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琦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中職中醫學基礎課程;教學;應用
一、啟發式教學在緒論部分的應用
結合實際進行分析,緒論部分是《中醫學基礎》課程的概論部分,其涵蓋了中醫學的學科性質、屬性理論體系等內容。不僅如此,在教學中教師也要結合學生認知特點,此階段學生剛入門,如何強化學生課程學習興趣,深化他們對專業教學的理解,引導其明確學習目標,是課程教師應關注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筆者積極轉變自身育人思想,結合當代快生活時代群眾的需求,使學生關注生活中最重要的健康問題,從而樹立學生初步的健康意識。同時,在教學中,筆者也讓學生了解中醫學的意義、不同地區和國家中醫發展現狀等,在之后階段教學中引入現代社會群體對健康的訴求,通過帶領學生分析實際案例,使其思考中醫學的真正價值,以及中醫在人類醫學史上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強化學生認知,樹立學生學習理念以及思想;在中醫學歷史以及發展現狀講解中,筆者帶領學生分析中醫以及西醫發展歷史,讓學生了解醫學發展脈絡,使其形成獨特的理論體系,使學生深入中醫、接受中醫理論,從而為之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保障。
二、借助案例教學,培養學生思維意識
具備良好的思維意識是學生能夠學好中醫學基礎的關鍵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啟發式教學法,幫助學生樹立良好思維意識,確保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例如,很多學生難以理解通篇的“氣、陰、五行”等概念,同時不夠深入的理解降低了學生對中醫學的認可程度。通過分析不難看出,其主要因素在于中醫理論體系受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哲學思想的影響,且很多學生對相應知識理解并不徹底。結合學生學情以及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筆者在元氣論、陰陽學教學中,通過啟發的方式帶領學生了解哲學思想的前因后果,使其掌握中醫理論建構受哲學影響,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中醫理論本質以及內涵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并逐步樹立學生中醫思維。不僅如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筆者也將傳統文化知識進行講解,進一步激發學生內在學習興趣。借助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文化素養,同時也強化了學生對中醫理論的認可程度。除此之外,筆者在啟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時,也將當代科學中的知識滲透進來,例如,將生物節律學說醫學平衡理論結合,啟發學生深入思考現代科學與傳統中醫學之間的聯系,以此來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建立相對完善的中醫思維。
三、啟發式教學與人的生理認識中的應用
人的生理認識是本課程重點教學內容,其教學內容相對簡單,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啟發式教學同樣可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例如,筆者在《藏象》相關內容教學中,借助這一教學方式開展了相應教學活動。在“脾主升清”相關知識中,筆者先是帶領學生了解中西醫中關于脾的知識,使其思考中醫中的脾與西醫學中的脾是否為同一概念?隨后筆者讓學生自主搜尋知識,通過比對的方式深入理解中西醫脾之間的差異,這樣能夠強化學生學習興趣,深化其對知識的理解;在生理以及病理基本表現相關知識講解中,筆者運用常見的案例和實驗研究成果啟發學生思維,使其意識到中醫的臟腑即使在部位形態上與西醫的認識有差異,但也是鮮活的、具體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了深入理解,同時他們的認知能力、思維意識等也得以發展,新時期下的教學改革目標進一步實現,且學生綜合思維意識得以發展。而在后續的教學中,教師應對教學內容、方法等進行深入分析,尋找啟發式教學與課程教學之間的契合點,從而打造全新教學環境,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四、結語
引言:啟發式教學能夠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是教師提升教育效果、深化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式。將其與中職中醫學基礎課程融合,利于改善當前教學中學生不愿參與、能力得不到提升的情況,幫助教師構建高效課堂。因此,在全新教育背景下,中職醫學基礎課程教師應順應教育時代發展,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此種教學方式,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深化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孟濤,居傳水,孔麗.探討中職學校中醫康復保健專業人才培養思路[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12):199-201.
[2]楊鵬.“QQ群”網絡平臺在中職醫學基礎課程輔助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3):8504-8505.
[3]鄧惠芳,田本瀅.醫學基礎課程改革對學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成績影響的研究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0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