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
摘要:目的:探究手術室護理對心臟搭橋患者術后感染及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臟搭橋患者100例為研究的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進行手術室護理干預,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干預后HAMA評分、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臟搭橋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干預心理狀態更穩定,可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縮短康復的時間,提高術后生活質量,患者滿意度高,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心臟搭橋;感染;康復效果
心臟搭橋術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通過血管移植手術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癥狀,減輕患者病情[1~2]。雖然心臟搭橋術的應用效果較好,但是治療難度較大,患者在手術中存在安全風險。若在治療中未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并發癥,影響預后[3]。本研究主要觀察手術室護理對心臟搭橋患者術后感染及康復效果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臟搭橋患者100例為研究的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年齡40~68歲,平均(59.41±10.30)歲;男31例,女19例。試驗組年齡41~69歲,平均(58.63±11.78)歲;男33例,女1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明確診斷且需接受心臟搭橋術者;肝腎功能正常;可正常溝通交流。排除標準:伴有精神疾病;伴有免疫/血液系統疾病;合并惡性腫瘤;藥物過敏。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即術前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心臟搭橋治療方法、適應證等的講解,告知其術前、術后相關注意事項,以此增加患者的配合程度。同時,做好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的觀察工作,若患者出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處理。
試驗組手術室護理干預,具體為:
(1)術前護理。心臟搭橋術前,由專業心理咨詢師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護理方案的制定。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引導患者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對于患者存在的疑問,耐心解答,以此改善醫患關系。
(2)術中護理。對術中各項操作嚴格的規范,做好患者皮膚以及治療器械的消毒工作,避免患者出現感染的情況。麻醉師、外科醫生、巡回護理人員等默契配合,協助患者保持合理的體位,進行手術器械等的清點。護理人員可通過手術前鼓勵、心理疏導、注意事項講解等方式與患者之間進行溝通交流,以此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促進其依從性的提高,縮短手術治療的時間。
(3)術后護理。a:術后協助患者保持為去枕仰臥位,將頭部偏向一側,給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干預。在條件許可的條件下,囑咐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避免出現肺部感染的情況。保證患者的切口處于清潔干燥的狀態,對于滲出物、血液等及時處理,依照細菌培養的結果,合理應該抗生素干預。確保引流管的通暢,每24h進行一次引流瓶的更換,實施操作的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b:患者進入病房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協助患者保持合理體位,對于不清醒者為去枕仰臥位,待患者清醒后,可保持斜臥位。若患者同時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疾病,應做好其血糖、血脂等的監測工作,防止酮癥的出現。關注患者心功能變化情況,心率控制在90次/min,降低心肌耗氧量。監測患者心電圖,避免出現心律失常的情況。c:患者常同時存在焦慮、抑郁心理,使得交感神經亢進,加重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且會降低患者依從性,出現抵觸護理和治療的情況,使得康復時間延長,甚至會增加醫療糾紛的情況。因此,為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保持真誠、耐心、責任感,盡量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耐心傾聽患者主訴,了解患者的病因與心理狀態,配合心理護理干預,充分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為其列舉治療效果較好的案例,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增加患者自信心。實施護理的過程中,應做好家屬的指導干預,讓家屬意識到術后患者心理發生變化屬于正常現象,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使得患者更好適應治療和護理干預,減少敵對心理,促進疾病的康復。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干預前后心理狀態;生活質量、感染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1)心理狀態:HAMA量表、HAMD量表分別評價焦慮、抑郁狀態,0~64分,分數越高代表焦慮、抑郁越嚴重。(2)生活質量:生活質量:通過QOL生活質量簡表進行評價,主要為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生理職能、精神狀態,每項0~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3)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掉調查表進行評價,信度為0.82,效度為0.79,總分100分,包括滿意(86~100分)、一般滿意(60~85分)、不滿意(0~59分)。滿意率+一般滿意率=總滿意率。
1.4 數據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試驗組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兩組干預后的HAMA評分、HAMD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試驗組干預后的HAMA評分、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感染情況、護理滿意度分析
試驗組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討論
手術室護理中的術前護理,可充分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充分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解答患者的疑問,可促進護患關系的改善[4~5];術中護理可通過嚴格規范的操作、醫護人員等的配合,確保手術的順利實施,同時強化患者的溝通交流,可增加患者的依從性,縮短治療時間[6];術后護理中,給予患者體位護理、抗生素干預,可有效預防感染等并發癥的情況;做好生命體征的監測,可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并處理;術后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引導家屬給予患者關愛,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更好配合術后各項操作,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心臟搭橋患者接受手術室護理干預心理狀態更穩定,可有效降低術后感染發生率,縮短康復的時間,提高術后生活質量,患者滿意度高,臨床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劉筱凌,王靜波,徐海英.手術室物品信息管理聯合專病手術培訓對心臟搭橋手術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4):496-499.
[2]王銳,王芳.個體護理方案在冠心病患者非體外循環下心臟搭橋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 當代臨床醫刊,2021,34(6):85,43.
[3]白曉楊,王金鳳.以隨訪康復指導的延續性護理對心臟搭橋手術出院后患者康復的影響[J].臨床研究,2021,29(3):187-189.
[4]劉敏,劉靜梅,王波.個體化精細護理對心臟搭橋手術患者心功能和心理應激水平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9,40(11):1106-1109.
[5]莫康芬.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心臟搭橋圍術期患者術后感染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26):155-156.
[6]程靈娜.優質護理在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心臟搭橋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4):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