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孫啟
摘要:我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巨大挑戰,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國不斷探索多樣化、社會化的養老模式,逐步建立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以唐山市CCRC養老模式的首佳康養中心為研究對象,經過實地調研分析,了解首佳從初創到成長的心路歷程,探尋突破首佳養老服務業發展瓶頸的路徑,以期為完善CCRC模式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應用,破解養老行業發展困境,緩解老齡化壓力,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老齡化;CCRC模式;養老社區;社會化養老服務
一、引言
人口年齡結構變遷衍生的老齡化問題已逐步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核心主題之一。自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占比越來越高,據七普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為26402萬人,占總人口的18.7%,上升0.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上升0.9%。老齡化程度呈現出不斷深化的趨勢,積極應對和改善老齡化現狀無疑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CCRC”養老模式以“醫”為基礎,以“養”為核心,以“行動自由度”來劃分客群,集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機構的優點,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基于此,本文以唐山市首佳康養中心為研究對象,探尋突破首佳養老服務業發展瓶頸的路徑,以期為完善CCRC模式在養老服務領域的應用,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提供借鑒。
二、持續照料退休社區—CCRC養老模式
CCRC(CCRC-Continue Care Of Retirement Community)即持續照料退休社區,源自美國教會創辦,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CCRC養老模式是一種復合式的養老社區,通過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助、介護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使老年人在健康狀況和自理能力變化時,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繼續居住,并獲得與身體狀況相對應的照料服務。
CCRC養老模式將服務老人劃分為:自理型、介助型、介護型三類(圖1)。第一類是自理老人,即在社區中有獨立的住所并且生活能夠自理的老年人。CCRC養老社區為這類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務以及健康管理、醫療服務。同時,為滿足老年群體的精神生活追求,開設老年大學、興趣協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第二類是介助老人,即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介助老人除了享受基本的社區服務之外,還包括日常生活照護。養老社區還會針對介助老人的特點和需求提供與他們的身體狀況相適應的各類活動,豐富其日常生活。第三類是介護老人,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護理服務的老年人。在介護區域的老人可享受專業醫護人員全天候的照護服務,還可享受為其提供的安寧療護服務。
三、唐山市康養中心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唐山市首佳康養中心以醫養結合為核心,依托利明醫院的醫療資源及多年醫養結合的護理經驗,于2016年開始建設聚居家、社區、機構(醫院)為一體的大型養老服務中心。坐落于唐山市高新區京唐智慧港核心區域,位于交通主干道,距“京唐城際高鐵”站口僅3公里,離唐山三汝河機場10公里,交通便利。緊鄰唐山市中心醫院和遠洋城,有豐富的醫療資源和生活配套設施。項目總占地17.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設居家養老公寓2500套,養老床位3000張,可同時為10000名老人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
首佳康養中心通過全方位掌握老人的生理健康情況,將生活照料和康復關懷融為一體,可提供全周期、全齡段的服務,最大限度地解決老人在宅養老和持續照護的問題,真正實現健康養老,活力養老,快樂養老。
(一)醫康養護一體化,大健康養老新模式
1. 醫養結合,溫度醫療
首佳醫養結合機構充分發揮二級醫療機構(利明醫院)的醫療資源優勢,建立醫護人員與養老護理員聯動工作,實施“一張床”服務管理模式,老人可享受專職醫護人員24小時動態健康守護。當老人病情穩定時,醫生每天例行查房,進行體溫、脈搏、呼吸及血壓等基本生命體征的檢查,指導老人按時服藥,對基礎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進行管理。當老人病情發生變化時,及時轉為住院模式進行治療,借助于醫院先進的醫療設備和強有力的醫療護理技術團隊,讓老人在一張床上實現養老和醫療服務的無縫銜接,讓醫生、護士、護理員圍著老人轉,這也是首佳“以病人為中心”管理理念的充分體現。
2. 智慧養老,專業服務
智慧健康養老通過云計算、智能硬件等信息技術產品,實現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首佳智慧養老系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智慧健康監測。首佳健康管理中心通過穿戴式智能化信息檢測系統,實時監測老年人身體狀況,24小時采集心率、血壓、血氧、睡眠、體溫等身體指標數據,分析當日健康狀態、睡眠狀態等,對老年人的身體情況給予器官風險提示、中西醫評估。二是智慧通訊。首佳特定的老年家庭電話機,有4個特殊按鈕“SOS救助、服務、物業、親屬”可一鍵呼叫,及時得到幫助。老年人及子女可以預約和訂制服務,服務完成后還可以通過平臺提供的評價反饋,不斷調整升級,進而促進多樣化發展。即養老服務需求—接收服務請求—提供服務請求—老人享受首佳養老服務—老人評價—考核改進,形成首佳康養中心養老服務閉環。
3. 中醫理療,健康相伴
康復醫療被稱為老年人的“減齡秘籍”。首佳康復醫師團隊由多名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中醫師、中醫針灸推拿師等組建而成,與北京康復研究中心長期合作,是唐山康復醫學會會員單位。現已購置大量先進的康復醫療設備,以傳統中醫中藥結合現代康復技術,針對不同的康復需求,制定不同的保健措施,提供套餐式服務,真正做到醫療、保健、養生、康復有機結合,使老人身體最大程度得以康復。
4. 安寧療護,尊重生命
