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青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進程不斷推進,現有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為此,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被提出并應用,并且也取得了效果各異的教學成績.5G課堂是近年來提出的突顯學生學習主體、提升課堂效率的新型教學模式,這里的5G并不是指移動通信新技術,而是指五個“給”教育模式,通過將5G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到高中數學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使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維的躍進,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就強調“注重學生主體,提升課堂效率”——5G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細化分析闡述.
【關鍵詞】 5G課堂;高中數學;課堂主體
“教學”中,“教”一直是教師的責任與義務,由教師主導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教師講什么學生學習什么,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被突顯、重視.“學”在“教”后,學生需要聽從教師的引導與輔導,進而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被引導狀態,并不能充分調動自主學習積極性,進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1].基于此“教學”現狀,5G課堂教學模式被提出,注重學生主體,提升課堂效率,為學生提出問題,以問題布置學習任務,同時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進而在小組學習討論交流中,學生躍升成為教師,將知識融匯貫通,學以致用,綜合能力顯著提高.
1 課前指導活動有效開展
1.1 教師做好課前準備活動
“5G課堂”中,第一個“G”是給學生準備一些問題.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備課準備,接著在課堂上開展知識教學,此時學生一直處于被動聽學狀態,數學思維并沒有充分活躍.在5G課堂上,教師需要提前給學生準備一些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與付出,在找到問題答案的同時,在腦海中構建清晰的數學模型,進而在課堂學習時,可以與教師進行有效互動溝通,完成知識的學習與積累.為此,數學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考慮班級學生學習能力,科學并合理地進行問題的設置.
例如 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第六章《冪函數、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中的“指數函數”知識的講解,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的數學問題.如這樣的數學問題設置:(1)函數y=2x;y=0.95824x;y=14x有什么共同特征?(2)指數函數的性質有哪些?(3)觀察并分析指數函數的圖象特點,可以發現哪些問題?教師通過結合教材知識布置數學問題,學生根據問題進行知識的預習,一來可以向學生指明預習方向,節省學生盲目預習的時間,提升學生的預習質量和效率;二來則利于照顧到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使每名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基礎差距不大,進而更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2 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活動
“5G課堂”中,第二個“G”是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在以往數學新知識講解時,學生的任務是簡單地進行課前預習,并沒有需要自主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而一些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通過認真完成課前預習而在課堂學習時效果加倍;與之相反的一部分學生則因為預習的強制性不高而較為敷衍地完成課前預習,最終課堂學習時效率不高,質量不佳.教師需要重視此學習現狀,進而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使其按照完成作業一樣完成課前準備工作.例如“指數函數”課前準備任務的布置.教師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特點已經設置了相應的數學問題[2].此時,教師需要明確地告訴學生,必須將這些數學問題的答案找出,并且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問題思考,在課堂上教師會進行任務的檢查.這時,學生會更有針對性地付出努力,突顯自身學習主體性,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課前準備,通過觀看教師上傳到微信學習群的微課進行課前預習,可以一邊思考一邊預習,從中找到問題答案,完成預習任務.若在完成任務時有哪些地方不清楚,則可以將微課內容充分播放,既利于預習筆記記錄,又利于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預習思考.觀察并分析指數函數的圖象特點,可以發現哪些問題?這個預習任務的完成,學生可以通過增函數、減函數的性質進行指數函數的性質分析,進而找出圖象的特點.此時,學生已經在大腦中對指數函數形成初步認識,構建較為完整的數學模型,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 課上交流互動有序進行
2.1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5G課堂”中,第三個“G”是給學生留出一些時間.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直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并沒有為學生預留出可供討論研究的時間,進而使得整個課堂教學呈現“滿堂灌”現象,不僅教師疲乏,學生更疲倦,進而難以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效果[3].基于此,數學教師需要重視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一來可以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使學生可以有效消化教師講解的數學知識內容,同時將自己提前預習的知識與教師講解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二來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學習主體性,積極將學習想法與小組成員討論研究,進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 以“指數函數”學習討論為目的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中的學生就教師講解的知識點以及提出的相應問題進行積極討論.如“指數函數的底數為什么不能是1呢,為什么要大于0呢?”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中會對問題存在情況進行反向思維推理,如若等于1、小于1、等于0會是什么情況,經過推理驗證后,小組成員得到正確答案.不僅獲得學習成就感,同時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好處,進而愿意與小組成員進行知識的探究與交流,不斷激發數學思維,發展邏輯思維.此時,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升,不需要教師進行充分的教學講解,學生已經更深入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了.
