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摘要:目的:研究微信社區護理健康指導對包皮環切術患兒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于我院進行包皮手術的47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對患兒及家屬進行社區護理健康指導,分析干預后患兒家長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患兒依從行為、家屬焦慮情況、術后傷口愈合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干預后,患兒家長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干預前、患兒依從行為優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家屬焦慮評分低于干預前(P<0.05);患兒術后傷口愈合時間為(12.0±3.0) d,并發癥發生率為8.51%。結論:通過微信社區護理健康指導能夠提高包皮環切術患兒遵醫行為以及家屬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緩解家屬焦慮情緒,術后傷口愈合時間縮短,并發癥少,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微信社區護理;健康指導;小兒包皮環切術;康復
包皮過長指包皮不能使陰莖頭外露,但可翻轉。男孩在青春發育的階段,若用手上翻包皮時才能讓龜頭露出,可診斷包皮過長。小兒包皮過長者,包莖會對其生殖器的發育產生影響,還會引起尿路感染。因此,及時進行包皮手術十分重要[1]。包皮環切術為常見的治療術式,可在門診局麻下進行,也可在靜脈麻醉下進行,手術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半小時左右即可完成手術,且能起到根治的效果,但術后存在出血、感染、腫脹、疼痛等并發癥[2]。
小兒多采用門診局部麻醉,術后留觀無異常則可離院回家,無需住院治療,也因此術后護理以家庭護理為主[3]。但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也較低,無自我護理意識,可能會因疼痛出現抓碰等情況,增加術后感染、套環滑脫、切口裂開出血等風險,延長術后康復時間。若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缺乏、對術后護理知識了解不足,加上擔憂、疼愛患兒,容易出現焦慮心理,如果護理、操作不當,可能導致傷口出血、灼傷、感染等并發癥,影響傷口愈合[4]。因此,臨床需重視患兒家屬的護理干預。
現階段,處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嚴格預檢分診,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措施,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服務,加強健康教育以及信息溝通。基于此,本研究對來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咨詢包皮術患兒家屬予以患兒建立個人檔案,并通過建立微信對患兒及家屬進行術前術后的社區護理健康指導干預,觀察患兒術后康復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到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包皮術健康咨詢且實行包皮環切術的患兒47例,年齡4~14歲,平均(6.50±1.11)歲,所有患兒在包皮環切術前基本情況良好,無感冒、發熱以及其他疾病,核酸檢測均為陰性。陪伴患兒家屬:父親12例,母親30例,其他直系親屬5例;年齡27~66歲,平均(44.10±2.07)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15例,高中22例,大專及以上10例,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1.2 方法
社區護理健康指導包括術前健康指導及術后康復護理指導,具體社區護理健康指導措施:
(1)術前指導。對前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包皮環切術健康咨詢病例予以建立個人檔案,并通過建立微信對患兒及家屬進行社區護理健康指導。a.健康宣教:通過微信發送小兒包皮及疾病的一些相關知識(包括卡通視頻)、手術的必要性以及包皮術一些簡單原理、操作方法、優勢等,通過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并耐心解答家屬提出的問題,打消患兒恐懼心理和家屬顧慮。b.排尿指導:考慮術后腫脹、疼痛可能會影響患兒排尿,因此術前有必要的做好排尿訓練,主要呈床上跪式排尿和床上俯臥位式排尿,并當患兒有尿意時在家屬的協助下進行練習排尿,直到適應為止。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可考慮其害羞心理,在訓練時注意保護他的隱私。床上跪式排尿即家屬站床右側協助患兒于床上雙下肢后屈,家屬雙手放在患兒腋下協助用力完成跪式排尿過程訓練;床上俯臥位式排尿即家屬站床右側協助患兒于床上呈左側臥位,左肘和左膝屈曲同時支撐于床上,家屬則協助其右肘和右膝屈曲完成俯臥位式排尿訓練。
(2)術后康復護理指導。患兒完成包皮環切術后,社區護理人員通過微信、電話隨訪的方式與患兒家屬保持聯系,將術后局部護理要點詳細告知家屬,通過微信發送居家護理注意事項等。a.疼痛護理指導:告知患兒及其家屬術后疼痛屬于正常現象,同時告知家屬,在小兒出現劇烈疼痛時應保持穩定的情緒多鼓勵患兒,陪伴患兒做自己喜歡的事來分散他的注意力。對于術后第一次排尿而感到局部疼痛的患兒,可多鼓勵,告知會逐漸好轉,必要時遵醫囑口服止痛藥。術后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均為正常情況,給以患兒抗生素口服3 d。b.傷口護理指導:叮囑家屬監督患兒用藥,并注意手術當天傷口不能沾水,結扎環上的線不可人為拉拽,線不能自行解開,若是意外松脫或傷口出血,必須立即到醫院進行處理,結扎環脫落的時間一般在21 d左右。術后次日應帶患兒到醫院復查。 術后24 h取下包裹的紗布后,不需再進行包裹,每日可采用1:5000 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陰莖1~2次,每次10 min,泡完后用棉簽沾稀釋絡合碘對創緣進行消毒,傷口局部涂抹抗生素類藥膏,術后5 d內不宜坐浴,要保持傷口處干燥,預防感染、傷口粘連等并發癥的發生。術后禁止劇烈活動以及騎跨動作,多臥床休息。c.日常護理指導:通過微信了解患兒飲食、作息、生活方式等情況,叮囑家屬給小兒穿棉質寬松內褲,減少摩擦力;叮囑家屬在患兒居家休養時注意營養攝入均衡,多飲水,禁食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規律作息習慣。d.隨訪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根據患兒術后恢復情況予以針對性的隨訪指導,直至患兒完全康復。
1.3 觀察指標