安寧療護發揮生命末端的“優逝”,對治愈性治療無反應的晚期患者給予積極和全面的照顧。首佳安寧療護團隊由醫生、護士、社工、心理師、營養師等多學科人員組成,根據患者情況制定個性化服務計劃。在醫護人員和家屬的共同照顧下,使用中醫或(及)西醫姑息療法,配合合理的膳食,全方位減輕病人的痛苦,讓病人處于更加舒適的狀態,幫助患者安詳、有尊嚴離世,呵護生命最后一站。
(二)硬件過硬,構建現代養老機構設施體系
1. 醫療設施,現代高端
首佳醫院是一家以醫養結合、中醫治未病、老年病為特色的綜合性醫院。設有內科、外科、DR室、CT室、中醫科、彩超室、檢驗科、心電圖室、疼痛科等臨床科室,配備醫療團隊500余人,護理員團隊1200余人。醫院提供多種居住空間,有醫養融合型高、中、低檔養老床位。
2. 生活設施,便捷如意
首佳康養中心的適老化設計要通過充分了解和關注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充分考慮他們的活動半徑及活動形態,將適老化理念充分展示到功能設計的各個環節。戶內各功能空間的適老化設計,如臥室、餐廳門廳、衛生間等,各部分的適老化設計均兼顧護理救護的功能以及預留醫療救助的空間。室內主要活動范圍內均需要有扶手供老人支撐。走廊的適老化設計包括扶手倒圓角處理、走廊盡端裝飾處理、燈光設計等都考慮老人的需求。
3. 娛樂設施,養老養心
老年大學是知識的課堂,是“終身學習”最恰當的體現。首佳老年大學緊密結合老年人特點,建立各種活動室,如樂器室、瑜伽舞蹈室、手工室、閱覽室、棋牌室、書畫室等一站式文娛活動空間。還開展適合老年人參與的教學活動,如健康養生、書法、繪畫、攝影、聲樂、舞蹈、茶道、花藝、烘焙、手工制作等三十多種課程,老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喜愛,選報不同的課程。
四、CCRC養老模式發展的困境
(一)政策法規欠缺,執行效果不佳
政府對養老機構的運作和管理缺乏全局觀和統一性。政府對養老機構管理不規范,權力和責任的劃分存在模糊不清的情況,這在養老機構的有效運營過程中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再者,政府多頭管理導致政策、標準不統一,醫養結合機構所享受用地、稅費等扶持政策難以落實,極易出現利益紛爭、責任推諉,阻礙醫養結合的健康良性發展。最后,我國養老服務相關政策執行還存在“上熱中溫下冷”的現象。由于各級政府政策執行者的能力不同,且目標人群和執行的環境條件不同,造成執行效果的偏差。
(二)投資成本高,回報周期長
養老機構投資對象是老齡群體,前期投入的成本巨大,涉及居住環境的裝飾、專業醫療設備的采購等硬件設施成本以及管理運營等軟件成本。其次,回報周期長,難以吸引社會資本的參與,且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滋生融資難的問題。大部分的養老機構多是民間資本進行注資,資金的壓力往往是投資者的難言之隱,導致投資者熱情銳減,從而影響養老機構的良性發展。
(三)養老服務隊伍素質不高,專業人才相對匱乏
專業人才短缺一直是制約養老事業發展的短板。養老護理員的社會認同度低,薪資不高,晉升空間小,工作苦臟累,高素質高學歷的人往往不愿意從事養老護理工作。其次,養老機構的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即使有關地方對養老護理人員進行政策傾斜,但依然不足以使人員留下。此外,我國養老護理職業院校僅40多所,教育資源欠缺。“人才荒”已成為養老服務業發展的一大瓶頸,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亟須改善。
五、對策及建議
(一)完善扶持政策,推動各項優惠落到實地
政府要充分發揮其市場調控、資源整合的主導作用,依據養老服務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強化政府扶持力度,提高醫療、養老資源效益,統籌規劃養老服務業的建設發展,為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和經濟保障。一是在政府投入的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增加養老機構的資金來源,如建立專業“養老機構”運營管理部門,設立“醫養結合”專項基金,通過多方募資為養老機構運營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二是提升組織領導力。堅持政府主導,多個部門協同發展的布局規劃,相關職能部門相輔相成,緊密結合,協調發展。加強各資源融合,統籌推進養老服務產業布局優化。三是厘清政府責任主體,解決職能交叉,減少多頭管理,簡化手續資料。
(二)引入多種社會力量,拓寬融資渠道
國家養老服務行業依賴性比較強,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政府撥款,融資渠道單一,要鼓勵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服務市場。首先,政府應營造寬松良好的投資環境,鼓勵引導各方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領域,推出多樣化的激勵措施來拓寬養老機構的籌資渠道,保證社會資本在養老行業中能夠獲取合理的利潤,使養老服務業得到全面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此外,政府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開展養老服務業資金使用情況的專項督查整治行動,核查補助金的發放和使用情況,確保資金使用規范、高效、安全。
(三)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要結合養老產業的發展規律,從實際出發,加快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從政府層面上,加大政策支持,加強專項資金保障。完善養老護理員的各項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明確補貼經費,并設立專項資金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從高校層面上,規范老年健康教育。有效發揮現有的教育資源,鼓勵相關職業院校開辦老年護理與管理相關專業的學科。合理化課程結構,增加實踐教學,著重培養養老專業人才的能力。從機構層面上,實施養老服務人才培養,統籌健康養老職業教育發展,推動“產學研”。
參考文獻:
[1]王黎,郭紅艷,謝紅.持續養老照料社區運營與管理現狀及啟示[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2):3081-3083.
[2]周馳,孟凡莉.美國持續照料退休社區的健康管理模式及啟示[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02):518-519.
[3]王黎,趙良羚,宋書梅,謝紅.持續照料養老社區輔助生活區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08):965-970.
[4]龐慶泉,趙云,許世華.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發展策略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20,37(11):15-17+22.
[5]馬杰,唐靖一,殷志剛,杜麗俠,龔勤慧,鳳磊.構建醫養結合照護人員培養體系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07):1-4.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