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表類型的教學手段,可以使知識歸納得更為集中,通過網絡的方式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從而達到將不同知識點結合在一起學習的作用。對于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學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更快地了解文章大意,更快地把握文章中的重點內容,并通過線段等圖形符號替代了英語表達,從而使學生更快地了解文章各部分間的聯系,從而降低了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時間成本。通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效率,更是教導學生如何去構建思維導圖,從而使學生在英語閱讀時可以運用構建思維導圖的方法對文章有更好、更快地理解。
一、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優勢
1. 有助于增強學生對閱讀材料的宏觀把握
對于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來說,英語的句式和語法變得更為復雜,詞匯量也變得更加豐富,學生在進行對英語課文和文章的閱讀時,未免會感覺十分吃力。為了減少學生的不適應,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手段,從而加強學生對文章整體內容掌握,并將重難點詞匯和句式與文章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更加直觀地對文章產生一定的見解。思維導圖的主要作用便是將知識點和文章內容從點、線、面三個維度聯系起來,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梳理文章,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點和文章主旨;并通過思維導圖的擴展,對學生補充課外知識,從而更好地提升課堂質量。
2. 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新課標將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作為重要指導目標。教師在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時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枯燥的句式和知識點通過不同的色彩和表現形式映入學生的眼簾,從而使學生產生視覺上的沖擊,激發學生對于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通過對思維導圖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法,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望都有著顯著提高。
二、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所存在的問題
1. 部分教師觀念陳舊,不了解核心素養概念
英語課程是從學生小學階段開始開設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熟悉英語基本知識,掌握基礎詞匯和句型,以便在高中學習過程中不會太吃力。高中階段的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已經有了基本的掌握,在此基礎上,學生應該漸漸形成熟練閱讀英語文章的能力。據調查,目前高中英語教師并沒有積極轉變自己的英語教學思維,不了解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沿用了小學英語的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僅重視學生詞匯和句型的學習,遇到閱讀教學內容,教師并不會給學生留思考的時間,而是精講閱讀內容,并不在意學生思維的培養以及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
2. 教學內容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诟咧须A段,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當然,興趣不是天然產生的,教師的培養和引導十分重要。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會比較難,更是存在小學階段沒有打好基礎的學生,特別容易在高中階段完全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信心。但是,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并沒有真正關心這一問題,而是試圖通過讓學生大量背單詞和課文,以及采用題海戰術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如此在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還增加了學生對英語的抵觸心理,使得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更談不上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了。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 圍繞文章主體,構建閱讀框架
在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難度,會隨著學習的深入不斷增加;也要求學生具有越來越高的閱讀理解能力,來應對閱讀材料的逐漸復雜化。與之前的英語閱讀相比,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存在不同,需要學生在閱讀時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再對文章中的知識點和機構框架進行思考。而教師可以通過使用思維導圖,以圖形的形式向學生顯示出文章的基本構架,從而能在教學中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結構。比如說,教師在對《未來城市》進行教學時,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清晰地分類,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讓學生更加容易把握文章結構,而且能做出相對應的補充。在這種教學方式之下,可以輕松地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把握住文章的結構,為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2. 列舉典型詞匯,加深記憶效果
思維導圖可以用于在知識網絡中添加相關的典型詞匯,讓學生能夠對各個分支上的知識進行更好地分類。教師在使用思維導圖時,可以利用豐富的詞匯量,讓思維導圖的覆蓋范圍更大,可以通過分析意義、影響和結果等方式的使用來解讀文章。這對高中生來說,不僅可以在學習過程中了解到這些典型詞匯與文章內容之間的關系,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清楚了解文章內容的情況下,使用英語進行描述,同時能讓學生使用學習語文的方式去進行英語的閱讀,從而能更好地分析英語文章。
例如,在英語必修五中的文章《未來生活》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思維導圖中添加相關的典型詞匯,讓學生自己發散學習相關的知識,從文章中的虛擬現實技術到智能家居,從人工智能到云電腦。學生可以通過對這些詞匯的學習理解,觸摸到文章中給出的未來城市的模樣;再通過教師鼓勵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討論,發現可能帶來的巨大影響和變化。在閱讀有關的知識后,學生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加強語言的使用能力,還可以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找到有關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思維導圖還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把零散的各部分整合到一起,將那些散落的單詞組合起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間的關系。所以說,思維導圖能夠將知識點十分明顯地表達出來,而且學生也能夠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逐漸解決自己在閱讀文章過程中出現的各個問題。
3. 創新思維的形成
學生之間能力的差異,可以通過思維方式的不同反映出來。所以,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就需要找到學生思維方式的突破點,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培養學生更多的思維,出現更多的人才。而英語閱讀教學在學生的思維培養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思維導圖的使用之下,可以幫助改變學生的傳統思維方式,通過對文章內容清晰深入地分析展示,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文章,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背誦記憶的方式學習英語知識,不再是在閱讀中對英語進行逐一翻譯的情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使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
4. 巧妙設計課堂問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課堂互動一直是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授課手段,也是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方式的創新,可以從巧妙設計課堂問題入手。好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探究閱讀內容,全面認識和理解英語知識。首先,在課堂之初,教師可以結合本次課的內容提出導入問題,比如講旅游方面的知識,教師首先可以問學生去哪里旅游過或者有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將閱讀內容同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這樣學生就不會再產生為了學習而學習或者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不良體驗,從而增強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其次,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適時提出問題,幫助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比如,在學生開始閱讀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可以適時對文中所涉及到的地點、風景特色進行提問,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判斷學生的閱讀進度,同時可以拋出承上啟下的問題,引導學生繼續閱讀。最后,在學完這部分內容之后,教師應該提出開放性問題,比如,Jane的日記對你有什么幫助?以開放性問題作為課堂的結束,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于無形之中就回憶、整理了本堂課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偠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問題設置合理,同時還要在恰當的時間來進行提問,使問題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5. 課后思維導圖教學內容反思
為了使學生在課后能夠更好地進行反思和復習,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幫助。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將英語閱讀課程中的重難點與學生進行分享,使學生充分了解重難點所在部分,從而結合教材和書本進行學習和探討。比如:高中英語語法的重難點部分——定語從句。定語從句這部分內容繁多,且各個關系代詞的用法和關聯都不相同,關系代詞的使用極容易混淆,這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后充分地復習和理解,對關系代詞分為三個部分來學習,指人:whom, that, whose;指物:that, which;其它:when, where, why。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這些關系代詞進行充分地分析和學習,掌握各個關系代詞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徹底掌握關系代詞這一重難點內容。為了使學生在英語的課下學習更有效率,教師通過在課后提供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筆記和用彩筆進行勾畫,使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知識體系和學習內容框架,從而提高學生在課上和課后的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解決高中階段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困難,教師運用了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通過思維導圖使學生更快、更準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重點,從而提高了學生英語閱讀的效率。本文從思維導圖的介紹出發,介紹了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中的優勢,并分析了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從而為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借鑒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