2.2 教師進行集中講解和個別輔導
“5G課堂”中,第四個“G”是給學生做一些交流.小組學習討論中,學生有充分的思考和探究時間,進而對數學知識有更全面深入地學習,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因學習能力和知識積累不足而大打折扣,此時,需要數學教師充分發揮其指導和輔助教學作用,為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一部分數學問題屬于共性問題,教師需要利用黑板與粉筆進行集中問題講解,以便于學生可以更明確地學習和理解;還有一部分數學問題是個性化問題,只有一部分學生因個人差異等因素影響而陷入學習困局,此時,為不浪費其他學生的寶貴時間,教師在布置一些練習題后,對這部分陷入學習困局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以此提升其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 “指數函數”中,“在(-∞,+∞)上是增函數,當x>0時,y>1;當x<0時,0
3 課后教學評價優化完善
3.1 學生內驅力啟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5G課堂”中,第五個“G”是給學生當一回教師.在應試教育理念影響下,課堂教學時間一直是屬于教師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發言只能由教師提問,這樣的教學模式看似節省課堂教學時間,使每一分鐘都用在教學上,但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此教學模式會使學生的邏輯思維一直處于較小的發展空間內,不利于學生鍛煉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更不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基于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重視為學生創造表現機會,給予其當教師的機會,以此啟動學生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指數函數”知識的學習,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由學生做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解,此時,學生若想做好教師,則需要充分啟動學習內驅力,自主學習探究指數函數相關知識,并對內部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在大腦中構建數學模型,形成數學知識體系,這時,學生以教師的身份進行知識的講解才能獲得預想的教學效果.由學生當教師,并不是單純的角色扮演或者是一種學習體驗,而是讓學生可以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學習、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進而跳出學生這個身份,對指數函數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明確知識點.此外,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小先生制”教學思想,表明以學生的語言講解知識,將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此時,5G課堂教學理念就要踐行這一教學思想,以此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課堂效率提高奠定扎實基礎[3].
3.2 教師完善教學評價,優化5G課堂教學模式
5G課堂的建立與開展,離不開教學評價的輔助與完善,只有配合完善的教學評價,才能將5G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優化,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4].
例如 “指數函數”教學完成后,教師需要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評價.第一個環節為“給學生準備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設置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否可以激發學生對指數函數的探究興趣?第二個環節為“給學生布置一項任務:解決預習問題,完成預習任務”,教師需要評價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而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結構調整.第三個環節為“給學生留出一些時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指數函數問題討論研究”,教師需要評價學生在小組中的討論效果是否達到教育目標,是否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進而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第四個環節為“給學生做一些交流:教師對共性問題進行集體講解,對個性問題進行針對性輔導”,教師評價是否可以將個體差異性問題有效解決,是否能最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第五個環節為“給學生當一回教師,學生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知識的講解與分享”,教師需要評價學生的講解思路是否正確,還需要做哪些教學補充和指導,進而鼓勵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下一次講解得更好,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好充分鋪墊[5].
4 結語
綜上所述,注重學生主體,提升課堂效率——5G課堂在高中數字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不僅會革新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提前并延后,形成新的教學程序,同時還將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其可以通過自主學習發現數學知識奧秘,進而在小組討論中,突顯自身學習地位,啟動學習內驅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最終不斷發展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更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凌華.微課新型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2,(13):143-144.
[2]董育寧,解金雷.注重學生主體,提升課堂效率——5G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1,(31):189.
[3]廖光月.基于微課的輕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D].東華理工大學,2021.
[4]雍虎虎.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21,23(11):212-213.
[5]孟凡英.大數據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展望[J].教育界,2021,(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