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司法體制改革對司法鑒定以及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針對工作中的難點,完善檔案管理,進一步提升司法鑒定業務水平,才能更好地適應和滿足改革的需求。
關鍵詞:司法鑒定;檔案管理
司法鑒定是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性知識對訴訟涉及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鑒定意見是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活動形成的工作成果,是訴訟活動中法定的證據種類之一。它是通過鑒定人自身專業知識和經驗集中體現的成果,以最有效的方式化解因專業性問題給法官和當事人產生的阻礙,它所呈現的證據功能和價值,在現代訴訟活動中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司法鑒定檔案是鑒定機構和人員在鑒定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價值的各種原始記錄、憑證和資料,它涵蓋了鑒定程序和鑒定依據等實體內容,是鑒定意見形成全過程的真實記錄和體現,也是評價鑒定意見客觀性、科學性、合法性的基礎,是司法鑒定工作的基礎工程。
為了加強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管理,適應司法機關和公民、組織進行訴訟的需要,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2005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正式實施。筆者所在的醫療機構是省內大型三甲醫院,擁有專業的醫療設備設施和大批長期從事臨床醫學、教學、科研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憑借技術優勢,借助政策東風,醫院正式成立司法鑒定中心,對外開展法醫類司法鑒定業務。2018年,司法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又聯合印發《關于規范和推進司法鑒定認證認可工作的通知》,對從事法醫物證、法醫毒物、微量物證等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必須通過認證認可的相關工作要求。對鑒定相關文書資料及程序材料的審查是認證認可工作的主要評價依據。《通知》對鑒定機構的工作質量和程序環節有了更加明確的標準,對檔案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經過多年的司法鑒定實踐和檔案管理工作,現就工作中的困難和對策與大家共勉。
一、工作難點
1.司法鑒定工作自身固有的屬性決定了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和難度
司法鑒定是訴訟中的科學實證活動,具有法律和科學雙重屬性。
證據制度是現代民事訴訟的核心,以科學技術為主要手段的鑒定意見屬于法定證據種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司法鑒定意見所發揮的證明作用也迅速提高,越是重大、疑難和復雜的案件,往往越需要借助鑒定來查明真相、辨明是非。現代訴訟制度對司法鑒定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法律要求。每個案件從受理、基礎資料的收集甄別整理、實驗過程、鑒定分析討論到形成最終鑒定意見,要求程序必須符合公開、公平、公正的基本法律原則,內容環環相扣、邏輯縝密。實踐中對案卷材料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要求較高,鑒定結果必須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方法做出,必須具備證據鏈的連貫性和較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整個過程產生的大量物證資料、文書資料、視聽資料、實驗室資料等,紛繁復雜,如果檔案不能清晰準確地反映整個鑒定的全過程,鑒定結果使用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法庭質證將會受到質疑甚至不能被采信,案件質量受影響,最終難于滿足訴訟和社會需要。我國民事訴訟法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均明確規定,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應當嚴格依法辦事,積極推進司法鑒定的規范化、法制化,對于濫用職權、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直接責任人員,應當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訴訟活動中,錯誤鑒定可能導致當事人因增加額外舉證成本或其他損失而追責,司法行政管理部門也在逐步完善錯鑒追責制度。鑒定機構和鑒定人面臨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的雙重風險,是機構的信譽和生存的直面挑戰。
司法鑒定業務專業性強、技術要求高。鑒定人需要具備醫學、法學等多學科專業知識,助理、管理人員要求綜合素質全面,機構管理制度和流程具備可操作性的同時還必須具有一定前瞻性,才能滿足工作要求。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造成鑒定工作的混亂或停滯,管理難度較大。
檔案材料是鑒定過程的客觀反映和鑒定意見證明效力的有效保障,也是法庭質證的基礎依據。面對嚴格的法律要求和如此豐富多樣的資料,必須根據不同類別案件的管理要求和各類資料的特點進行整理歸檔才能符合實際工作需求,司法鑒定工作本身的屬性決定了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較高、難度較大。
2.檔案資料內容繁雜,形式多樣管理難度大
