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鳳英
摘 要:個性化閱讀的有效開展,既可以建立師生共學的友好關系,又有利于改善學生的閱讀氛圍。同時,還可以促進教學理念的轉變與改革,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個性化方向良好發展,最終實現個人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優化策略
一、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的特征和內涵
個性化閱讀是一個恒久的議題,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個性化閱讀學習,重在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意識。因此,從個性化閱讀學習的特征來看,可以分成三點:首先,自主性。自主性的閱讀培養機制重在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思考的意識,尤其是通過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較強的自主學習和反思意識,有很強的閱讀引導作用。其次,批判性。閱讀期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建立一種個性化的反思過程,針對文章中的多個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感悟和反思,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最后,創造性。事實上,閱讀也是一個知識再生產的過程,學生通過和作者“對話”,可以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個性化地理解文章結構、文化背景、主旨思想等,以此加深理解,從而提高閱讀學習的有效性。再者,閱讀是一種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近距離”對話,或者是穿越時空的平等對話。作者將情感付諸文字之中,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敘事框架、邏輯主旨等逐一進行解析并學習。
例如“隱含的讀者”與“隱含的作者”兩層面概念,前者是德國接受美學代表人物伊瑟爾提出的,所謂隱含讀者是相對于現實讀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設定的能夠把文本加以具體化的預想讀者;后者是美國文學理論家韋恩·布斯在《小說修辭學》中提出的概念,用來指稱一種人格或意識,這種人格或意識在敘事文本的最終形態中體現出來。初中階段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應當是深層次的、個性化的、具體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與作者進行充分的對話,并在閱讀中建立總體框架,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與情感,進而將語文閱讀知識統一裝入到學生的知識框架之中,根據自身的個性化理解進行分析與總結,對文章進行更深層面的挖掘與理解,其中的個性化理解便是閱讀教學中的重點。
二、初中語文教學實施個性化閱讀的模式
(一)營造閱讀教學情境,促進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
新課改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目標導向,其中特別提出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不能照搬或照抄其他教師的教學模式,更不能按照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進行教學工作設計,而是要以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為前提,提倡在教學中多讀書、少做題。因此,基于上述語文教學目標任務,教師應當將閱讀作為個性化教學的切入點,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個閱讀能力,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主動性,營造活躍的閱讀學習氛圍,并豐富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中,寓教學于活動之中,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教師可以構建課堂學習情境,如用多媒體展示相應的視頻、圖片等,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不一樣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可以采取分角色閱讀模式,為學生提供一些道具,引導其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以此促進深入到角色和故事中,并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師構建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進行閱讀學習,可以讓學生通過情境的感染來加強個性化學習,并在潛移默化中使個性化閱讀學習成為學生內在的閱讀動機。
(二)加強個性化閱讀感悟訓練
首先,掌握本文的脈絡,整體感悟整個本文。脈絡即為一個文章的主體架構,是一個文章的整體思路所在,是完成一個文章的重要基礎,就如同一個大樓的設計圖,設計師們要將大樓的所有結構都建筑設計好之后,建筑施工單元根據建筑設計圖樣進行施工,而假如建筑施工單元根本沒有建筑設計圖樣進行建筑施工,那這座大樓也將完全不成。散文教學也是這樣,當學生們在讀書的時候,明確了本文的基本思想之后,對本文的總體內涵就能夠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也能夠明白作者的立意所在,為盡快進入課文作好準備,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再次,通過咀嚼語句,體味文字的吸引力。語句是組成文字的基礎,用語言的魅力折射了文字的吸引力,通過認真體味語句,就可以引導學習者體會語文課中不一般的吸引力。
例如在認真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春》時,作家在平實無奇的語句中就體會到了春意勃發的春天,賣弄偷偷的這二個字詞利用擬人的方法生動傳神的表達了作家對春的熱愛并且春天在不經意的來臨,‘吹面不寒楊柳風’,漂亮的,像媽媽的手撫摸著你,撫摸是人所做的行為動作,撫摸也是一個很親昵的行為動作,是同樣快樂和關懷,春風本來是無情的,但是作家卻用靈動的語句將春天寫活了。最后,掌握好文字的核心思路。核心思想就是文字的真意,是作家最想表現的思想與情感,同時也是作者寫作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所在。當學員們在進行了前面一系列的預熱時間之后,最后需要把握好的是這篇文章的核心思路,假如這篇文章的核心思路還不能掌握好,則作者前面做的所有工作也就是白做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個性化閱讀教學從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兩方面打破了傳統閱讀教學的束縛。個性化閱讀激發了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滿足了學生閱讀需求的多樣性以及閱讀心理的獨特性,讓學生能夠發表自己的閱讀見解,敢于質疑問題。相信在教師不斷探索與進取下,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思維品質能夠有所提升,讓個性化閱讀教學能夠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卞龍寶.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探究[J].江西教育,2020(03):19-20.
[2]高酉鳴.對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分析[J].讀寫算,2019(33):92.
[3]唐學洪.個性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讀寫算,2019(32):130.
[4]馬玉海.淺談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18(31):135.
[5]張宏江.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運用[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8(10):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