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學梅
【摘要】目的:探究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及對血糖指標影響。方法:選擇2020年9月—2021年9月醫院收治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84例,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試驗組(常規護理+健康教育)各42例。比較血糖指標、睡眠質量、生活質量、情緒改善、護理滿意率。結果:與護理前比,兩組餐前、餐后2h血糖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與護理前比,兩組PSQI評分降低,SF-36評分升高,且試驗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與護理前比,患者SAS、SDS評分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護理效果理想。
【關鍵詞】內分泌失調;糖尿病;健康教育;血糖;睡眠質量;生活質量;情緒
Nursing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endocrine disorders combined with diabetes and its effect on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YUAN Xuemei
Guang an Qianf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an, Sichuan 63801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ndocrine disorders combined with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and its effect on blood glucose index.Methods:In selecting 84 patients with endocrine disorders and diabetes from Sept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1, the randomized digital table was divided into 42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and test group (routine care + health education).Compare blood glucose indicators,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emotional improve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Results: Blood glucose was decreased before, and 2h, and the tes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In the pre-care ratio, both groups had lower PSQI scores, higher SF-36 scores, lower PSQI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F-36 sco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mpared with the pre-care ratio, the patients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s, and the tri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s ideal for patients with endocrine disorders and diabetes.
【Key?Words】Endocrine disorders;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Blood sugar;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Mood
內分泌失調是人體激素分泌異常的表現,不是特定的疾病,包括功能異常以及病理改變,可由人體免疫紊亂、腫瘤、營養元素失衡、環境因素、情緒因素等引起[1]。糖尿病的根本病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是典型的內分泌失調疾病,在我國具有很高的臨床發病率。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各種疾病癥狀的共同作用下,身體不適增多,生活及工作受到嚴重影響。加上患者疾病確診后通常需要長期服藥、注射胰島素,每天用藥次數多,種類多,治療過程過于繁瑣,且治療費用不菲,對患者及家庭均造成較大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2]。為此,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出現焦慮、抑郁情緒,不利于糖尿病的臨床治療。對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十分重要,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提高治療的重視與認可度,并積極面對疾病,配合治療,獲得理想的療效與預后。本研究對2020年9月—2021年9月醫院收治84例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比較,探究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及對血糖指標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84例醫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患者42例。對照組患,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37.35±1.39)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5±4.39)年,體重指數21~26kg/㎡,平均體重指數(24.35±3.39)kg/㎡;試驗組,年齡38~78歲,平均年齡(37.35±1.39)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5±4.39)年,體重指數21~26kg/㎡,平均體重指數(24.35±3.39)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納入標準:(1)患者通過血常規、血糖、胰島素檢查后確診為內分泌失調,合并2型糖尿病;(2)患者及家屬了解研究的內容、開展時間方式等,自愿參加,簽署知情同意書;(3)病情穩定,精神狀態尚可;(4)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并發癥,例如糖尿病腎病終末期、失明、腦卒中等;(2)患者患有嚴重精神疾病、認識障礙、意識障礙;(3)語言表達能力差,無法進行正常交流與溝通;(4)惡性腫瘤患者;(5)臨床資料不全;(6)不配合護理,對研究不認可,依從性差;(7)正參加其他臨床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護理方式采用常規護理:包括(1)入院宣教:對新入院患者進行各項檢查、治療的注意事項宣教,詳細說明檢查項目及檢查目的,告知明確的檢查時間、科室、費用等。帶領患者熟悉醫院、病房環境等,幫助患者盡快適應醫院環境,消除陌生感。(2)飲食護理:囑咐患者糖尿病飲食,合理攝入脂肪、蛋白質、糖分等,少食多餐,適當控制體重;(3)運動指導:鼓勵患者堅持運動,每天保持1h左右的運動時間,上午、下午各運動一次,每次運動時間30min。(4)遵醫囑用藥:告知患者用藥名稱、劑量、時間、療程等。