鑒定意見是鑒定人利用科學技術或專門知識對訴訟案件中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后做出的判斷意見。鑒定本質是實驗分析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幫助法官直觀了解案件中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而發現案件真相。從這一角度而言,司法鑒定活動又是案件調查的過程,司法鑒定意見是對案件部分案情調查的結果。訴訟案件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司法鑒定的種類也因此非常繁雜。法律法規將司法鑒定主要分為四大類型,即法醫類鑒定、物證類鑒定、聲像資料鑒定以及根據訴訟需要確定的其他鑒定事項。筆者所在鑒定機構僅開展法醫類鑒定。法醫技術與醫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現代醫學本身就是一門非常復雜的科學,隨著人類的不斷探索,醫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醫學專業分類越來越細,法醫類鑒定也因此多次細分。目前,法律法規將法醫鑒定分為法醫病理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法醫精神病鑒定、法醫物證鑒定和法醫毒物鑒定五種類型。一般來說,每個案件的歸檔資料包括被鑒定人或物的基本身份信息、診療過程資料、現場檢查勘驗資料、實驗室數據、鑒定依據的技術資料、分析判斷依據和過程以及鑒定報告等。但是,不同類型鑒定案件的側重和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如法醫物證鑒定更強調對鑒定標的來源、特征等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對被鑒定物的準確認識和定位是鑒定工作的基礎和核心;法醫臨床鑒定是以被鑒定人的醫學診斷為基礎,以法律規定的技術標準為評價依據,通過法醫專業水平體現鑒定成果;法醫精神病鑒定更側重于對被鑒定人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及診療過程、目前疾病狀況等資料的收集、認識和評價。不同種類專業要求和側重點不同,檔案資料的內容十分繁雜,形式多種多樣,管理難度較大。
3.檔案保存和利用標準多、要求高,管理難度大
司法鑒定最初只為滿足訴訟需要,鑒定內容和程序主要根據訴訟的特點和需求來設置,檔案管理主要也是遵照訴訟實踐要求進行。隨著我國社會法制化建設的進程,《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深入人心,“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在法制化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理念逐漸深入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出現大量對于科學鑒定的需求。尊重事實、尊重科學、遵守規則逐漸成為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標準。依靠科學證據查明事實真相、處理社會矛盾,為當事方提供科學認識、評價決策依據等成為行政機關、社會大眾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司法鑒定逐漸被社會大眾認可和接受,從只為司法機關訴訟服務變為一種廣泛的社會需求。符合客觀、科學和公正的原則和要求是鑒定的基本準則,但是對于同一事件,不同的社會需求關注的側重點和要求是不同的。一份鑒定報告同時被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或者其他社會組織采用的情形日漸增多,檔案資料往往需要滿足多部門的需求標準,對鑒定過程和相關資料的歸檔及保存也提出了更高、更復雜的要求,標準日益提高。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普及大大提升了人們社會生活的感受度,對規范和提升鑒定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但是海量的數據資料讓鑒定工作面臨形式更為復雜多樣的載體,如何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去偽存真,考驗的是鑒定人的技術水平,對鑒定檔案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對策及建議
1.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健全機構內部管理機制,加強質量管理規范建設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機構實際情況,制定內部鑒定工作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理順鑒定工作流程,明確各部門和人員職責,做到從立案鑒定到結案歸檔流程順暢、職責明確、工作到位。
司法鑒定整個實施過程是一個科學的認知過程。司法鑒定所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都是從反復的試驗、發展和探索中歸納總結出來的。科學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本質上具有不確定性,人類的實踐范圍和認知能力是有限的。首先,在司法鑒定實踐中,這種局限性在技術層面和法律標準層面均有表現。技術層面而言,受制于人類認知和科技水平的不足,司法鑒定在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上存在先天缺陷;法律層面而言,我國在一些領域并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標準化體系,如傷殘等級的鑒定,現有標準就有公安部制定的《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勞動人事部門制定的《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以及各保險公司制定的相關傷殘等級條款。不同標準是根據不同的事項和救濟對象制定的,對應不同的適用范圍。對同一種組織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礙,運用不同的條款所得到的鑒定意見往往是不同的,極易造成當事人的懷疑和不解。