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盈 周永紅

關鍵詞:文旅融合;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
中圖分類號:G252. 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2)04-0015-03
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社會教育意義。文旅融合為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開拓了新思路,在全民閱讀背景下,把握文旅融合發展機遇,開發利用館藏紅色文化資源,全面促進紅色文化閱讀推廣,傳承好紅色基因,是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1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現狀
公共圖書館非常注重地方文獻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其收藏的紅色文化資源更是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筆者通過網絡調研了10家公共圖書館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1日期間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情況,詳見下頁表1。
2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模式
2. 1基于研學游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
紅色研學游是個人或團體以傳播革命英雄事跡、普及紅色文化、弘揚革命精神為目的,到革命、建設、改革等時期遺存的紀念地進行的主題游覽活動。與傳統的課堂講授方式相比,研學游更注重學游并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習效果最大化。在文旅融合深入推進階段,公共圖書館要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紅色文獻資源、寬敞的館舍、專業性人才等優勢,獨立或與相關機構聯合舉辦紅色研學游活動,寓教于游,寓游于教,讓讀者在研學游中體驗學習,達到紅色文化閱讀推廣的目的。公共圖書館要不斷推進和創新研學游模式,舉辦多種形式的紅色研學活動,組織讀者重走紅色路線、瞻仰革命遺跡、追憶紅色歷程,讓讀者在游覽中切身感受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歷經血與火洗禮的崢嶸歲月,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教育,領悟紅色精神,如:湖南圖書館開展“讀步課堂”進紅色遺跡活動,不定期組織讀者參觀橘子洲頭等紅色文化遺跡,重溫紅色記憶。
2. 2基于聯合展覽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以合作的形式通過展覽深度發掘、宣傳紅色文化,促進紅色文化基因廣泛傳播,增強公眾對圖書館的關注。例如,遼寧省圖書館與遼寧文化藝術工程中心、丹東市圖書館聯合舉辦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周年展覽,以圖片資料、文獻、實物、場景模擬和多媒體影像相結合的形式展出,展示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廣大人民保家衛國的生動畫面;安徽省圖書館與上海圖書館、安徽臺聯聯合主辦臺胞抗日遺址遺跡攝影展,展現了兩岸人民眾志成城、聯合抵抗外來侵略者的光榮事跡。
2. 3基于主題圖書館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
主題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利用某一或數個特定領域的專藏和服務滿足人們對專類知識和信息需求的圖書館[1] 。主題圖書館的建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公共圖書館內建立的“館中館”,另一種是在公共圖書館外建立的相對獨立的“館外館”[2] 。公共圖書館依托當地特有的紅色資源和優秀文化建立主題分館,吸引居民和游客來此參觀、閱讀,是紅色文化閱讀推廣的重要方式。例如,江西省圖書館設立的紅色主題館包含紅色記憶重溫區、紅色場景體驗區等八大區域,館內除配置有近萬冊紅色圖書、千種紅色期刊以及10余個紅色文化數據庫外,還配置了球幕影院、VR 等沉浸式體驗設施,以滿足不同群體的紅色文化需求,已成為江西省開展紅色精神宣傳和紅色教育的重要實踐基地[3] 。
2. 4基于“圖書館+”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
“圖書館+”是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與紅色景區、民宿、紀念館、學院等合作,共同開展紅色文化閱讀推廣活動的有效方式。“圖書館+紅色景區”模式一方面能夠使游客在游覽中閱讀與景觀相關的書籍,深度感知景觀蘊藏的紅色精神;另一方面能夠增強紅色旅游景區的文化內涵,改變人們走馬觀花的旅游狀態,提升游客的文化旅游體驗。例如,黑龍江省圖書館與北安市圖書館聯合,在蘊含豐富紅色歷史文化的國家3A 旅游景區黑龍江省委舊址陳列館建立了紅色文獻館,促進紅色文化閱讀推廣,推動紅色文化“走出去”,游客在此除能翻閱紅色紙本圖書外,還能獲取黑龍江省圖書館的海量數字資源。
3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面臨的問題
3. 1紅色館藏資源利用率不高
