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摘要: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視角下,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效,但是通過深入分析不難看出,農村經濟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否則就會影響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本身的問題可能會給農村經濟長遠發展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還關系到我國總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中,我們應重點關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創建和進一步優化,深入了解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價值。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分析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實踐需求制定科學的優化方案,以期及時解決農業經濟發展中的財務管理制度問題,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農業經濟發展;影響;問題;方案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提升農業經濟發展水平,能有效推動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為此我們應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在農村經濟的不斷優化和發展過程中,農業經濟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當然,當前的農村經濟發展現狀依然有待進一步提升,盡管與之前相比,農村經濟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與城市經濟發展現狀進行比較,農村經濟的發展較為緩慢,基于此,我們需要從根本上重視并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推動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基于此,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遇到難題或者發展困境時,我們需要進一步優化農村財務制度內容,結合實踐需求制定科學的農村財務管理機制,從而為農業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一、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價值
(一)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能有效緩解農村財務管理問題
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被人們忽視了,農村財務管理機制的建設質量有待提升,從而給農村財務管理者的違規行為提供了機會,還會造成一些賬目方面的問題。部分工作人員借助自己的權利進行違規操作,把一些農村共有財產利用不合法的操作變成自己的私有財產,這些問題的存在,可能會給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還會制約農業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制約我國農村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我們應不斷強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力度,還要逐漸進行制度的優化處理,這樣才能有效降低不合法行為的發生,才能及時緩解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問題,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長遠發展。
(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能提升農村資金的有效利用率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關系到農村財務管理的管理質量提升,只有不斷完善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才能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實和開展。農村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作用,能提升農村資金的有效利用率,還能緩和農村財務關系、資金緊張的狀態,保障財務信息的公開透明,從根本上提升農村資產管理的有效性,從而不斷規范農村資金管理工作。充分發揮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作用,能提升農村資產的有效利用率,還能提升農村各項資產管理和運用有效性,革新農村資金預算方式,提升農村資金的利用效率,長期堅持下去,可以改善當前的農村財務發展情形,實現農業經濟的長遠穩定發展。
(三)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能提升農村資金的安全性
農村經濟發展中,經濟管理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能有效提升農村資金的安全性,這是管理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原有的農村財務管理背景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缺少較為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從而造成農村經濟行為的一些問題,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風險,農村財務管理機制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的高質量落實,都能從側面彰顯出財務管理人員的自身價值,還能有效降低其他工作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負面影響。此外,不斷優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還能保障農村經濟的科學有效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由于決策錯誤或者管理方面的問題造成的農村資金損失問題,也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提升農村資金的安全性。
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建設中存在的困境
(一)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存在安全風險,核算方式需要革新
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和認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成效得到了提升。雖然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相關資料和條例得到了法律規定的約束,但是在實踐工作中,法律規定的約束作用并沒有得到更高的體現,從而造成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表面化,在實踐工作中,受到相關法律規定相關制度漏洞問題的影響,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自身作用沒有得到足夠的彰顯。不僅如此,受到制度漏洞問題的影響,不少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沒有得到足夠的監督,從而造成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違法操作、挪用公款等問題,財務核算模式也有待進一步規范。
