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翠紅
思維導圖能以可視化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學改革的深化對小學英語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注重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小學英語工作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科的綜合性特征,優化教學模式,從而達到激發學生思維的教學目的?;诖?,文章重點探討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對策。為了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要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其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思維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具有決定性作用。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寫作訓練,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文學知識。對此,英語教師需要注重因材施教,挖掘對教學有用的資源,從而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另外,教師要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合理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英語教學活動,達到培養學生思維的目的。
一、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外延伸閱讀
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外延伸閱讀,教師就應該選擇一定的英語主題文章,然后根據文章主題讓學生閱讀一系列相關的文章。例如,Unit 9 What's your hobby?這里是關于愛好的內容,教師就可以選擇與各種愛好、興趣相關的英語閱讀,讓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通過一系列關于愛好的主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讓他們進行高效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如“I like reading books、I like running、I like listening music and writing、I am fond of writing...”這一系列與興趣愛好相關的文章,讓他們在關于興趣愛好描寫的主題引導下學會如何談論興趣愛好,并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教師在分析單元教材過程中,需要提煉出每一章節的主題。利用這些主題,對語言結構與交際功能進行合理的分配。與此同時,每一章節都有一個與主題相關的語言學習任務,有助于學生能在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培養自身的語言應用能力,掌握語言知識項目。群文閱讀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法。在實踐教學中,群文閱讀的應用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要求教師能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合理利用思維導圖,構建完整的閱讀教學體系,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增加閱讀量。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進行略讀、默讀、速讀的訓練。在傳統閱讀的模式下,學生往往會采用精讀、慢讀、細讀的方式,通過對英語句子、短語、詞匯的具體分析,以求抓住文章的關鍵,對文章每一處都能掌握。但群文閱讀的內容很多,慢讀、精讀的時間是不夠的,因此教師就應該要讓學生學會略讀、默讀、速讀,尤其要注重提升他們快速閱讀的能力。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教師可以布置一個課內外繪本閱讀任務,讓學生能自行設計繪本閱讀的時間,再課外進行繪本閱讀。 例如,Unit 1 What did you do during the holidays?結合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基礎,教師可以適當調整課內外繪本閱讀教學計劃,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可以結合閱讀的難易程度延長或縮短閱讀周期。活動開展一星期以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與感悟。學生在互動交流過程中,能優化學生的閱讀思維意識。需要注意的是,大量的英語繪本閱讀,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助力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利用思維導圖,優化詞匯教學
詞匯的學習與記憶需要掌握有效的方法,才能提升記憶的效率。故事情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故事教學法,把英語詞匯含義應用到英語故事里,充分發揮故事的教學價值,提升詞匯教學的效率。在詞匯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故事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內容。首先,教師可以結合詞匯的意義設置相符的故事情境,能充分體現出詞匯的含義,充分發揮故事教學法對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認知視野,對詞匯教學的重要意義。其次,利用人文性的英語小故事,英語故事的實質是閱讀材料,在準備英語故事時,教師可以準備兩個版本的英語故事,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故事對詞匯教學的輔助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因此,教師選擇的英語故事必須要滿足兩個特征,即人文性與教育性,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后獲得感悟。以“Mikes happy days”的教學為例,結合Mike參觀農產的七天之旅,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呈現故事情境,讓學會描述一篇趣味故事,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內容。詞匯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英語教學展開過程中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夯實的詞匯基礎可以幫助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穩、更遠。但是很多學生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掌握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導致了學生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面臨著較多的困境和問題。而小學生的畏難心理相對較強,情緒消解能力和情緒平衡能力相對較弱,在長期受挫的背景下學生很容易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不愿意參與到英語學習中,讓英語教學陷入了惡性循環,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需要認識到思維導圖對學生詞匯學習所能起到的影響和幫助,合理地利用思維導圖。開展詞匯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強化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力和理解力,為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提升提供更多的幫助和保障。
三、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