1.2.2 試驗組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干預,包括:(1)疾病健康教育:通過疾病宣傳手冊向患者詳細介紹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包括病因、誘發因素、高危風險、癥狀、體征、治療方案等,使得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識,對各項檢查、治療方案加深認識與理解。(2)飲食健康教育:對患者日常飲食習慣、方式等進行了解后,結合患者的血糖、病情情況,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食譜,按照食物交換份法對患者進行日常飲食干預與指導,幫助患者了解哪些食物是適宜食用的食物,哪些食物屬于禁忌食物,通過飲食調節方案對血糖進行控制,改善疾病癥狀。囑咐患者糖尿病飲食,保證脂肪、蛋白質、糖分、維生素等的合理攝入。進食時細嚼慢咽,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3)心理健康教育:對患者心理狀況、情緒變化進行評估,通過語言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情緒變化的原因,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情緒安撫,向患者解釋、說明積極良好心態對于疾病治療與血糖控制的幫助。利用臨床案例向患者介紹因為不良情緒造成的病程延長,誘發并發癥等,提高患者對情緒的重視程度,在護理人員指導與干預下學會自我調節情緒。(4)藥物健康教育:對常用藥物進行基礎知識教育,重點在于藥理、毒理、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等,使得患者對藥物基礎知識掌握水平提升,提高用藥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比較血糖指標、睡眠質量、生活質量、情緒改善、護理滿意率。①血糖:在護理干預前后分別對患者進行3d血糖監測,取平均值。②睡眠質量: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價患者睡眠質量、睡眠時間、驚醒次數等。③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自評量表SF-36評分,評價患者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等。④情緒:使用焦慮SAS評分與抑郁SDS評分,評價焦慮、抑郁。⑤護理滿意率:使用自制護理滿意率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對護理態度、內容、方式的滿意程度,全部為選擇題,有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糖指標
與護理前比比較,患者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2 睡眠及生活質量
與護理前比,患者PSQI評分降低、SF-36評分升高,且試驗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3 情緒狀態
與護理前比,患者SAS、SDS評分降低,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4。
2.4 護理滿意率
護理滿意率比較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5。
內分泌紊亂合并糖尿病具有較高的臨床發病率,常見于中老年人,與隨著年齡增長機體各項功能減退有很大關聯。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很多,包括下丘腦、垂體、胰島、性腺等,與多種內分泌疾病的發生與病情進展有關。胰島內分泌失調是誘發糖尿病的根本原因之一,胰島素的分泌與吸收受到影響,使得人體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糖長期處在較高水平時,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腎病、糖尿病足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威脅患者生命。患者發病后,疾病癥狀、體征明顯,需要長期服藥治療,并通過健康飲食、科學運動對血糖進行控制,實現達標治療。有研究指出[3],內分泌紊亂合并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升高以外,常伴隨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身體狀況不佳,且營養水平低,身體較為虛弱,治療難度大。患者在疾病癥狀、治療費用等因素影響下,精神負擔中,容易出現焦慮、抑郁情緒,影響疾病治療,同時導致睡眠障礙,生活質量下降等。為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對于患者血糖控制,生理、心理狀態改善均起到促進作用。基于此,對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綜合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病程、情緒變化以及治療效果等,對患者進行優質護理。
王明花[4]研究中,對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相比于常規護理對于患者血糖調節作用更加突出。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增加健康教育,結果表明試驗組血糖控制、睡眠及生活質量改善、情緒調節作用都好于對照組,且患者護理滿意度高。分析原因為:患者由于對疾病認識不足,缺乏相關醫學知識,會對糖尿病產生錯誤的認知與理解,過度擔憂,影響治療。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對糖尿病的病因、癥狀、治療方案等加深理解,重視治療[5]。一方面可以掌握糖尿病日常注意事項,注意健康飲食與運動。同時可以了解情緒對于病情的干擾,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積極面對疾病,增強信心[6]。
本研究中,試驗組患者血糖控制、睡眠質量、生活質量、情緒改善均優于對照組,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提示健康教育對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效果有提升作用,改善疾病癥狀、體征,容易被患者接受。
綜上所示,健康教育干預對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護理效果,護理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于汶津.健康教育干預在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8):110-112.
[2] 張佩玲.持續知信行健康教育對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負面情緒及血糖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8):994-996.
[3] 劉雪蓮.健康教育干預在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4):208-209.
[4] 王明花.健康教育干預在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3):85-86,89.
[5] 羅丹.健康教育干預在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5):221-222.
[6] 王志霞.健康教育干預在內分泌失調合并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3):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