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芳
紅色文化活動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是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培養的重要教學內容,而葉圣陶教育思想能夠給小學階段的紅色文化活動設計、組織和開展帶來眾多啟示。在當前的小學紅色文化活動中,存在著活動形式陳舊、活動內容老套、教師作用不明顯、學生興趣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影響了紅色文化活動育人價值的體現。在“雙減”、素質教育的時代教育大背景下,學校及教師可以結合葉圣陶的教育理念,對紅色文化活動進行整體性優化,使得紅色文化活動的綜合育人價值得以提升,并且不至于給學生帶來過重的負擔。具體而言,基于葉圣陶的教育思想,在設計及開展小學紅色文化活動時,學校可以立足其人本、導學、教師主體、語文教學論等理念,對活動的主題、學生參與活動的形式、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體現及活動的整體內容進行優化。如此,學校在紅色文化活動中才能夠充分發揮葉圣陶教育思想的價值,使得活動更具教育意義。
一、立足人本理念,選擇合適活動主題
葉圣陶的人本理念覆蓋三個要點,即做人、人生、人本。而在以往的小學階段的紅色文化活動設計及開展中,活動的設計者并沒有嘗試兼顧這些要點,而是往往只關注做人這一要點。即在以往的紅色文化活動開展中,學校及教師,更多的是關注將紅色文化中的精神內涵傳授給學生,以此引導學生愛國。這樣的活動目的,便是以教學生做人為基礎。而在葉圣陶思想的啟示下,學校在紅色文化活動開展時,不僅需要引導學生體會相應的精神內涵,還需要教師關注學生階段性特征,并以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基于活動內涵“思考”“規劃”自己的人生。
以慶祝類型的紅色文化活動為例,學校可以選擇某個具有紅色意義的重要節慶日,然后基于做人、人生、人本的相應原則,組織、開展綜合性的紅色文化活動。例如,江蘇省沙家浜中心小學,便在抗戰勝利70周年的那一天,組織開展了“紅色傳人,快樂成長”的紅色文化活動。在這一活動中,該學校以“成長、立志”等關鍵詞為主題,設計了多個環節。其中,該活動邀請了王文洪同志為學生講話,以此對學生進行“做人”相關紅色精神內涵的傳承、教育。這一環節,王文洪同志以飽含深情的講話,以沙家浜和國家現狀為切入點,對小學生進行深刻的教育。而活動中的“宣誓、許愿”等環節,則是對“人生”教育原則的呼應。組織者在前面環節的鋪墊下,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和國家的發展相結合,進而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行為、目標的宣誓,思考對未來的期許。當然,學生此時的認識基本都是淺薄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能夠在學生心中種下紅色的種子。另外,活動中“微電影、舞蹈、京劇”等項目,則是立足“人本”,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他們進行紅色精神文化的滲透、熏陶。這樣的案例,便可以為其他學校開展紅色文化活動提供良好的參考對象。
在小學的紅色活動組織開展中,立足人本理念,不僅能夠增強活動的價值,還能夠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紅色活動能夠對學生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二、立足導學理論,引導學生自主歷練
葉圣陶的導學理論包含一系列的教學原則,如質疑討論、相機誘導等。觀察分析以往的紅色文化活動,可以發現學校或者教師并沒有在活動中有效體現相關的原則。即在落后活動思想的影響下,部分學校和教師,往往會將紅色文化活動視為一種以體驗為主、學生自主感悟為輔的活動。活動中除學生體驗、感悟外,所搭配的直接教育活動往往是寫感受。這樣的活動形式,就十分容易讓學生對文化活動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會導致文化活動的育人價值得不到體現。因此,基于葉圣陶導學理論的啟示,學校及教師在開展相應活動時,應當格外關注活動的形式,豐富活動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自主歷練。
結合前文理論,學校在組織開展紅色文化活動時,應當更加主動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例如,羅陽小學開展了一系列的紅色文化活動,包括裝飾校園、建設紅色廣播、辦班級黑板報等。在這一案例中,學校發揮了強大的主導作用,學生雖然發揮了一定的主體性,但挖掘、傳承紅色文化的主觀能動性并沒有得到良好的體現。其他學校便可以在這一基礎上,進行更加開放性的活動設計。例如,學校組織教師形成引導團,將學校將要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的初步計劃告知學生,然后引導、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上網搜集資料等方式,自主了解紅色文化活動的開展形式,并且選擇自己喜愛的形式,上報給班主任。而班主任則和其他教師一起,統計學生的選擇,然后將學生分為相應的小組,例如美術組、表演組、體育組等。然后由相應的學科教師,負責整合各個小組的學生,輔助他們通過線上交流、課后輔導時間交流等形式,設計、開展相應的紅色文化活動。例如,有的學生想要與眾不同,搜集到了“紅色體育”這一詞,便團結體育小組學生,共同設計開發紅色體育項目,并得到了同班同學的喜愛。因此,在小學階段,受葉圣陶相應思想的啟發,學校在設計與開展活動時,應當關注并且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綜合實踐是小學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重點,而在紅色文化活動中改變學生的定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是葉圣陶思想的體現,還是契合當前教育方針的體現。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思維、實踐等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地鍛煉與發展。
