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君 劉偌羽
摘要:為提升地方經濟效益與文化認知度,文章以文旅融合為背景,以山西懸空寺旅游文創產品為研究對象,從需求引導、文化賦予、功能融合等多角度分析懸空寺文創產品現狀與不足。根據懸空寺的地域特殊性與文化滲透性,結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探討旅游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策略,為山西省旅游文創產品提供可持續的發展途徑。
關鍵詞:文旅融合;懸空寺;旅游文創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4-0-03
自2018年國家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以來,文旅融合發展成為目前全國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各地深入挖掘當地旅游資源的內涵,把促進旅游的多樣發展與加強當地文化的傳承作為文旅發展的目標。文旅融合不僅促使游客在旅游中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旅游產業的延伸,通過文創產品的創新傳播當地旅游文化,給當地旅游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效益。
旅游文創產品是景區文化傳播的重要物質載體,對宣傳當地文化、傳播文化精神有著重大意義。通過文創設計將地區文化、景區特征、歷史脈絡等以全新的面貌傳遞給游客,能使當地文化得到有效傳播,從而促進當地文旅產業發展,更好地推動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山西懸空寺文創產品問世時間較短,產品存在同質化、單一化、創新少、品質低等問題。文章從問題本身出發,基于現狀和產品定位,為懸空寺文創產品提出創新策略。
1 研究綜述
1.1 文旅融合
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文旅融合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進而開始追求精神需求的滿足。文旅融合在豐富旅游內容的同時也豐富了旅游的文化內涵,帶動了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1]。這不僅符合人們逐漸增長的精神需求,還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同時能進一步完善旅游產業鏈,使文旅和諧共生,相輔相成。推動文旅融合,對打造旅游一站式服務、高品質旅游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從而推動文化與旅游協同共生發展。
1.2 文創產品在文旅融合中的必要性
文創產品不僅代表當地文化,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當地旅游發展。在文旅融合視域下,文創產品的創新與設計成為促進文化與旅游互動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旅游文創產品不僅承載了本地特色文化,還是產品與市場連接的紐帶。旅游文創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已成為文化與旅游協同發展的重要環節。文創產品的銷售不僅能帶動旅游經濟發展,還能提升地域文化的知名度。旅游紀念品在旅游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旅游發展角度看,近幾年隨著消費者的日益年輕化,消費結構也隨之發生改變。年輕的消費者不僅關注基礎的旅游消費,還關注旅游文創產品的創意性、新穎性、功能性等方面。是否能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是否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是旅游文創產品設計必須考慮的問題。
從文化滲透角度看,旅游文創產品是承載旅游文化與當地特色,且具有較高實用價值、欣賞價值、收藏價值的工藝品。旅游文創產品不僅是單一形態的紀念品,還是推動旅游地發展與提升游客觀光體驗的重要載體。在文旅融合視域下,文創產品的設計不僅要考慮旅游地域的特色景點與傳統文化,還要考慮文創產品本身的文化傳播與情感寄托功能。在文創產品設計上給予特殊符號,讓消費者內心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滿足消費者獨特的情感需求。
2 山西懸空寺旅游文創產品現狀
2.1 山西懸空寺概況