其次,在某些方面,我國的鑒定標準仍然是空白或存在明顯缺陷,如關于味覺、嗅覺的喪失,因為現有條款還沒有更明確客觀的評判標準,實踐中也難于進行認定,導致當事人對這一類的傷害很難獲得補償依據。司法鑒定相關標準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需要經過反復的科學實驗和調研論證,建立統一且完善的標準化體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些天然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對機構的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建立事前預防、事中識別和事后積極應對補救的內控體系,加強機構風險管控,健全機構內部管理機制是機構管理永恒的主題。(1)事前。在提高鑒定人自身業務水平和修養的基礎上,需要加強行業自律管理和維權能力建設,完善鑒定人出庭制度和鑒定人保護制度,實踐中有很多保護鑒定人的措施可以借鑒,如采取書面質證、偽聲技術質證、間接的視頻出庭以及專家咨詢制度等。(2)事中。加強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建立執業風險評估制度,對各從業人員和崗位風險進行分類評估并制定質量標準要求,提高風險識別和判斷預警能力。加強行風建設和維權能力建設,依法依規執行行業規范和實施行業懲戒,有助于提升行業形象,有效防控行業風險。(3)事后。建設多維度評審、評價體系,加強內部監督和外部評價,不斷反思總結,借鑒法律服務業、醫療行業等對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的管控措施和經驗,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和外聯制度,推動機構的科學管理和執業風險防控。近年來保險行業也在進行專業化探索,不少保險公司正在研究設計新型的保險產品。司法鑒定行業的風險,也可以借力保險制度的支持,從一定程度上提高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效能,提供鑒定機構、從業人員、當事人以及各類用戶一定程度的風險保障。
加強司法鑒定質量管理規范建設,質量管理內容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技術資源、信息資源等硬件建設和運行過程管理等條件。結合不同類型案件的要求和特點,對可以格式化管理的文本和流程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不能格式化管理的部分有明確的標準和達標要求,提升機構內不同執業人員案件處理的整體水平,使案件資料和文本從立案到歸檔實現有效質量控制,保障檔案質量,確保檔案資料的完整準確和利用價值。
2.加強人員培訓,鼓勵多學科、跨專業拓展,提升全員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司法鑒定學是一門跨多項專業的邊緣學科。要圓滿完成鑒定任務,機構不僅需要鑒定專家,還需要具備全局視野的復合型人才。鑒定專家除具有臨床醫學、法醫學專業知識,還應具備吸納生物、病理、法學甚至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的多學科專業人才的能力。機構除建立自身的專家庫外,還應借助外部資源平臺和司法鑒定及相關學科科技情報信息系統,建立質量顧問制度,加強行業內互助體系建設。跨學科、跨專業拓展是提高機構鑒定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
鑒定機構從業人員應熟悉鑒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流程,不斷補充專業知識和技能,定期組織內部培訓學習,積極參加國內國際交流培訓,熟悉專業技術的發展水平,做到心中有數工作才能游刃有余。提高鑒定各環節的能力和水平,確保檔案材料的準確、完整和科學性,才經得起法庭的推敲和社會的檢驗,才能提升和完善司法鑒定的公信力。
3.加強檔案管理,明確管理責任,提升管理水平
機構內設專職和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專職人員負責機構所有案件資料的統一歸檔、保存和利用管理工作,指導兼職人員的檔案收集、整理和歸檔,把好卷宗的歸檔關、利用關。各業務組內設置固定的兼職檔案管理員,一般由助理人員擔任較為合適。兼職檔案管理員負責在日常工作時督促和協助鑒定人按照要求收集和留存資料原件,不能保存原件的說明原因和來源、去向,確保案件材料、文本的質量。兼職檔案員按照機構工作特點和流程要求,每年定期統一移交歸檔。
鑒定意見是鑒定工作成果的最終表達方式,是訴訟案件中的重要證據形式,鑒定意見書以及相關檔案材料的利用是管理的重點環節。建立完善的檔案資料查詢、復制和借閱制度,明確管理人、借閱人和使用人職責,規范借閱、歸還以及使用效果記載等程序和要求,理順建檔、歸檔和使用流程,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真正實現檔案資料的有效使用率,進一步完善檔案管理工作。
制度健全、職責分明、工作要求明確、可操作性強,是司法鑒定檔案管理工作的目標,也是確保鑒定檔案資料完整、準確,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價值的最優方案。
參考文獻:
[1]湯維建,徐梟雄.民事司法鑒定意見的評價機制論綱.中國司法鑒定,2018
[2]孫大明,諸宇杰.中國司法鑒定,2018
[3]李永娟.企業集中采購檔案管理探析.中國檔案,2018
[4]溫 杰.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探析.中國檔案,2018
[5]張嬋妹.基層信訪檔案工作的問題及解決思路.中國檔案,2018
[6]黃維偉.新時代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檔案管理工作探析.中國檔案,2018
(作者單位:昆明理工大學附屬醫院;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作者簡介:向前(1972—),女,漢族,云南昆明人,本科,中級,研究方向:司法鑒定相關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