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靜
摘 ?要:小學生代表著國家的希望、國家的未來。一線教師在教育小學生的時候不僅僅需要掌握豐富的基礎知識以及廣博的文化知識,更應該注重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基礎的科目,學好語文對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以及思維能力等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隨著我國教育不斷改革,新課標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也相繼出現了很多問題,讓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遇到了發展瓶頸,這一現實問題需要引起廣大一線教師的格外注意。本文詳細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并有效結合具體教學的實際情況給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能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 語文教學; 教學質量 ;策略分析
1小學語文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動力,如果學生無法提起第語文學習的興趣,那么很可能出現事倍功半的效果,與此同時他們也不愿意花時間去全身心投入足夠的精力,因此激發學生們內心深處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是廣大一線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但是從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教師的語文教學方法相對比較落后,盡管應用多媒體教學,卻無法發揮多媒體真正的功效,只是表現于形式化主義,教學手段依然相對比較單一,因此學生無法消除學習語文的枯燥乏味感,無法感受語文帶給大家的快樂。
1.2教學方式單調、沒有靈活性
通過實踐調查可以發現,大部分語文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學過程知識固定的幾個步驟,例如:復習上次課所學過的知識、導入本節課新的學習內容、找出段落大意、總結本文主要講的文章中心、文章結構、課后作業的布置。此外,整節課堂很多都是以老師的講授為主體,貫穿著提問教學方法,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都只是被動式學習,長此以往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將會變得非常局限,綜合素質也得不到提高,教學質量將會停滯不前。
1.3教學水平層次不齊
盡管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基礎、非常重要的學習科目,但是相對于中學的語文來講,小學語文課程內容設置相對比較簡單,所以很多老師對本職工作內容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程度。缺乏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很少刻苦鉆研大綱,不能準確把握知識重難點;沒有對學生們學習語文給出科學的指導方法;很多教師一般都是憑借自身多年的而教學經驗,不注重新知識的學習、日常知識的積累,不去主動探討教學方法,以至于教學水平總是得不到顯著提高。
1.4沒有認真做課前準備
有些教師自認為教學水平以及教學經驗已經完全能夠應對整套小學語文日常的教學工作,因此不重視備課,不認真研究新課改之后的語文教材,以至于給學生們上課的時候沒有清晰的教學思路,讓整個課堂效率以及教學效果都非常不理想。
1.5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相對比較少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且教師存在的主要意義就是講授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學生被動、填鴨式的接受知識,記筆記,沒有真正自己獨立思考的時間,不會主動探究知識,學生將學習看作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重要過程里面沒有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除了學習教師講到的知識以外,不會主動提出新問題,更不會質疑。
1.6作業布置的比較多
近階段以來,剛剛實行了新的改革教育制度,小學三到六年級階段,語數英三科作業時間累計不能超過一小時,但是這一舉措剛剛實施,真正的效果還需要時間去驗證和考究。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在這舉措之前,大多數教師布置的作業一般情況都只做到了量,而沒有對本班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布置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而教學,因此這些作業也都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和作用。有些教師布置大量的抄寫、背寫,甚至罰寫作業,學生們機械化的完成,教師也不去認真批閱和檢查,那么學生們就無法牢固的掌握知識,更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因此布置作業也只是一種形式,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2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有效對策分析
2.1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師一定要從激發學生們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起點,尤其是對小學生,興趣才是他們最好的老師。由于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有他們特有的身心發展特點,自制能力以及自我約束能力都比較差,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教學內容的量不要超過學生們接受能力的范圍之外,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隨意加重學生們的學習負擔。例如在學生們溫習語文課文以前,可以給出幾個針對性、具有引導性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解讀課文,再讓學生們通過討論問題以及教師的講解,讓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這樣針對性的完成書本閱讀,不僅僅能夠熟練掌握本節課的重難點,還能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讓被動教學變得更加主動,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必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學習與生活實踐有機結合
語文來自于生活,因此學習語文知識,不可能離開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和經歷的日積月累。語文屬于社會人文學科的細小分支,因此教師應該因勢利導,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好奇心,結合語文課主要講述的內容讓學生認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點點滴滴等每一件小事情,鼓勵小學生大膽融入到社會、融入到美好的大自然當中,努力開拓學生們的眼界,讓學生快樂的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這對學生們積累知識有很大幫助。孩子們的世界都充滿著遐想,是五彩斑斕的顏色,倘若孩子們能夠充分整合大自然廣泛的資源,那么將會讓語文課變得更加生動,寓教于樂,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將會融會貫通,而這些正是語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育理念,這也將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正確選擇。
2.3營造輕松快樂的語文課堂氛圍
輕松快樂的課堂氣氛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快速進入學習語文的最佳精神狀態,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引導者,因此應該想辦法為學生們創造這樣適宜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保持微笑,注重與學生們的有效交流,并對學生們的回答給予針對性的回應,讓學生能夠感覺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與在乎,并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所表達的所有情感都是發自內心的,這樣教師主動感染學生們的情緒,孩子們就會更愿意拉近與教師的距離,敞開心扉,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主動思考。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之內,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將會更容易提高。
2.4因材施教,個性化教育,教學方法多樣化
小學生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很難長時間保持專注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根據學生們的表現情況適當改變自己的教學手段,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學習優勢以及閃光點,個性化培養學生,讓學生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使用圖畫教學、卡片教學、多媒體教學、播放簡短動畫片等不同的方法手段,最重要的是要根據學生們當前的學習狀態和真實反映情況,機智改變教學方法,創新教育模式,綜合運用教學設施以及教學資源給孩子們提供更加和諧、自由的學習平臺,讓師生共同成長,相互創生。
3結語
語文在小學階段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讓教師充分意識到了在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因此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豐富教學方法,刻苦鉆研教學大綱,創新教學模式,用新的教育理念創造新型語文課堂,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曹慶超. 新課程改革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對策研究[J].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 2021(7):2.
[2] 任蓉. 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山海經:教育前沿, 2021(29):1.
[3] 潘艷慧. .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 新作文:教研, 2021(2):1.
[4] 趙程程. 積極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對策分析[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