分析干預后患兒家長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患兒依從行為、家屬焦慮情況、術后傷口愈合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疾病相關知識調查表包括小兒包皮及疾病的相關知識、包皮術簡單原理認知以及術后護理方法。
(2)依從行為調查包括術前是否進行排尿訓練以及術后是否完成正確的體位排尿、術后是否按醫囑口服藥、術后是否按要求對患兒傷口進行衛生護理、是否復診、是否規律作息及營養飲食等。
(3)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定護理家屬焦慮情況:該量表共有20個項目,采用1~4分的評分法,50分為臨界值,50~59分、60~69分、>70分依次表示輕度、中度、重度焦慮。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干預后家屬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及焦慮評分分析
干預前,家屬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干預前,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見表1。
2.2 干預后患兒依從行為分析
干預后,患兒遵醫行為均較高,完全依從性率分別為術前排尿訓練39(82.98%)、術后體位排尿26(55.32%)、按醫囑口服藥47(100.00%)、傷口衛生護理47(100.00%)、復診47(100.00%)、規律作息41(87.23%)、營養飲食38(80.85%)。
2.3 患兒術后傷口愈合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分析
患兒術后傷口愈合時間為(12.0±3.0) d;出血感染1例、灼傷1例、水腫2例、傷口裂開出血0例,并發癥發生為8.51%(4/47)。
3討論
小兒包皮手術目前多采用包皮環扎術,其優點眾多,屬于日間手術,患兒在術后當天即可出院,現臨床已將包皮環扎術逐漸取代傳統的包皮環切術。由于患兒和家屬與醫護人員的接觸時間較短,溝通較少,從醫護人員途徑獲取的術后護理、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理解不透等,當患兒術后疼痛時,家屬因缺乏術后護理知識或護理經驗不足等容易造成家庭護理不當,致使患兒術后并發癥的發生[5]。部分家屬也就會因對患兒康復的問題表示擔憂、焦慮情緒[6]。相關研究指出:針對進行日間手術的患兒,延續性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家屬認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7]。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社區衛生服務以健康為中心,需求為導向,在疫情期間,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走動,更好的配合疫情防控,根據居民不同的需要,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社區健康教育,確保居民身心健康[8]。而互聯網平臺健康教育也將是一種新趨式,比如微信,其優勢能夠突破時間、地點以及經濟的限制為群眾提供系統、綜合、個體化健康教育,可提供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內容,使健康教育更直觀、更人性化,也更易被兒童家長接受[9~10]。
本研究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優勢,合理利用社區資源滿足包皮環切術后患兒的康復需求,幫助家屬更好地護理患兒。通過微信進行社區護理教育指導為主要的溝通樞紐,針對小兒包皮疾病的特點,術前采用多個途徑對家屬以及患兒進行詳細地講解疾病、手術、有關注意事項、術前準備等加強對疾病治療知識的教育,使患兒家屬充分認識到治療意義和目的的重要性,減輕術前焦慮情緒,主動配合手術。與石琦等[11]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術后的家庭護理過程中滿足了家屬對術后護理知識的需求,在護理中遇到疑問、困難可得到及時解決,提升家庭護理知識,提高護理操作能力,同時緩解了家屬的焦慮情緒,提高了患兒依從行為,并發癥相對減少,術后康復時間縮短,與李東云等[12]在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通過微信社區護理健康指導能夠提高包皮環切術患兒遵醫行為以及家屬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緩解家屬焦慮情緒,術后傷口愈合時間縮短,并發癥少,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錢美丹,周桔晶,葉玉麗.包皮環切術對學齡前兒童心理的影響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24):5745-5748.
[2]孫嵐,譚國良,趙立鵬.包皮環切術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醫療裝備,2021,34(6): 191-192.
[3]李宏,李先林,舒謙,等.專病管理在門診包皮手術患兒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11):107-109.
[4]呂懿丹,薛芳.小兒包皮環切術患者日間病房管理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浙江醫學教育,2019,18(2):22-24.
[5]田春琴.延續性護理對小兒包皮環扎日間手術后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22):4163-4164.
[6]劉婕,李茂玉,劉麗黎,等.延續性自我護理教育在門診小兒包皮套環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7,26(4):111-113.
[7]陳鳳蘭.護理干預對減輕小兒包皮手術患者家屬焦慮心理的影響 [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19(10):212,214.
[8]王廷敏.小兒包皮環扎術圍手術期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9,(6):57-59.
[9]吳永紅.社區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5):5035-5036.
[10]任光為,何秋萍,劉克強,等.社區健康教育在全科醫療實踐工作中的探索[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8,13(2):108-109,118.
[11]石琦,池成濤,張曉麗,等.健康教育結合疼痛護理對包皮環切術患兒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6):230-233.
[12]李東云,冼燕群,胡小華,等.微信健康教育在門診小兒包皮術前護理及術后康復指導應用[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7,6(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