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忱
對于幼兒而言,數學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小班的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初級階段,他們的自控能力、情緒、興趣、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都能對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產生一定的影響。情境性區域游戲重點在于調動幼兒的情緒和興趣,使其真正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當中。于是,我們嘗試根據小班幼兒的身心特點,創設有趣的情境,讓幼兒通過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相互交流來提高參與數學區域游戲的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體驗數學的樂趣,潛移默化地獲取有益的數學經驗。
一、升級點數游戲,創設“季節”情境
“春天的花”:針對現階段我園小班多數幼兒不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物體這一現象,在“春天”的主題活動中,我們設計了游戲:春天的花1.0平面版。將“點數”概念融入到區域游戲“春天的花”中,他們自發扮演起勤勞的“小花農”在“樹上”采摘五朵“花”。開始時,孩子們特別感興趣,可是現階段的幼兒興趣容易遷移,不易保持。
這時,需要變換游戲情境,春天的花2.0版順利誕生:將平面轉為立體,并創設“送花給小動物”的交互式情境,幼兒則扮演“小花農”,選擇“樹上”五只小鳥,將“花”分別送給它們,此時的幼兒興趣漸濃,常常停留在“樹下”摘花送花。兩周后,他們對于游戲的熱情才逐漸消退。
隨即,春天的花3.0版正式上線——繼續導入新情境:花香會吸引小蝴蝶。一只小蝴蝶找到了一朵小花,數數蝴蝶有幾只?
在不斷優化的情境中,幼兒融入故事情節,他們不僅會數花的個數,還會根據情節發展不厭其煩地對其他物品進行一一對應地點數。這種歡快學習,減輕了幼兒的負擔,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自始至終幼兒都很感興趣,既解決了幼兒學習的煩惱,又提高了幼兒的接受能力。
二、根據數物配對,創設“聚餐”情境
小班幼兒具有強烈的模仿興趣,在角色游戲過程中,他們不斷模仿印象中的各種有趣行為,創造性地反映周圍的現實生活。于是,我們把數學活動的內容融入到角色游戲中,讓幼兒在輕松自然、富有興趣的情境中感知、體驗、積累、獲取相關的數學知識和經驗,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能力,從而取得最佳的數學教育效果,最終使幼兒成為數學活動的學習和發展主體。“小兔子聚餐日”:針對“能通過一一對應地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這一目標,結合孩子興趣點,我們和幼兒共同創設桌面游戲——聚餐1.0版:小兔子準備聚餐,孩子們將胡蘿卜分給排著隊伍的小兔子,看看夠不夠呢?孩子們對于聚餐這一主題特別的喜愛,玩的過程中,紛紛表示想請更多的朋友來聚餐。
聚餐日2.0版新鮮出爐:啟發性問題:還有誰想參加游戲?幼兒一致想請娃娃家的布娃娃參加聚餐,孩子們自發并從“商店”買來一盤不織布的水果為每個娃娃準備每人一份,在游戲中通過檢查分配的數量,感受著幫助朋友分餐的快樂和體驗了數物對應的數學知識,在情感中學數學在情境中融入數學。
三、運用計數游戲,創設“生日”情境
“小蜜蜂過生日”:在“5的點數”活動中,根據幼兒認知的需要,創設角色游戲:小蜜蜂過生日1.0版——教師根據情境講述故事,用形象逼真的道具,再加上音樂背景,幼兒注意力就被吸引過來了,很快進入到角色中。每位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給小蜜蜂過生日”這一情節使他們始終開心不已,大家都專心地聽著游戲規則,為后面的“按數取物”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快樂的角色氛圍中,“小動物們”親自動手給小蜜蜂過生日,并根據蛋糕上的數字插上對應的蠟燭。隨之而來的小蜜蜂過生日2.0版,幼兒通過邀請小觀眾,上臺為“小蜜蜂”送祝福,商量5字祝福詞、5下“蘿卜蹲”、五個擁抱等游戲,將數學游戲化與生活化。賦予幼兒角色并隱含數學認知目的,身臨其境中的幼兒是更加投入的。
在創設的游戲情境中,孩子們積極與實物材料互動,在與材料的互動中鞏固數字“5”以內的一一點數,既提高了計算能力,又體驗了生活樂趣。數學活動生活化,將數學教育滲透到日常生活的細節中,把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與有趣、具體的游戲活動結合起來,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和氛圍中積極參與、學習數學。結合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各種游戲,開展生動有趣的數學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
四、結合方位游戲,創設“尋寶”情境
“趣味尋寶”:認識方位,以往組織這樣的活動常常會在教室里出示圖片和方位圖,講了好多內容,孩子還是不理解,不會運用。《綱要》指出:“寓教于生活、游戲之中,滿足他們多方面的發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在新的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我們為幼兒創設“尋寶1.0版”這一有趣的戶外游戲,提供很多實物提示卡片,如圖片提示:娃娃在滑梯的下面,花朵在木工坊里面,積木在山坡上面等,讓每一位孩子都來體驗,都來尋寶,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尋寶后孩子們產生了藏寶的念頭。
“尋寶2.0”版正式開啟:幼兒將自己想送給同伴的禮物藏起來,并在實物照片上標注記號,將實物提示卡交給好朋友,讓好朋友自己根據照片的地點與提示的方位自行尋找,收獲驚喜。在快樂愉悅的氛圍中,孩子既創生并積累了生活經驗,又能夠在非常愉快的游戲中掌握了“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孩子們創生與參與游戲,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情境中快樂學習。
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強調:“兒童是真正的學習的主體,要將兒童的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通過美與智交織的優化的情境,促使兒童主動投入、快樂地沉浸其中,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通過自身的感悟、操作、體驗,從而得到充分的發展。”情境,使數學區域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游戲意味;情境,讓幼兒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主動的“探索者”,在感知與操作、展示與分享、建構與積累、表達與創造中遨游于自由發展的數學天地,快樂幸福地成長。情境化的數學區域游戲,讓小班幼兒自主地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情感、想法、意愿,成為數學學習的小主人。34D3C4BB-A40D-4DEF-8423-933B2AE59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