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保障幼兒園育人水平的重要條件,也是促進教育質量改革的重要舉措。在當前的教師隊伍建設中,重點不是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建設,因為教師的成長不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而是把理論應用到具體實踐環節中從而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的能力建設,這才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1]。而要提高教師的理論應用能力,就要立足于探究型“四有”好教師的標準展開培養。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探究型“四有”好教師培養路徑進行探析。
【關鍵詞】探究型;“四有”;好教師;幼兒園;培養路徑
作者簡介:王靜(1977—),女,江蘇省鹽城市幼兒園。
一、探究型“四有”好教師的標準
(一)要有理想信念
教師肩負的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應該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下去,教師要明確這一理想信念。幼兒園時期是幼兒成長成才的基礎階段,幼兒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重擔,堅定身為教師的偉大理想信念。教師是為人民服務的,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對待幼兒、培養幼兒,要保證幼兒能在幼兒園溫馨的育人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要有仁愛之心
幼兒園教師需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奉獻給幼兒,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仁愛之心。有些人只是把教師當成是一種普通的職業,沒有意識到教師這個職業對社會發展、對幼兒成長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只是按部就班地教學,對幼兒缺乏耐心和愛心,教學方式簡單粗暴,不會循循善誘、因材施教。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有仁愛之心,發自內心地喜歡、關心幼兒,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更多的人,從而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三)要有扎實學識
作為一名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扎實的學識,才能夠在教學當中更好地引導幼兒成長。教師要明確扎實的學識是教學的基礎所在。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優化自我和提升自我,多去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理解幼兒教育當前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不斷豐富自身的閱歷、自身學識的前提下,更好地引導幼兒成長。社會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教師要具有扎實的學識,意味著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追求新知,了解時代發展的趨勢,從而更好地幫助幼兒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使得幼兒長大以后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要有道德情操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就要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優秀的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影響幼兒,感染幼兒,幫助幼兒養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工作中要有奉獻精神,能夠無私地幫助幼兒解決成長道路上的問題。此外,幼兒園的教學管理者對教師進行指導和管理也要以此作為標準,鼓勵教師在工作、生活中積極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為幼兒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探究型“四有”好教師培養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教學管理人員,筆者深知教師在幼兒的成長和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如果教師能夠做到能力和素養的全面提升,將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養成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時代的到來讓文明和文化有了全新的高度,也讓人們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了越來越高的期待[2]。作為幼兒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教師努力成為探究型“四有”好教師,能夠讓幼兒少走彎路。在教師的積極影響下,幼兒的奮斗目標和發展目標可以越來越明確。教師對自身的嚴格約束能夠使自己成為更優秀的教師,同時也可以幫助自己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讓自己在崗位上發光發熱。教師保持優秀的道德情操,在平時與幼兒相處時會更加寬容、更加友善,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筆者一直堅信,愛和教育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教師能夠保持自己教學水平的高水準,并且以一顆仁愛之心對待幼兒,那么就可以讓師生之間變得更加和諧、更加默契,在課堂上幼兒就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學習探究,這也有利于引導幼兒逐漸成為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
三、探究型“四有”好教師的培養路徑
新時代要求教師在教育中能夠有更大的創新,這種創新不僅僅是教育內容的創新,更是教師教學理念上的創新。教師要敢于發現自己的問題,及時加以反思,這樣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才能保持更高的熱情、更高的效率,從而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除了教師個人的提升,教學管理人員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督查和管理,助力探究型“四有”好教師的培養。
(一)夯實專業學識,提升個人素養
終身學習能力是成為探究型“四有”好教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教師平時進行自我學習并不會與工作產生沖突,相反,如果堅持學習并自我反思,可以助力教學實踐,能用更好的狀態去面對幼兒,以扎實的專業學識去提點幼兒,幫助幼兒更好地成長。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是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點撥者,但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包辦者”,無法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也不利于幼兒興趣的培養以及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對自身的個人能力加以優化。教師只有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步,才能在教育領域有更加深厚的造詣,才可以真正地把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以實踐的形式展現出來,將更好的知識傳授給幼兒,這才是推動幼兒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二)竭力愛崗敬業,勇于承擔責任