三、立足教師主體,進行良好示范引導
葉圣陶教育思想的現代教師論,主要內容就是發揮教師的“為人師表”作用,通過教師的有效示范,達到綜合性的育人價值。分析以往的紅色文化活動,不難發現,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往往作為活動的監督者和引導者。在這樣的活動中,從學生的視角看,教師難免存在著“玩樂”“游戲”的嫌疑。基于教師示范的角度分析,教師在紅色文化活動中的行為,難免會給小學生帶去不良的示范。基于葉圣陶教育思想的啟示,學校在設計開展相應活動時,就應當著重關注教師等活動組織、引導人員的表現、示范作用,以此增強紅色文化活動的育人效果。
以前文所述紅色體育活動為例,當學生關注相應概念,并且付諸實踐之后,體育教師便不能將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觀察員,而是應當積極參與到項目的設計、優化之中,以此給學生做出良好的榜樣。例如,學生在涉及紅色體育項目時,往往會結合日常的游戲,更加關注項目的理論背景,而對項目的實踐性不太關注。比如,學生可能存在的情況是,將普通的長跑冠以“長征”之名,而未深入思考如何將長跑與“長征”相結合。對此,體育教師則需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展示給學生,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啟發。例如,在設計項目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總結長征的難點,在史料的輔助下,學生能夠總結出“路長、過河、過獨木橋、障礙很多”等要點。在學生總結要點之后,教師便可以將體育課程中符合相應要點的內容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聯想。比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體育課上,你見過哪些障礙呢?對此,學生可以聯想到路障、標記牌等以往“障礙跑”中的器材。然后,教師便可以肯定學生想法,確定以“障礙跑”象征長征路上山嶺的概念。如此,在教師的良好示范、引導下,學生的思想能夠得到良好啟發,且教師的形象也會更加高大、和藹。
在教師實際參與到紅色文化活動時,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特殊性,學生會更加重視紅色文化活動的內涵。并且,教師在活動中展現的個人魅力、學科素養,會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對學生產生較強的激勵、引導效果。
四、立足語文教育理論,整合紅色活動內容
葉圣陶教育思想中的語文教育論,是以良好的語文觀、語文教育觀為核心,內含更多、更加細致的教育理論。基于其思想分析以往的紅色文化活動,可以發現相應文化活動中,活動的語文味是不足的。小學階段的課程內容不包括地理、歷史等獨立的學科,而是會以道德與法制、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覆蓋歷史等學科。因此在開展紅色文化活動時,以科學、法制等學科為聯系主體是不方便的。而小學語文課程中,包含著眾多的紅色文化課文,以及其中較多教學模塊都可以和紅色活動建立聯系。因此,基于語文教育理論的啟示,學校在開展紅色文化活動時,可以有效整合或者聯系語文學科,以此豐富紅色文化活動的內容形式,并且增強活動的綜合育人價值。
結合前文所述,小學階段的紅色文化活動切入點是眾多的。但是不難發現體育等類型的切入點,可以帶給學生一時的感悟,但是較難給予學生深刻的思想啟發。在這樣的認知下,學校及語文教師,就應當更加關注語文學科與紅色文化活動的整合。例如,在前文的紅色體育項目設計后,語文教師可以專門引導參與設計活動的學生,進行設計整個過程的日記記錄。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對紅色文化、紅色歷史進行更加深刻的思考。比如,在長跑項目的設計中,學生對長跑障礙和長征險阻的思考時間并不久,這就會導致學生對相應紅色歷史的感觸不深。而在寫日記這一拓展活動中,語文教師便可以使用引導學生詳細表述的方式,增強學生對相應紅色文化的發散想象,進而增強學生的認知、感觸。比如寫到險阻,教師可以聯系學生聯想自己的登山經歷,再想象自己若是冷天且穿著單薄登山會怎樣。如此,教師便可以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紅色文化的深度熏陶教育,強化紅色文化活動的綜合育人價值。
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石,也是紅色文化活動得以開展、升華的催化劑。學校及語文教師需要格外注意到這一點,在各類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結合不同年級教材中教學模塊內容,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語文教育引導,促使學生在參與紅色文化活動時,不停留于活動表面,而是能夠結合相應文章資料,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深入的發散體悟、思考。如此,學生便能夠在紅色文化活動中得到更多的收獲。
綜上所述,在葉圣陶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學校應該對紅色文化活動進行綜合性的優化,使得紅色文化活動具有更高的實際開展價值。當然,葉圣陶教育思想不只是本文所關注的大的切入點,每個教育思想之下還有更多、更細小的切入點,如教育論包括教學論、教材論等。這些細小的點本文沒有詳細展開論述。在實際的紅色文化活動開展中,相關教育研究者可以結合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更加詳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