭較為優越、成績較好的學生則會在此氛圍中產生來自家庭與成績的優越感,從而養成任性跋扈的囂張行為,這也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為此,小學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中樹立客觀的是非觀念,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學生,不受學生的客觀因素所轉移。
綜上所述,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10后”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認知視野遠遠超出其他年代的學生。小學班主任要與時俱進,明確溝通藝術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實施意義,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行之有效的溝通方式,科學、合理、公平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需求。因此,小學班主任要不斷提升溝通能力,通過寬嚴相濟、一視同仁的溝通方式,增進師生之間的信任感與認同感,在提升學生德育素養的同時,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