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丹
關鍵詞:1+x證書制度;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校企合作
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速度不斷加快,企業急需一批復合型、創新型技術人才,專業人才還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技能水平。面對這樣的形勢,無論是物流行業工作人員還是即將進入物流崗位的人才,都需要獲得專業機構認證。對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不僅要獲取學歷證書,還要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證明自身掌握了對應等級的知識和職業技能。通過大力推進1+x證書制度實施,學校可建立起深度的校企合作關系,解決教學脫離崗位的難題,培養一批掌握物流專業知識、崗位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技術能手,還能培養創業能力、就業能力。
一、立足1 +X 實施要求,校企優化培養方案
為響應國家政策,推動職業教育發展。學校應深入研究1+x證書制度實施要求,聯合地方企業優化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針對性調整和制定教學標準,為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提供方向。首先,學校要抓住1+x證書制度實施重點,將“x”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具體而言,在培養目標、課時安排、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層面,校企雙方應將職業技能教育融入其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明確課程融通人才培養方案。其次,學校應邀請企業參與到各個育人環節中,將工作環境打造成教學課堂,為學生實訓實踐提供條件。這樣,校企雙方不僅可組織學生進入企業鍛煉技能,了解崗位標準,培養其職業素養,還能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職業技能課程,利用書證融通的方式,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此外,要圍繞1+x證書制度變革教學方法,將先進教學內容、教學理念、信息技術融入人才培養中,形成提升學生知識水平、能力水平、職業素質的教學模式。
二、圍繞技能培訓需求,組建專業的培訓團隊
為落實1+x證書制度,中職學校應根據技能培訓需求,壯大物流專業的人才隊伍。首先,大力培養物流專業帶頭人。學校應在政府支持下,發揮自身服務功能,切實培養科研型教師人才。同時,學校應加強校企合作力度,為教師發展、科研工作搭建平臺,促進理論研究轉化為實踐成果。在此基礎上,物流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應深入分析1+x證書制度的標準、實施意義,不斷提升自身職業技能水平。此外,要組建物流專業的雙師隊伍。學校應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會、教學競賽活動,兼顧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技能培訓能力提升,還要抓住帶徒實踐、物流行業技能培訓的契機,鼓勵教師提升業務能力。此外,校企雙方應共同組建專業兼職教師隊伍,邀請企業的技術骨干、企業經理、代理專家進入學校,組建起專兼融合的高素質教學隊伍。
三、加強專業職業考核,探索培養培訓新模式
在“職教20 條”中,明確提出加快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完善職業教育培訓評價和考核機制。在1+x試點工作中,首先,要將物流初級證書培訓與物流專業教學融合起來,選擇和明確負責評價的機構,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在具體實施中,教師應深入研究職業等級證書對應的知識點,將其滲透到專業課程教學中,構建起理實一體、翻轉課堂與培訓結合的模式。通過開展校內外集中培訓、加強在線教育、組織企業實踐活動等,重點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在考核方面,學校、企業和專業都要加入培訓考核體系中,共同測評學生職業技能水平,保證考核指標、考核過程的公平性。在制定評價指標時,學校應加強與企業人員的聯系,緊密結合物流崗位實際需求,邀請行業專家制定評價標準。其次,學校應抓住專業教學改革的機遇,建立起與企業、培訓評價組織的合作關系,提升學校服務能力。一方面,面向企業人員開展再教育活動,提高其職業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面向地區農民工、下崗工人,鼓勵其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職業競爭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圍繞1+x證書制度,構建中職物流與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關乎物流人才培養質量、中職教育的持續發展、物流專業人才的就業能力。因此,中職學校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主動推進1+x證書制度與物流人才培養融合,促進校企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具體而言,要通過聯合企業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組建高水平專業師資隊伍、探索新模式等,不斷改進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促進物流管理專業與1+x證書制度的融合,提高專業學生職業素養、職業技能水平,促使其成為具有社會競爭力的物流人才。
參考文獻:
[1] 賈鐵剛.深度產教融合下物流管理1+X書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1(4):8-13.
[2] 鐘瑩.1+X證書制度背景下的中職物流人才培養創新[J].人才資源開發,2021(1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