山西懸空寺是三教合一的木質摩崖古建[2],其獨特的結構歷經歲月的洗禮具有獨特價值,深受國家與地方政府的關注。近些年,國家大力扶持各地旅游文化產業,前來山西懸空寺參觀的國內外游客日益增多,因此為保護文物古跡,景區實施每日限流的政策。山西懸空寺與周圍其他景點相距較遠,因此旅游資源相對單一,門票是景區收入的主要來源。懸空寺建筑本體[3]和建筑內各種銅、鐵、泥塑等80余尊神像以及寺內壁畫、油飾彩繪紋樣都是曠世珍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因此在文旅融合視域[4]下,山西懸空寺有待通過文創產業的發展解決當前旅游模式單一的問題。調查研究懸空寺發現,寺內現有文創店的產品同質化嚴重,產品無法體現景區的文化價值,同時景區內文創產品并不具有獨特性與吸引力。
2.2 文創產品開發現狀
文創產品是“文化+創意+產品”的結合體,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現代化產品。走訪調研山西懸空寺發現,目前懸空寺文創產業的開發處于初級階段。景區入口的“恒山印象”文創商店僅有石頭雕刻的懸空寺建筑大擺件,大多數文創產品借鑒其他景區的產品,包括明信片、竹扇、鑰匙扣、手串、手鏈等毫無新意的小商品,雖然價格便宜,但無法吸引外來游客[5]。景區出口也有一些攤點售賣特色食品與文創產品,相比之下,特色食品的喜愛度遠高于文創產品。
通過用戶調研分析發現,大多數人表示懸空寺內雖然歷史文化痕跡明顯,但文創產品在個性、功能等方面尚有不足,并未呈現寺內文化,大型擺件雖有獨特的建筑結構,但較為笨重,不便攜帶。縱觀山西懸空寺文創產品現狀可知,較多產品設計開發仍處于直接復制、簡單提取建筑造型階段,產品缺少深層次精神內涵的挖掘與輸出,未充分彰顯懸空寺的文化內涵。歸納總結可以發現,問題在于三方面:文創產品缺乏地域特色、傳統文化內涵缺乏、產品創新意識不足。
2.3 懸空寺文創產品存在的問題
2.3.1 文創產品審美價值缺失,缺乏地域特色
懸空寺現存的文創產品一些為外地批發商品,加上獨特的建筑標志,搖身一變成為景區文創產品;一些是簡單復刻懸空寺建筑與神像造型,粗糙的雕刻技術影響了文創產品的質量,缺乏懸空寺深層次文化內涵,同時明顯落后于時尚潮流趨勢。簡單的建筑外形仿制與明信片、鑰匙扣等小物件無法從根本上體現懸空寺的獨特性。在如今的體驗消費時代,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不僅在于功能與實用價值方面,還關注產品外觀是否符合時代潮流,是否符合現代審美標準。懸空寺當前出售的文創產品與市場上其他文創產品區別較小,不具備較高的紀念價值。
2.3.2 文化附加值缺失,深層次文化內涵挖掘不夠
文創產品的靈魂是文化,核心要素是獨特的地域文化。從懸空寺文創產品與當地特色產品來看,許多文創產品千篇一律,同質化現象嚴重。懸空寺文創產品僅僅停留在建筑造型的簡單復制與色彩圖案的提取上,部分產品具備使用功能,但未展現出懸空寺的文化底蘊,無法從根本上凸顯懸空寺的獨特性與文化價值。
目前懸空寺的文創產品缺乏地域文化元素的深層次挖掘與融入,無法有效傳播懸空寺的文化內涵。因此,產品設計應以懸空寺文化內涵為設計著眼點,在造型提取轉化的同時賦予產品文化傳播功能,讓人們在購買文創產品的同時加深對懸空寺文化的認知。最終開發出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符合審美標準又能傳播文化內涵的懸空寺特色文創產品。
2.3.3 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性不足
目前,懸空寺文創產品多在私人商店內銷售,經營規模小、投入資金少、原創產品缺乏,導致懸空寺的旅游文創產品設計仍停留在探索階段。特色紀念品與包裝只是復刻紋樣,色彩搭配、視覺形象呈現方面也沒有融入懸空寺本身特征,整體設計缺乏創意,也不符合現代時尚潮流。
此外,懸空寺景區及周圍小商店售賣的文創產品的質量也有待提升。當前懸空寺的文創產品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無法帶動懸空寺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懸空寺文創產品設計要兼顧文化性和創意性,通過現代設計手法讓產品既可以輸出文化,體現歷史韻味,又能體現創造力,帶給大眾創意無限的體驗。
3 文旅視域下山西懸空寺文創產品設計策略
3.1 按年齡劃分消費群體,有針對性地創新產品
消費活動一般分為兩種,即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因此,不同的消費活動對產品的需求也不相同。山西懸空寺因獨特的建筑結構吸引了大批年輕游客與中老年游客前來參觀,而文創商店的消費群體主要是年輕游客。該群體文化程度較高,對歷史文化興趣較大,喜歡購買文創產品,但消費水平偏低。針對此類群體,應注重科技與文化的結合創新,開發現代且具有文化特色的商品,如提取建筑結構設計小音箱、文具系列產品;提取寺內彩繪元素設計書包、雨傘、飾品。
中老年群體注重實用、功能、價值,且消費水平較高。針對此群體,應注重文化寓意與建筑形態的表達,如根據建筑造型設計快客杯或茶具,或提取建筑上的吉祥元素創新產品;提取神像寓意元素設計辦公用品,實現功能與文化的結合,在注重產品創新的同時確保價格合理。