教師不是一個普通的職業,而是幼兒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幼兒未來的發展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教師要想真正地做好教育這門事業,必須要先具備對教學的熱愛,其次要有對幼兒成長和發展的責任感。熱愛是強大的動力,責任感是教師給予自己的壓力。組織好每一次教學活動,爭取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有收獲,這才是一名成功的教師所追求的[3]。教學應該是傳遞愛和知識的過程,教師愛崗敬業、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愛和責任心投入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在教學的同時完成育人的任務,也才能更好地處理自己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以及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問題。如果教師能夠在大事小事上做到認真負責,能夠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那么幼兒出現了問題就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教師傾訴,得到妥善的解決,而且教師的責任心久而久之也會感染到幼兒,這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幼兒園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教師要想和幼兒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了解每一個幼兒的需求和特點,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會花更多的時間仔細地觀察幼兒、陪伴幼兒、了解幼兒。
(三)保有仁愛之心,用愛感染幼兒
愛和教育是分不開的,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想讓幼兒受到更好的感化,教師就需要向幼兒表達自己的愛。教師有仁愛之心,有高尚的師德,就會更容易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以及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從而可以很好地引導幼兒。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發現生活當中的一些小美好,讓幼兒感受世界的美妙之處,幫助幼兒養成熱愛生活的品質。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到大自然里,讓幼兒發現和思考。在看到七星瓢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幼兒思考以及討論瓢蟲的各種形態,在幼兒七嘴八舌的討論中,教師要讓幼兒了解生命形態的多樣性,讓幼兒意識到這些小動物構成了我們這個美好的世界,從而養成尊重和愛護生命的觀念。此外,在園內生活時,教師對于犯錯的幼兒要多加關懷,用耐心和愛心走進幼兒的內心,用一種更具智慧的仁愛之心去引導幼兒學習和成長。
(四)樹立正確三觀,展現良好師德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對教師有一定的依賴性,基本上教師說什么他們就會做什么。倘若教師的三觀存在問題,那么幼兒的言行舉止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自然沒辦法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因此,教師需要端正自己的三觀,展現良好的師德。教師應當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恪守社會道德規范,在實際的教學中幫助幼兒養成樂觀善良的品質。教師需要將探究型“四有”好教師當作規范自我的標準,將正確的三觀樹立起來,做到立德樹人。此外,幼兒園還可將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建立起來,借助機制規范教師的言行,通過長期的培訓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打造三觀正確、品德優良的教師隊伍。
(五)堅定職業理想,明確教育追求
幼兒園階段的教育與其他階段的教育有所不同,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是啟蒙教育,要為幼兒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幼兒教師的責任非常重大。要擔得起這重大的責任,就要堅定職業理想,明確教育追求。但是,有的幼兒教師還未掌握教育規律便匆忙步入了教師生涯,對自己的職業無規劃,也沒有遠大的職業理想。對此,幼兒園需要將一定的管理和引導作用發揮出來,要促使在職教師樹立遠大的理想,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嚴格要求自己。比如幼兒園園長作為管理者,首先以探究型“四有”好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從而帶動其他教師確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充分發揮教育價值。作為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職業有多么的偉大,明確自己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在為幼兒的未來打基礎。教師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會在教學中積累經驗,提高自身的才干,正視工作中的苦與樂,進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六)注重制度建設,完善制度體系
在對探究型“四有”好教師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建立相關的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制度對于教師自身而言既是一個重要的保障,也是一個驅動力。因此,幼兒園要重視對制度的建設與不斷完善。幼兒園在進行相關教師培養制度的建設和完善過程中,首先應該以我國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來作為依據和基礎,例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師資格條例》等來制定相關制度體系的總體方向和內容;其次就是要能夠結合幼兒園自身的實際情況、教師隊伍的情況以及幼兒的學習情況來更加詳細地制定和增加相關的教師培養制度;最后要讓教師根據相關的制度,結合幼兒園的要求,為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師風建設提供意見,從而完善規章制度與標準,這樣有助于幼兒園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在幼兒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擁有高尚的品德情操,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才可以從容應對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因此,幼兒園需要充分考慮教師的意見。具體而言,幼兒園可以將高效培訓體系構建起來,借助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幼兒園可以將長效的考核機制建立起來,將探究型“四有”好教師標準納入考核體系,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有效考核。幼兒園可將待遇保障機制構建起來,為教師的工資提供有效保障。只有這樣,才可以給教師一顆定心丸,讓教師專注提高自身素養。另外,幼兒園需要對職稱評審制度進行完善,因為評職稱會影響到教師的晉升,導致很多教師將心思放在評職稱上,幼兒園只有改革職稱評審制度,才能讓教師將教育重心放在創新教育形式上。
結語
一位好教師可能會對學生的一生都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在一所幼兒園中,探究型“四有”好教師就是幼兒園的代名詞,能夠為幼兒園帶來正面的影響;在社會中,探究型“四有”好教師就是社會未來發展的推動力。作為江蘇省重點培育項目“探究型‘四有好教師團隊”的主要成員,筆者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教學管理者的理念和行動時刻影響著教師,教學管理者要相信我們的教師,做好教師的引領者、服務者與守望者。在當前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時代,國家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也是不言而喻的,身為教師,應該把握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德樹人,以德為先,貫徹落實國家確立的教育方針和相關政策,努力成為樂于奉獻、與時俱進、人民滿意、幼兒信任的優秀教師。
【參考文獻】
[1]彭媛媛.用心教育,共筑師魂—爭做“四有”好老師[J].電腦樂園·信息化教學,2019(02):362.
[2]馮一.以仁愛之心立師德 爭做四有好老師.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