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麗
產婦分娩過程中往往會遭受到劇烈的疼痛,生孩子到底有多痛?有人形容這是“大鐵錘狂掄腹部”的感覺,在疼痛指數中,分娩疼痛僅次于燒灼傷痛,位居第二。而劇烈的疼痛給產婦和新生兒均帶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為了緩解分娩痛,臨床逐漸采用了無痛分娩法。但在我國,由于人們對無痛分娩的不甚了解,導致這項可以享受到舒適化醫療的服務。少有人問津。部分產婦因懼怕疼痛,轉而選擇存在一定風險的剖宮產。根據臨床實踐可得,家屬主要擔心的問題終究還是安全問題,“無痛分娩所使用的麻醉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無痛分娩會不會有副作用”等。那么無痛分娩對產婦和新生兒有沒有傷害,又是如何確保它的安全性?
1什么是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之為“分娩鎮疼”,是利用藥物鎮靜或非藥物鎮靜的方法使產婦在分娩時減輕甚至消除疼痛。藥物鎮靜指的是利用鎮靜藥物或麻醉藥物對產婦進行全身性或區域性麻醉,以達到有效緩解疼痛和鎮靜效果。藥物鎮靜主要包括椎管內分娩鎮痛法、笑氣吸入法等。目前椎管內分娩鎮痛效果最確切,可以達到全程無疼痛的效果,同時也是唯一可以提高母嬰安全、減少并發癥的方法。非藥物鎮靜分為呼吸法、水中分娩法。在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是十分了解無痛分娩,無痛分娩和其它醫學手段一樣,首先需要保障母嬰安全,在不影響母嬰健康的提前下進行,該技術可減輕產婦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后疲倦,使其在第一產程充分得到休息后,當宮口開全時有足夠力氣完成分娩。
2椎管內分娩鎮痛法
我國無痛分娩主要用的是椎管內阻滯,這是一項安全且成熟的技術。麻醉師通過在產婦腰部硬膜外腔放置導管、調整鎮靜藥物濃度及控制好每小時藥物的劑量等,保障了無痛分娩中鎮痛方式的安全性。此外,椎管內鎮痛方式使用方便,藥物濃度極低,產婦注入藥物后運動功能不會受到影響,在醫師的指導下還可以進行相應的活動,99%的產婦可以下床活動。而無痛分娩并非一點不痛,因個體自身不同效果也不盡相同,有部分人在宮縮時會感覺肚子發緊,痛感不明顯;而有些產婦會有頭痛、惡心,但發生率極低。臨床研究也表明,產婦血液流入胎盤中的麻醉藥物含量微乎其微,所使用的麻醉藥物濃度也非常低(約為正常麻醉藥物的10%),對胎兒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更不會影響嬰兒的大腦健康,產后也可立即母乳喂養。
3準備工作要完善,確保無痛分娩安全
在分娩過程中,產婦子宮肌肉會陣發性收縮(或胎兒會壓迫產道),而長時間的收縮則可能會造成子宮血流量下降,機體耗氧量增加,心肺負擔加重,導致胎兒窘迫和酸中毒等。除此之外,膨大的子宮和宮頸會撕傷子宮周圍的韌帶,受刺激的末梢神經傳輸至大腦痛覺中樞,所以,分娩過程中產婦會有劇烈的疼痛感。如果產程進入活躍期的話,產婦宮縮明顯,疼痛感就會更加劇烈。由此可見,分娩是一個較為復雜、涉及方方面面的過程,生理、心理、社會因素及情感經歷等均可能加劇分娩疼痛,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態,情況嚴重的產婦可能會發生暈厥,不僅影響分娩進程,更會對胎兒安全造成威脅。當前,無痛分娩應用較為廣泛,其具備較為顯著的臨床優勢,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嚴格把握適應癥和禁忌癥。在產婦進行無痛分娩之前,產科醫生及麻醉師一定要掌握其相應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如果屬于禁忌人群,絕對不能進行無痛分娩,因為任何麻醉下均可誘發或加重已有的合并癥,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就椎管內麻醉來說,若產婦患有出血性疾病,則不能使用椎管內麻醉無痛分娩,否則可發生神經、血管、脊髓等組織損傷,可能出現全脊椎麻、截癱、椎管內感染、血腫、腰背痛、頭痛、肢體傷殘、嚴重甚至呼吸心跳驟停。這是因為椎管內阻滯需要用針將硬膜外置管導入,針管容易誤傷血管,導致出血,而出血不止會造成感染、血腫壓迫神經等,給產婦帶來更大的風險。
第二,警惕常見的副作用。產婦在無痛分娩過程中,可能出現血壓下降的情況,血壓下降則可能會對胎兒的血液灌注產生影響,那么胎兒的供血、供氧就會導致不足。而血壓下降后產婦自身也會出現一些不適,如惡心、嘔吐、心率加快等。如產婦出現了嚴重的副作用,麻醉醫生可根據病情給予輸液處理或更改麻醉方法。
4小結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家提倡無痛分娩,在政策上推進,經濟上支持,技術上成熟,使這一科學有效的麻醉手段緩解分娩痛已逐漸成為現實。盡管無痛分娩是減輕產婦分娩時的疼痛,并不是完全不痛,與傳統分娩或剖宮產相比較,無痛分娩可減少產婦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后疲倦,享受到了舒適化的醫療。無痛分娩不止是醫療行為,更是體現國家在醫療體系上對老百姓的關心,對我國人口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