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2)04-0036-03
1背景
公共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以地方政府、社區中的圖書文化信息為基礎,主要為了實現閱讀和文化傳播推廣的作用[1] 。隨著信息時代和全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需要結合全媒體信息融合的時代背景需求,構建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型,深化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發展程度,提升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化水平。
2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空間分布狀態
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過程中,需要結合對圖書館推廣的量化特征分布,采用數字化的人文技術,以及跨學科的差異度融合方法,分析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量化指標參數。筆者通過理論、原則、標準、方法聯合分析的方式[2] ,分析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約束指標的支持度。筆者根據模型決策的方法,構建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量化特征解,得到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空間分布情況,詳見圖1。由圖1 可知,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空間分布情況可根據閱讀對象的差異性,構建滿足全媒體時代不同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路徑的約束表達模型,形成區域化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在模型參數約束中通過一體化的發展規劃[3] 。
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約束和解釋變量之間的數據差值相差較大,二者之間呈現非線性分布。因此,公共圖書館在推廣優化策略研究中仍然需要確定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化水平定位,結合資源優化配置策略,構建約束指標分布模型[4] ,不斷提升閱讀推廣能力。
3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優化策略
在全媒體融合的信息化模式下,公共圖書館需建立服務優化控制及閱讀推廣的指標分布模型。筆者通過數字化約束指標體系構建方法,依據可視化的公共圖書館信息化資源分布模型,完善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優化措施[5] ,并針對我國圖書館宣傳推廣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新媒介環境下圖書館宣傳推廣六大提效策略:建立圖書館宣傳推廣管理機制;明確宣傳推廣戰略定位與規劃;準確分析讀者需求,提供精準服務;打造特色品牌和經典品牌;借助新興技術,整合宣推渠道;聚合多主體力量,協同聯動。同時,根據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不同指標,筆者分析閱讀推廣的相關指標分布結果,得到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顯著性,在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指標的相關知識子集模糊決策下,建立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優化策略,采用相關趨勢性分析的方法,通過信息服務提升,有針對性地構建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信息化服務平臺,以提高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能力[6] 。
3. 1個性化服務機制構建
筆者通過構建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信息融合機制,在個性化的服務定制體系下,采用云計算和大數據融合的方法,構建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信息融合模型,根據用戶行為模式識別,在擴展模式下對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進行定制服務[7] 。
在個性化分類定制中,用戶細分要依據用戶特征、用戶偏好、用戶身份等因素細分;信息資源細分則依據信息資源管理、信息資源特征和信息資源內容等細分,共同組成目錄單元和專業網站鏈接點。
3. 1. 1閱讀推廣個性化推送方式。公共圖書館可利用RSS 進行個性化推送,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聚合RSS 文件包,并對RSS Feed標識進行確認,生成RSS 摘要,并通過閱讀器將生成的RSS 摘要推送給用戶。推送方式包括以下三種:第一種方式為無線移動圖書館,通過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系統感應用戶的存在,將用戶定制信息以及關聯度較高的信息發送到移動終端,移動終端可以選擇手機、電腦、平板等,推送的個性化定制內容主要選取用戶感興趣的電子期刊、專業詞條、搜索引擎等。第二種方式為智能手機二維碼,通過二維碼為用戶提供館舍地圖、專欄通知信息以及網站、網址等,此外還要設置周邊圖書館館藏書目情況以及位置信息。第三種方式為圖書館工具條,將工具條快速鏈接到學術信息資源門戶,檢索館藏書目系統和數據庫資源,從而幫助用戶便捷利用圖書館,使其自動獲取圖書館最新公告。
3. 1. 2閱讀推廣個性化服務模式。公共圖書館可通過以下六種服務模式實現個性化服務,完成基于用戶需求的公共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模式探究:一是建立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個性化服務平臺,將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平臺構建與個性化的移動圖書館服務體系構建相結合,建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信息化服務和資源信息處理平臺,通過該平臺分析用戶的閱讀偏好和興趣,以此為個性化服務的起點提高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能力。二是建立深度融合的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平臺,通過個性化推薦和資源整體調度,在完善的服務平臺體系下構建全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服務平臺和推薦平臺。該平臺可通過文化傳播和信息深度融合,提升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智慧化水平和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個性化信息服務水平。三是提升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文化層次水平和大數據信息處理水平。公共圖書館可采用感情融合和個性化興趣特征推薦的方法,采用信息融合處理算法,構建面向系統終端用戶的推薦機制,從智慧化的服務和特征分析著手,采用協同過濾的推薦模型,建立圖書館個性化推薦和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型,以硬件為基礎優化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和推進路徑[8] 。四是將數字資源集成到微信公眾平臺,實現移動端的統一平臺、統一入口和統一管理。目前,多數公共圖書館已初步建成資源種類齊全、類型多樣、服務方式靈活的數字圖書館體系。五是堅持“以 人為本”,一切為了方便讀者、服務讀者,多角度、多層面提升閱讀服務水平,積極落實免費開放制度,健全基本服務項目,閱覽室、自修室、報告廳以及講座、展覽、辦證等均提供免費服務。六是開通微信服務大廳,設置綁定讀者證、館藏查詢、續借圖書以及參考咨詢、政府公開信息查詢等功能,每周至少更新一次信息,定期推送活動動態、服務信息、新書推薦等,實現零距離服務讀者。
3. 2資源深度融合機制構建
公共圖書館根據自身基本職能,通過構建信息化管理的大數據庫,結合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進行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和智慧化建設,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一方面,公共圖書館間要加強合作,充分利用總分館體系優勢,按照文獻資源利用最大化和資源可追溯原則,將各館的館藏復本文獻投入總分館制圖書借閱流通體系,實現外借服務拓展,最大限度地服務于讀者的閱讀需求;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要結合“十四五”期間的智慧圖書館建設,建立全國圖書借閱云平臺,打通與合作館間服務平臺的連接端口,實現對文獻的動態管理。此外,公共圖書館還要充分吸納社會各界捐助及個人捐贈資源進入云平臺,以建立惠及全民的共建共享借閱體系。
4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圖書館在優化的決策模式下,采用交叉融合的方式開展閱讀推廣,可促進區域文化發展和協調發展,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奠定群眾基礎,并提升公共圖書館文化推廣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