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平平 吳錫信 肖玲
摘要:目前慢性腎臟病已成為我國常見的慢性病之一,CKD的飲食治療得到廣大重視,飲食指導方案不斷探索完善。本文對國內外飲食指導方案進行綜述,旨在為CKD患者的飲食指導提供參考。
關鍵詞:慢性腎臟病;飲食指導;低蛋白飲食
1科學的飲食指導對慢性腎臟病的意義
2002年,K/DOQI對慢性腎臟(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病做了如下定義:(1)腎臟損害(腎臟的結構與功能異常)伴有或不伴有腎小球濾過率(GFR)的下降≥3個月。腎臟損害是指下列兩種情況之一:①異常的病理改變;②出現腎臟損害的標志,包括血或尿成分的異常,以及影像學檢查的異常。(2)GFR<60 ml/ min·1.73m2≥3個月,伴有或不伴有腎臟的損害[1]。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目前,CKD已經成為繼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之后,又一嚴重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常見慢性疾病,具有患病率高、治療周期長、預后差、醫療費用昂貴等特點。這迫使臨床學者需探究更好的方法來預防和治療CKD。在目前的臨床實踐中,藥物治療在CKD治療上占據了重大部分,但不能忽視飲食治療所帶來的獲益,科學的飲食方案不僅可以有效改善CKD患者的營養狀況、延緩疾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還能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制定科學飲食對CKD患者的意義重大,具體體現在:(1)通過控制飲食攝入量,降低CKD患者體內廢物的過多沉積,延緩并發癥的發展,減慢腎功能惡化的速度。(2)合理的飲食方案能指導CKD患者養成良好的飲習慣,維持CKD患者相對良好的營養狀態,盡可能改善患者的有關癥狀。(3)一定程度上減輕CKD患者的經濟負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疾病。
2飲食指導方案
2.1 低蛋白飲食
合理的低蛋白飲食可以改善腎臟血流動力學,減少毒素的蓄積,改善機體內代謝異常,保護殘存腎功能,延緩腎功能的進展[2]。蛋白質推薦攝入量需根據CKD分期、患者代謝狀態、是否合并糖尿病等靈活調整。目前國內共識對CKD患者蛋白質攝入量推薦如下:
(1)透析前CKD(非糖尿病腎病)患者。CKD第1~2期原則上宜減少飲食蛋白,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 g/(kg·d);CKD第3~5期需進一步限制蛋白質攝入量為0.6~0.8 g/(kg·d),并可適當補充復方a-酮酸制劑[3]。在低蛋白飲食中,建議約50%蛋白應為優質蛋白。
(2)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1.2 g/(kg·d),當病人合并高分解狀態的急性疾病時,蛋白入量應增加至1.3 g/(kg·d)。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1.2~1.3 g/(kg·d)。可同時補充復方a-酮酸制劑0.075~0.12 g/(kg·d)[4] 。
2.2 熱量、碳水化合物
(1)透析前CKD(非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前非糖尿病腎病CKD患者的基礎代謝需求同正常相似或輕度減低,其熱量攝入推薦為30~35 kcal/(kg·d)[5~6]。
(2)透析前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熱量攝人基本與非糖尿病腎病CKD患者相似。但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適當限制熱量,總熱量攝入需比上述推薦量減少250~500 kcal/d,直至達到標準體質量[7]。
(3)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炎癥、透析等會增加患者的基礎代謝量,可適當增加熱量攝入。透析患者熱量攝入推薦為35 kcal/(kg·d),60歲以上、活動量少、營養狀態良好者,可減少至30~35 kcal/(kg·d)。
2.3 控制液體攝入量
(1)透析前CKD(包括糖尿病腎病)患者。一般24 h液體入量=尿量+500 ml(基礎補液量)。水分的攝取包括:水、飲料、藥水、點滴、湯汁、水果及食物本身含水分等[8]。
(2)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血透患者應嚴格控制水的攝入,進水過多可能會出現高血壓、心悸、急性肺水腫,甚至導致死亡,液體量的攝入可根據患者液體清除的量確定,即液體入量=尿量+超濾量+500 ml,但是透析患者應盡可能控制液體攝入量,應根據容量狀態調整透析超濾的量。最好每天測量體重,兩次透析間期體重增加不超過干體重的5%或2 kg[9]。
2.4 維生素、礦物質
2.4.1 維生素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中維生素A較高,一般補充少量維生素就可能造成中毒,因此不宜進行額外的攝入。維生素D是由腎臟合成,隨著腎功能下降而降低。早期適當補充碳酸鈣及維生素D可糾正鈣、磷代謝紊亂。慢性腎病患者一般不必補充維生素E及維生素K。目前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推薦補充維生素C的劑量為每天50~100 mg。補充維生素B1除從食物中獲得0.5~1.5 mg 外,每日應額外補充1~5 mg。為預防維生素B2缺乏,推薦每日補充1.2~2.0 mg。維生素B6缺乏可引起氨基酸代謝紊亂,引起或加重晚期腎衰的一些臨床表現,非透析CKD患者每日建議補充5 mg。
2.4.2 礦物質
