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丹
摘 要:雖然義務教育當中不包括書法,并且在學生考試的過程中,書法也并沒有占據很大的比例,但是義務教育仍然對書法有比較明確的教育指導綱要。在中小學當中開設書法課程,不僅可以讓學生寫好字,同時也可以通過書法課程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可以在書法當中學習文化知識,并且將這些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基于此,本文主要討論了以書法教育為載體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書法教育;中華傳統文化
引言
我國書法大多指的是對漢字的一種書寫法則,即要能夠從漢字的形體方面充分的認識到漢字結構的美感,在書寫以前,首先需要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漢字的形體結構,并且從中意識到漢字結構當中所包括的美感。同時還需要從漢字的書體方面充分的感受到漢字當中所包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書法的過程當中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將其發揚光大。
一、從漢字形體認識漢字結構之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國書法大多指的是漢字書寫的法則,在書寫前需要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漢字當中所包含的形體結構,并且在這些形體結構當中體會美感,并學習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漢字結構形式較為特殊,因此在書寫的過程當中學生必須要格外注意,讓漢字能夠在更加標準的格式范圍之內形成不一樣的形式。比如在上書法課的時候、講每一個漢字的過程中,都需要讓學生意識到這個漢字的字體究竟是什么樣的結構組成,是上下結構還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大多需要上半部分比較窄,下半部分比較寬,二者之間相互結合起來,可以讓整個字形變得更具有平衡感。再比如講解一些左右結構的字形的時候,學生需要對字體有所了解,并且要意識到往往左右之間的字體需要有一定的平衡感,而左邊的字體往往是偏旁部首,所以較為單薄,而右邊的字體擁有更加厚實的感覺。目前還有一些字體屬于半包結構的,也就是右側包著左側或者是左側包著右側,而二者之間也需要達到一定的平衡,才能夠使字形更加好看。所以不難發現,我國漢字的整體結構往往趨于平衡,而我國傳統文化也是如此,很多學者都非常講究平衡之道,因此教師在給學生講述漢字的時候,除了要讓學生了解構成規律,同時需要讓學生意識到平衡在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意義[1]。
二、從漢字書體了解書法形式之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書法課上利用學習漢字的方式來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并且讓學生能夠充分地意識到書法當中所蘊含的美感,而這也正是幫助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一種重要形式。書法當中的篆書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而總共可以分成兩類,大篆比小篆年代更加久遠。隸書是漢代比較流行的一種文字體,書寫大多處于一種扁型的形態,在書寫的過程當中更加注重蠶頭燕尾的形體。而行書是一種比較類似于簡化的書寫方式,但是比草書要稍微更正規一些,行書的書體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樣,行云流水。楷書是唐代較為流行的一種書法種類,它的筆畫相對較為平直,目前有很多市面上較為流行的字帖都是以楷書的形態呈現在人們的面前。在學校當中很多學生臨摹的都是楷書,授課的時候教師也往往以楷書作為切入點來教育學生書法。不同的書法體其中蘊含的風骨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和介紹的過程當中可以將每一個書寫體的名家介紹給學生,并讓學生體會書法家的風骨,從而學習中華傳統文化[2]。
三、從漢字對聯發現文字運用之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為了能夠更加充分的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熱情,每一周教師都可以展開和書法有關的活動,而活動當中寫對聯往往更受到學生的歡迎。對聯形式非常工整,而且書寫起來也比較容易。在文獻當中記載 我國最早產生的對聯在三國時期 每一副對聯相互之間都有著一定的對仗關系,在漢字的對聯當中學生可以了解漢字所包含的美感以及其中的韻律感,這也是我國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體現,需要學生繼承和發揚。當然學生在使用書法描寫對聯的時候,不能過于松散或者是過于緊湊,而是要使上下聯之間能夠相互對應,同時還需要留下一定的空間,在寫字的時候,用筆必須要足夠流暢,要形成一種更加源遠流長的書法形式。在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都通過對聯將自己的心緒表現出來,很多對聯當中都蘊含著愛國情懷,對現代仍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四、從書寫古詩詞中體會中國古典文化之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進行書法教學的過程當中,為了幫助學生激發學習的熱情,學校往往會展開多種多樣的書法活動,除了書寫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詩詞之外,學校也會規定一些古詩詞讓學生進行共同書寫,并且進行評比。利用這種活動,學生不但能夠充分地體會到古詩詞當中所蘊含的美感,同時也將會對書法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首先將某一首詩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先朗讀,并且體會詩詞當中的含義,領會詩人的情懷,充分的體會詩人所表現出來的意境之美,之后再利用書法的形式將古詩詞寫在紙上,通過自己理解利用書法當中的風骨表現出古詩詞的含義之后再書寫落款,有一些學生甚至在上面蓋章,這首古詩詞的學習將對學生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書法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對漢字的形體進行分析,可以有效地使學生了解漢字結構對稱的結構之美,并且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當中的平衡之道,而在分析漢字書體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我國歷史的發展有更多地了解,并且將代表這些書體的一些書法家的個人事跡以及精神風貌都牢記于心,這對學生未來的寫作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書法的形式之美有所了解。而在分析漢字對聯的時候,要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對聯當中的對賬規則以及對聯所表達出來的情懷,在學生書寫的時候可以及時養成更好的書寫習慣。而在書寫古詩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的體會到我國古詩詞當中所蘊含的古典文化所包含的美感,同時也可以了解古詩詞代表的含義,從而充分地體會我國古代的精神風貌學習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可以讓書法教學發揮出更多的價值,從而促使學生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楊曙光, 徐曉燕. 基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視域的書法教學改革[J]. 教師, 2021(18):2.
[2] 陳賽.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書法素養——小學書法自編課程教學實施之初探,以書法《意象甲骨文》一課為例[J]. 成功:上, 2021(6):2.E424324A-90C5-4D43-84C9-FA7B04F2E1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