(二)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實與執行力度不夠
農村財務管理和財務開支審批制度,從表面上看,這些制度的落實執行能從根本上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水平。但是實際上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成效并不太理想,財務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率較高。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員缺少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關注,忽視了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優化和完善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價值,也關系到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決策正確性,這樣就會阻礙農村財務制度的落實和執行。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也要求管理者具備較強的自身技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者可能會存在一些關系戶,其綜合能力較差,這樣就會影響財務管理人員總體能力的提升,還會制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進一步落實和執行可行性。
(三)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中的民主監督水平較低
由于缺少較為專業的民主監督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部分賬目問題的混亂和殘缺問題,會計科目的設置方面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不規范問題,記錄在案的相關資料也會出現一些不齊全的問題,相關的票據憑證也出現了不合規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給農村財務管理成效的提升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這些不合規矩的管理行為出現主要是由于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監督制度的不足,對于農村財務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員的監督力度不夠強,從而造成報賬和結賬的不合理問題,私自挪用公款的問題以及相關手續不齊全的問題等,從而給農村資金管理帶來較大的消極影響。為了實現農村財務管理成效的提升,我們應創建科學的針對性較強的監督管理制度,還要制定相應的民主性管理制度。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不難看出,不少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制度都存在一些問題,其中的民主管理制度不完善、民主理財制度的落實不到位、財務公開的表面化、民主理財落實不到位等問題較為突出。比如,某地區的農村理財小組沒有及時創建,在后期的創建過程中,由于忽略了農民這類財務管理部門外的人員,比如村干部等,就會造成理財小組的民主性出現問題,小組的民主監督性也就愈發表面化。
三、通過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推動農業經濟發展
(一)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內容并提高制度的可行性
為了不斷優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我們應首先優化制度的內容。在實踐工作操作中,我們的農村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根據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和當地的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等,有針對性地優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內容,并提出相應的優化方案,從而確保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內容的科學高效性,還能提升相關制度的可執行性,完成制度內容優化的最終目的。工作人員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制定滿足當地經濟發展情形的制度優化方針,從根本上提升財務管理制度內容的建設真實有效性。特別是在財務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方面,農村地質財務管理問題中的權利分配問題需要及時發現并進行治理,這樣才能有效推動財務管理工作的切實落實,提升制度的落實成效。比如,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聘用方面,我們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公開招聘,不能隨意招聘一些親戚。另外,為了更好地提升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在相關制度內容的優化操作中,應確保及時了解制度的可行性,結合實際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全面考慮相關影響因素,從而提升制度內容的運用效果,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制度的作用,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最終成效。
(二)把財務管理制度和技術結合起來,提升管理成效
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創建和優化,主要就是為了提升農村財務管理成效,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是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自身價值凸顯和發揮,不僅要優化制度內容,還要根據當前時代發展特點,把財務管理制度和技術結合起來,從而有效提升財務管理制度的成效。基于此,我們需要不斷優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并借助其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還要重點關注現代化管理模式的運用,從而提升管理制度的自身作用。在會計電算化等現代化管理模式背景下,財務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得到了顯著提升,財務管理制度的工作質量、財務管理執行工作規范化水平以及會計核算等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而有效推動農村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實現財務管理制度的財務公開透明、資產管理信息化等,更加全面地提升農村地區財務管理工作有效性,確保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財務的公開化力度,重視村民監督
