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效果。方法:從2020年3月~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選取9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8例,分別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常規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不良情緒評分。結果:實驗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均有改善,實驗組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護理方面,手術室護理干預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應,縮短手術時間,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關鍵詞: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護理;效果
結直腸癌為常見的腫瘤,與大腸慢性炎癥、大腸腺瘤等有著密切的聯系,早期癥狀具有一定的隱匿性特點,不僅會引發消化不良癥狀,還會對諸多臟器造成影響,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在微創技術發展的強大推動下,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手術在直腸癌臨床治療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仍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促進手術順利進行,保障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1]。本研究旨在探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20年3月~2021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選取9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8例。實驗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40~62歲,平均(55.38±6.67)歲;病程1~2個月,平均(1.25±0.54)個月。對照組男29例,女19例;年齡40~63歲,平均年(55.12±6.65)歲;病程1~2個月,平均(1.27±0.43)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如加強無菌治療環境的構建,不斷提高手術室內衛生的清潔度,加強健康宣教,將健康教育手冊等發放給患者。
實驗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術前半小時應對相關醫療設備進行檢查,做好相應的消毒處理工作,確保設備的正常使用,手術設備擺放也要具有高度的合理性與規范性。對于手術所需的吻合器,應提前準備到位,避免術中等待時間過長[2]。
其次,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應對患者相關資料進行再次核查,將肩托放置在患者肩部,通過沙袋進行固定,防止在體位變動的影響下,造成損傷現象的出現[3]。同時,護理人員應對醫生手術進度進行密切觀察,器械到位必須要保證高度的時效性。在腹腔鏡進入后,應在妥善固定方面給予醫生一定的協助,對于套管是否存在脫出風險,應進行密切觀察。此外,獨立化放置腹部手術區器械和會陰區手術器械,將污染現象的發生幾率降至最低。護理人員應對保暖工作予以高度重視,防止低體溫現象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手術過程中,如果患者手術敷料尚未覆蓋,其部位應加強專用被子的使用,通過病員加溫系統的應用,合理調整好溫度。在患者輸液或輸血過程中,借助加溫器來加溫血液,在沖洗或灌注時,應預熱好液體。在患者身體兩側分別固定好雙上肢,在將其左腳擺置膀胱截石位時,腳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腳架上墊上棉墊,同時還要與腓骨小頭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腓神經受到壓迫。如果手術不影響,可以適度放平腳架,為手術操作提供極大的便利性,在腳架上患者右腳應進行放平,然后應使用棉墊,防止腳跟受壓,借助約束帶固定好患者的膝關節部位等,避免在體位轉動較大的影響下出現不良情況。為了防止內收肌損傷,左腳外展應在兩腿夾角的60°左右,在開腹探查前期階段,應適度搖動手術床,確保患者頭低腳高傾斜15°左右。在手術快要完成時,應沖洗患者腹腔,搖平復位手術床。
最后,關閉體腔前應對手術器械進行仔細清點,將腹腔內積氣徹底排除出去。術閉,妥善安置各項管路并保持在位、通暢。麻醉清醒后,應及時轉送到病房。此外,在術后處理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并發癥情況,手術記錄也要完整一些。在病情變化的觀察方面,患者血氧飽和度至少為95%,并從患者術后具體情況出發,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患者病情有所恢復后,應及時下床活動,預防下肢靜脈血栓。術后第2d晨起時,護理人員應引導患者根據下床三部曲,在病床旁站立移步,在術后第4d,患者家屬應攙扶患者在病床旁行走,時間保持在5 min左右,然后應根據患者具體恢復情況,以此來增加活動量。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不良情緒評分。護理滿意包括非常滿意(80~100分)、基本滿意(70~79分)、滿意(60~69分)、不滿意(0~59分)。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實驗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情緒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均有所改善,實驗組改善效果明顯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結直腸癌基于臨床視角屬于消化道腫瘤之一,該疾病當前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在臨床治療方面,腹腔鏡手術得到了廣泛應用。與傳統常規手術進行對比,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具有無創性、術后恢復速度較快等優勢,且并發癥少,雖然應用效果明顯,但是必須要借助有效護理方法的配合。手術室護理具有較高的人性化和規范化等特點,主要包括術前、術中以及術后護理。首先,術前應準備好齊全的醫療設備,合理擺放,并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避免出現畏懼心理。其次,術中應對醫生手術進程進行密切觀察,與醫生操作保持密切配合,發揮出自身的輔助性角色,同時做好保暖工作。最后,術后對各種管路的通暢性進行檢查、確認,嚴格遵醫囑,不斷提高術后處理效果。此外,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實施過程中,低體溫這一并發癥不容忽視。由于手術室溫度較低,加上消毒液面積較大,極易導致并發癥的發生,如果患者體溫低于32℃,極易出現低體溫癥,如頸項強直、血壓降低等,而手術室護理中的低體溫預防護理可以給予患者體溫一定的保證。患者病情有所穩定后,下床活動應盡量提前進行,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同時防止術后腹脹。本研究中,實驗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均有改善,實驗組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在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護理方面,手術室護理干預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反應,縮短手術時間,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葛萍萍,高玉福,吳愛萍,等.手術室護理用于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中的臨床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8):3057-3060.
[2]田瑞東,寧純民,劉海生.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結直腸癌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癌癥進展,2019(15):1856-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