紅色資源數據庫的建設對于收集、保護和搶救紅色歷史文獻資料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筆者調查的10 家公共圖書館中,雖然有9家建立了專門的紅色資源數據庫或已形成系列專題片,并對紅色影像、口述歷史、照片、人物事跡等進行了詳細介紹與分類,但在宣傳方面缺乏力度,沒有進行深入推廣,致使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辛苦建成的紅色資源數據庫“養在深閨人未識”,紅色館藏資源利用率低下,難以發揮其在經濟建設、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作用,造成資源浪費。
3. 2紅色文化閱讀推廣形式不豐富
紅色文化是革命先輩留給后代的寶貴財富,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其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熱情,增強文化自信,擴大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但是,當前公共圖書館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活動模式多是圖書推薦、講座、分享會等,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沒有形成具有影響力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品牌。此外,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的宣傳形式和渠道也比較單一,主要是網站、微博、公眾號等,文旅融合只是社會元素的簡單相加。
3. 3相關專業人才儲備不足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除對圖書館員的文化素養、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等諸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外,其政治素養也直接影響紅色文化閱讀推廣的最終效果。當前,圖書館員在相關政策把握、營銷推廣、紅色文化深挖研讀等方面存在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紅色文化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因此,公共圖書館亟須緊跟文旅融合進程加強紅色文化閱讀推廣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4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的策略探討
4. 1注重紅色館藏資源開發利用與社會服務
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更要注重紅色館藏資源開發利用與社會服務,將紅色館藏資源與地區教育、旅游等相結合,加深當地群眾對地方紅色文化的了解。針對革命老區旅游景點的紅色文化開發,公共圖書館一方面要持續收集各處散落的紅色文化資源,建立紅色專藏網絡,系統管理各類紅色文獻,將紅色文化完整而系統地傳播給讀者[4] ;另一方面要堅持整體規劃,重點突破,對紅色歷史文獻資料進行多層次開發,尋找紅色文化資源與地方旅游的契合點,將紅色故事、紅色人物、地方紅色方志等歷史史料與當地旅游景點進行無縫銜接,活化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讓紅色館藏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地區文化旅游建設。
4. 2創新紅色文化閱讀推廣形式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開展紅色文化閱讀推廣要統籌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因地制宜嵌入紅色文化基因,打破固有推廣思維,策劃和設計具有地方特色的閱讀推廣活動,創新紅色文化閱讀推廣形式,打造紅色文化閱讀推廣精品項目。例如,公共圖書館的紅色研學游項目可充分利用紅色館藏資源與地方紅色文化元素,精心設計研學游路線,在革命舊址開設情景交融式的課堂教學,增強紅色文化傳承的趣味性和參與性;“圖書館+”紅色文化閱讀推廣模式則需要公共圖書館與紀念館、景區、酒店、民宿等加強合作,將紅色文化嵌入“住、食、行、游、購、娛”旅游要素中,使市民和游客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5] ;紅色主題分館要始終堅持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主旨,立足當地實際需要提供豐富、精確的信息服務,充分利用互聯網、5G等信息技術,以及AR 導覽、文創體驗、全息投影等形式[6] ,將其打造成為當地紅色旅游的特色景點。此外,公共圖書館還可在自建紅色資源數據庫的基礎上制作革命歷史短片,實景再現歷史場景,提升視覺沖擊;拍攝制作情景劇、動漫等,通過抖音、嗶哩嗶哩等平臺加強宣傳推廣,使紅色文化成為公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種類,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
4. 3培養專業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隊伍
圖書館員是圖書館建設和發展的關鍵要素,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紅色文化閱讀推廣需加強多方聯系和有機融合,組建具備紅色文創產品研發能力、文旅活動策劃能力、紅色經典主題叢書創作能力的專業人才隊伍,在融合中持續發展。基于此,公共圖書館應建立跨領域、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機制,定期舉辦培訓活動,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來館授課,增強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敦促圖書館員不斷開拓進取,成為深化文旅融合與紅色文化閱讀推廣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