3.2 促進產品的多樣構成,增強體驗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需求發生變化,已不滿足于現有的文創產品。調研發現,故宮文創是當前旅游文創產品的代表,在產品創新的同時為故宮博物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山西懸空寺文創設計研發也應明確定位,豐富產品種類。山西懸空寺本身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因此文創產品設計應注重提升用戶的體驗,如增加手工紀念品組裝,針對山西懸空寺建筑結構設計積木文創產品,通過消費者的親身體驗實現文化傳播。針對寺內神像設計系列產品,如可對鼓勵話語與神像形態進行卡通化處理,設計便利貼與書簽,將山西話與神像文化結合,設計出可自行創作、裝飾的文具產品。在新媒體平臺建立山西懸空寺官方賬號,以直播與短視頻的形式進行精準推送,從而推動懸空寺旅游發展。
3.3 準確提取文化元素,設計景區系列產品
山西懸空寺以其特有的建筑形態、宗教文化、油飾彩塑圖案展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其文創產品的設計須圍繞景區獨特的歷史文化進行。例如,可圍繞建筑結構本身設計積木玩具、建筑模型,通過建筑結構的拆分重組滿足消費者的好奇心。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具有保佑平安的寓意,同時學生大多在寺內孔子、老子神像前祈求考試順利,因此可設計系列文具文創產品附加祝福語,保佑考生逢考必過;也可設計平安符、車載掛墜、辦公用品等,寓意平安吉祥。同時,山西懸空寺景區的山泉、彩繪、神像同樣可以提取文化元素進行再設計。文創產品的設計彰顯出懸空寺的厚重歷史、文化底蘊和創意新風,將懸空寺文化元素與現代創意相融合,創新設計文創產品,能夠推廣懸空寺景區,提升景區的知名度。
3.4 創新產品營銷策略,宣傳景區文化
近年來,網絡媒體日益成熟,網絡宣傳成為景區推廣的重要渠道。山西懸空寺景區宣傳可采取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一方面通過網店銷售與短視頻傳播提升懸空寺的知名度與市場影響力,如可通過與知名品牌的聯名設計吸引更多游客;利用網絡力量集思廣益,根據用戶需求與滿意度調研設計景區專屬文創產品,讓消費者參與其中,增加旅游樂趣。另一方面設計懸空寺文創商店整體外觀與室內物品布局,注重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使游客從進到出全方位感受到文創商店的獨特魅力。采取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模式,在增強懸空寺景區影響力的同時對傳播寺內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
4 結語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懸空寺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應重點思考如何將懸空寺建筑結構、歷史文化與現代元素結合,如何實現創新形式與文化內涵的統一,如何展現景區的獨特價值與文化底蘊,改變山西懸空寺現存文創產品同質化嚴重、創新性不足、辨識度較低的現狀。山西懸空寺應注重文創產品的多樣構成,在針對不同群體設計文創產品時應增強設計的參與感、體驗感,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另外,景區旅游與文創產品的銷售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注重旅游宣傳與市場營銷,增強景區的影響力,提高知名度,在游客心中樹立獨特的文創產品形象,實現山西懸空寺旅游文創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睿,藍俊豪,邱揚,等.基于文旅融合的祈福文化體驗設計與實踐[J].包裝工程,2022,43(2):298-305.
[2] 劉夢夢.山西懸空寺文創產品中的視覺元素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21.
[3] 孫楊.鐘聲聞瀚海 幢影拂天梯 山西大同懸空寺的建筑與文化[J].中國宗教,2019(7):84-85.
[4] 王先昌,彭雅莉,孔德強.基于非遺視覺符號的湛江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2,43(12):332-338,358.
[5] 陳果.新媒體對大學生旅游行為的影響[J].藝術科技,2020(11):115-118.
作者簡介:陳利君(1998—),女,山東泰安人,碩士在讀,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劉偌羽(1996—),女,山東濰坊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