知識的總結與拓展,在整個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小學生英語學習和知識點的記憶也是必不可少的。思維導圖是思維可視化的重要方式,而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是十分關鍵的。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認識到,教師開展的課堂教學是有所規律的,但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時有巨大不同的,因此,教師必須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將英語學科的內容講給學生,使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要通過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總結和探索能力,讓學生嘗試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要想實現學習方法的學習,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對英語知識的總結能力。讓學生在課后自行制作思維導圖,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嘗試將本節課的思維導圖畫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實踐證明,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水平,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新的發展途徑,也從根本上推動了英語課程改革的發展。思維可視化能將隱性的思維過程顯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可視化思維,能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心理動機等,便于優化教學方案。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合理利用思維可視化教學方法,可以將零碎的英語知識點知識點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將英語學習中的隱形思維顯性化,也可以把閱讀理解的解題過程形成一個固定的模型。把英語閱讀隱形思維顯性化的意義在于降低英語知識的理解難度,隱性價值在于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英語學習的興趣,還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一,教師可以設計圖式板書,這種方式是通過圖形,呈現出事物的本質與現象、提升教學效率的一種策略。借助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把零碎的英語知識點系統化與簡明化地呈現出來,有助于學生處理信息和記憶信息。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性地參與和設計圖式板書,讓學生學會梳理和歸納教材的內容,以閱讀材料“People and places”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板書的繪制。具體教學過程如下: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一個世界地圖,并作為板書的背景。然后教師可以利用紅色標記一些位置,鼓勵學生嘗試進行猜測和閱讀。再者,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快速略讀,并在圖示中找到對應的城市名字,并標注出來。最后,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提取出每個城市的時間以及人們活動等一系列信息,再選擇相應的詞匯卡片,貼到圖片中的對應位置。第二,繪制思維導圖。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畫出思維導圖,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引導學生理清這一章節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采取選擇式導圖方法,對知識體系完成性的要求相對比較高,而且能涵蓋更多的知識點。常用的思維導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填空式導圖,即在制作好的導圖上留空白,讓學生補充其中的關鍵詞,學生可以結合自己掌握的力學知識進行補充。另一種是自主創造導圖法,這是一種開放式的制作方法,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自主歸納英語的相關知識點。以 Unit 7 A busy day 為例,教師可以嘗試利用自主創造導圖法,實現英語思維可視化的目的。第二,在閱讀教學以后,英語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繪制思維導圖的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以呈現自己設計的思維導圖,并讓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大概復述閱讀素材的內容。其次要求學生在小組互動的情況下,嘗試自己做出一份思維導圖,并總結英語閱讀語篇的內容。最后,讓學生展示自己創作的思維導圖。6B8EADEA-D54B-498C-A27F-0504CB0F65F5
四、合理選取詞匯和句型
班級內大部分的學生由于英語語言學習基礎薄弱,語言學習素材知識積累比較匱乏,因此,教師應緊抓班級學生的早期基礎性語言訓練,為班級學生提前準備大量的語言學習素材,包括學生讀前和后續讀書時要積累課文中的好句佳詞好句、完形英語填空中的經典句式,以及各種用于表達學生情緒的常見英語句子等。學生具備一定量的積累,才能在寫作過程中完成恰當、合適的詞匯句型的挑選。思維導圖選擇恰當的詞匯和句型,是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情況而言的,隨著英語閱讀的推進,學生已經確定了在寫作過程中會涉及的方向和主要內容,而選取詞匯和素材,進行細節的加工,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也可了解學生對文章中各種語言信息的整合能力。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續寫內容的思路,推斷情節發展,并根據畫線詞繪制思維導圖,分析可能的寫作內容,并根據日常積累的寫作素材,選取合適的詞匯與句型,為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五、在閱讀中發散思維
在閱讀材料前,教師要幫助學生了解原有文本的幾大要素和相關背景知識,根據問題啟發學生。學生根據以前所學的內容進行回答,并積極與同學溝通,最終說出記敘文中的主要人物、情節和主旨。在此課的基礎上,組織一個學生主動閱讀文章材料,并將學生閱讀一篇記敘文所遇的、需要學生關注的一個重點疑難問題主動帶入材料,即教師關注學生閱讀文章材料中經常出現的主要故事人物,學生主動閱讀文章并主動處理這些相關重要信息,教師講課時可以根據閱讀文章的難易輕重程度,組織一個學生小組,繪制新的思維管理導圖,構建新的思維導圖框架。這時需要注意,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較差,教師要鼓勵學生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因此,教師可讓學生用中文繪制思維導圖,最后將學生所預設的內容,通過思維導圖呈現在本子上。學生在收集整理學習信息的兩個過程中,在與學習同桌之間互動和學習小組其他成員之間互動的兩個過程中,明確了這篇故事記敘文的基本理論知識框架,根據所作者給出的故事材料和整個故事梗概,能準確了解目前的整個故事情節以及發展中的情況,為之后的作文續寫工作做好充分準備。
六、通過思維導圖提升小學生英語理解能力
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能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也能促進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思維導圖能將教師所講的內容直觀地展現在黑板上,通過一些簡潔的詞語串起整篇課文,加強文章內容的層次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思維導圖的直觀展示下,教師可以根據整體結構把握文章的內容,從而能促進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整篇文章。還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指在英語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分組的形式自行構建思維導圖,以此通過思維導圖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師在閱讀理解教學展開的過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和新詞匯中心主旨,培養學生畫思維導圖的習慣,這樣學生在以后閱讀的過程中也會利用思維導圖來對文章進行有效的剖析和分解,利用思維導圖提取文本素材中的核心觀點、行文思路和主要內容,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建構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把學生的思維過程顯現出來,可以讓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課堂中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放慢教學節奏,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關注點逐步從知識層面到思維層面進行拓展。
(宋行軍)6B8EADEA-D54B-498C-A27F-0504CB0F65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