(1)鈉。一般飲食中,95%的鹽分是從腎臟排泄,鹽中的鈉會阻礙人體水分的排出,攝入過多的鹽會直接導致高血壓和水腫,同時加重腎臟的負擔[10]。對于CKD患者的限鹽量,不同國家及不同組織機構的建議有所不同。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提出,各期CKD患者鈉的攝入量應低于2 g/d(鹽,5 g/d)。一般對于eGFR小于60 ml/(min·1.73m2)且合并高血壓、容量超負荷或蛋白排泄增多的CKD患者,建議鈉攝入量為小于2 g/d(鹽,5 g/d);對于eGFR下降,但無高血壓、容量超負荷或蛋白排泄增多的患者, 通常建議輕度限鈉,即2.3 g/d(鹽,5.75 g/d),但偶發的耗鈉CKD患者除外[11]。研究表明,糖尿病腎病患者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應在3 g以下,同時醬油也應控制攝入,還應避免選用含食鹽量高的食品[12]。
(2)鉀。CKD患者較高的尿鉀排泄與血鉀水平(>5.5 mmol/L)均與腎臟病的快速進展相關,因此CKD晚期及高鉀血癥患者應限制鉀的攝入,建議飲食中的鉀攝入量<3g/d。慢性腎臟病患者腎衰竭期/水腫患者24 h尿量<1000 ml時,排鉀能力下降,因此,該類換應嚴格控制高鉀食物的攝入,一般為400~800 mg/d。
(3)磷。人體內磷代謝的動態平衡主要由甲狀旁腺激素(PTH)、降鈣素(CT)、1,25(OH)2D3、成纖維生長因子23(FGF 23)等來調節維持,隨著腎功能損害的加劇,當上述調節作用無法有效調節磷的吸收與排泄時,會引起高磷血癥。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推薦磷攝入量應低于800 mg/d。
(4)鈣。2010年透析預后與實踐模式研究提示,CKD患者的死亡率在患者血鈣>2.50 mmol/L或<2.10 mmol/L時顯著升高。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提出鈣攝入量不應超過2000 mg/d。
(5)鎂。隨著腎功能損傷進展,CKD患者常可有高鎂血癥,故一般建議避免使用含鎂的食物或藥物。
2.5 低脂飲食
血脂異常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并發癥及危險因素之一,患者出現腎衰竭之前,主要表現為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馮建勛等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高脂飲食可致大鼠血脂水平明顯升高,腎功能下降,24 h尿蛋白顯著升高。目前,臨床上大多推薦他汀類藥物降脂治療,但血脂異常與人的飲食及生活方式有密切的關系,低脂飲食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血脂,因此,應當將飲食治療作為長期的治療手段。脂肪攝入的限制為控制動物脂肪攝入量,食用油以植物油為宜,約60 g/d。禁食動物內臟、腦、蛋黃等膽固醇含量極高的食物。
2.6 適量的膳食纖維
適當的膳食纖維有利于降低血漿膽固醇,還可以通過減少結腸內細菌形成的氮,有助于排出腸道內的氮,進而降低血尿素氮,減輕尿毒癥癥狀。但過多的膳食纖維會影響脂肪代謝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故CKD患者膳食纖維每日攝入量一般在20 g左右為宜。糖尿病腎病患者注意選擇血糖指數較低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應選擇綠色和深色帶葉的蔬菜。
3 總結
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可有效改善CKD患者營養狀況,提高機體抵抗力,延緩腎功能衰竭進程,減輕患者醫療負擔,應得到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evaluation,classification,and stratification[J].Am J Kidney Dis,2002,39(2 Suppl 1):1-266.
[2]閆冰娟.低蛋白飲食干預與慢性腎臟病進展[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7(2):17.
[3]劉海洋,劉虹.慢性腎臟病營養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血液凈化,2020(4):13.
[4]α酮酸制劑在腎內科應用專家協作組.慢性腎臟病蛋白營養治療共識[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5(7):421-424.
[5]辛文英.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營養問題及飲食指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9):57-59.
[6]劉曉琴,陳英.慢性腎臟病患者營養管理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5):229-232.
[7]蘇晶.糖尿病醫學營養治療透析前糖尿病腎病[J].基層醫學論壇,2018(9):87.
[8]王玲,王億平,朱敏,等.慢性腎臟病的個體化綜合飲食療法[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07(6):21.
[9]周穎,毛小蘭,鄒瑩,等.慢性腎臟病的飲食管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3(9):217.
[10]李海濤,楊玉華,王秀玲.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營養與飲食指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14(36):370-371.
[11]曾艷,鞏紅飛,等.慢性腎臟病營養治療研究進展[J].甘肅醫藥,2018,37(4):308-310.
[12]鄧麗麗,林靜霞,張廣清,等.糖尿病腎臟病患者非透析期飲食狀況的調查分析[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