為了借助農村財務管理制度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我們應強化財務的公開化力度,還要積極響應并落實好村民的監督職責。財務管理人員應結合國家的相關要求,選擇村民接受度較好的方法舉辦農村財務活動,并把相關結果公開展示出來,全面接受村民的監督管理。為了提升財務公開化水平,彰顯出其自身成效,工作人員還要進一步明確財務規劃內容、收支情形以及收益分配狀況、籌集資金的狀況等,并適當把其進行公開,讓所有村民都能及時了解相關情況,還要及時把一些財務狀況進行公開處理。要想從根本上提升村民監督成效,工作人員還要盡量提升小組成員數量,盡量能夠占據所有村民總數的70%左右,組長不能讓村干部或者其親戚擔任。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結合理財小組的實際發展需求制定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和規劃方案,確保小組的合法權益不受剝奪,能及時發揮自己的核查賬目內容、監督權、否決權等,從而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民主監督效果。
(四)增強農村財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自身觀念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水平關系到農業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關系到農民的自身合法利益是否得到保護,還關系到農村的經濟穩定發展與否。因此,不同地區的領導人員應全面了解我國黨中央以及各省市政府出臺的相關財務管理法律規定,并積極監督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落實和開展。
(五)完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制度
農村財務管理中的資金管理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資金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第一,不同農村的農商銀行大都是擔任著農村財務的日常轉賬和現金收付管理職責;第二,農村財務的銀行賬戶需要施行雙印鑒管理,農村的集體現金收入也要加強管理力度,在收款之后的三天內需要存在相關銀行賬戶內。農村財務部門的集體資金支出和使用,都要經過農村公有銀行賬戶進行轉賬,還要在經村和農經站審核后進行蓋章審批,這樣才能完成銀行的現金轉賬或者提現操作;第三,農村財務管理人員應結合相關規定開設銀行賬戶,嚴禁出現開設私人賬戶充當公有賬戶的行為,嚴禁出現把公款私自挪用的問題,嚴禁出現把公款轉入個人賬戶的問題;第四,農村的共有資金支出和使用需要公開透明,接受人們的監督,才能進行科學的審批,還要村內的書記、主任和會計同時在場進行審批,并把所需使用資金填寫到村內的資金使用審批表中,如實做好檔案記錄,并及時對賬目進行審核,通過農經站進行科學審批,相反,則不能開具銀行支票;第五,日常的資金審批制度需要落實到位,出現財務開支業務問題時,凡是參與到其中的工作人員都要拿出當時的原視憑證,憑證上還要有相關蓋章和簽字、說明等,經過有關部門再次審核,然后上報到村的黨組織,讓書記審批、簽字;第六,嚴格落實好非現金結算操作,首先,工作人員需要全面掌握資金的動向,村集體的所有資金都需要上報并保存到銀行賬戶內,如遇特殊情況,最晚不能超過第二天。上級部門撥的專項資金和補償款,也要借助銀行賬戶進行操作,不能出現現金結算的情況。村里的左右支出和資金付款,也要直接通過銀行賬戶直接轉賬,嚴禁個人私自轉發。
(六)加強員工的培訓力度,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
農村財務管理人員需要積極參與到相關的培訓工作中來,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財務管理工作操作中,工作人員需要嚴格相關規定和法律法規做事,盡量不出現一些不按要求做事的問題。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也非常重要,相關單位每隔一段時間要開展一次針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活動,培訓的內容主要是財務管理法規、管理機制、合同管理等,通過科學的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技能水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七)提升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公開、透明性
要想從根本上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效,確保農民能享受自己的合法權益,即對農村財務管理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此外,把農民群眾的利益放在主要位置,進一步創建新農村,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做好公開操作,從而讓財務管理人員接受人們的監督,及時發現并解決人們的問題,得到人們的認可。在公開內容中,需要全面公開農村內部的財務收支情況、資產負債情況等,還要逐漸公開承包合同內容以及相關規劃內容,還要對一些其他農民明確要求公開的內容酌情公開。
四、結語
農業經濟發展關系到我國總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在新的發展局勢下,我們應不斷強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優化力度,進一步推動農業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為了優化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就要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優化方案,緩解財務管理制度中的相關問題,從而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我國經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鄭越,山珊.完善財務管理監督制度 促進農村和諧穩定[J].吉林農業,2017(09):61.
[2]崔穎秋,秦立春.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 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J].吉林農業,2016(10):53.
[3]祖傳軍.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制度完善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6):8+92.
[4]廖玉瓊.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J].北京農業,2015(28):204-205.
[5]劉小寧.新形勢下促進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路徑探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33):142-143.
[6]孟憲軍.論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監督的經常化和制度化[J].環球市場,2020(12):140.
[7]遲玉超.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監督的途徑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07):1+3.
[8]胡潔.新形勢下如何促進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26):65-66.
[9]高麗.關于新時代加強鄉鎮政府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探討[J].財經界,2019(24):198.
[10]劉寶珠.農村經濟發展中村級財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江西農業,2019(14):129-130.
[11]趙彩霞.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 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潛能[J].吉林農業,2017(04):75.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朝陽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