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小霞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對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敢于抓“燙手山芋”,勇于啃“硬骨頭”,切實做到“四個堅持”,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一、堅持科學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全面學、貫通學、深入學。采取政治學習會、專題讀書班、專題培訓班等形式,開展理論學習。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名著、心理學名著等專業著作,真正做到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入腦入心。堅持把教育科研和社會調查研究相結合,按照“深、實、細、準、效”的工作要求,開展調查研究,形成課題研究成果,使教育理論研究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
二是強化理論應用。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堅持實踐、實踐、再實踐,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努力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持在理論學習與研究成果轉化上出實招,把理論成果轉化實際行動。按照目標化、系統化、品牌化的總體思路,引領教師推動教育教學工作,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學校特色品牌。
二、堅持增強專業能力,提升業務水平
一是牢記使命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使教師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二是加強師德修養。堅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弘揚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創新紅色基地教育、現場體驗教育等師德教育方式,完善師德規范,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爭做“四有”好教師。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自覺抵御‘燈紅酒綠’的誘惑,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成人民教師的高風亮節。
三是鍛煉過硬本領。開展教師全員培訓,促進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拓寬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教育新形勢的需要。堅持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活學活用教育教學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注重磨課的過程,進行試教、反思,再試教、再反思、再上課,統籌提升教學思想、教學內容、課堂結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方面的技能,切實提高教學管理能力、教學認知能力和教學創新能力。
三、堅持教育創新發展,引領社會進步
一是樹立創新思維。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立足新時代,尋找新思路,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鼓勵和推進教師隊伍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不斷提高創新工作的能力。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辯證統一,沖破落后的傳統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改變因循守舊、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狀態,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二是善用創新方法。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掌握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問題。堅持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善于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通盤考慮各方面情況和進展,把握平衡、綜合研究。增強相似聯想、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側向思維、動態思維能力,運用試錯法、六頂思考帽法、大腦風暴法、六西格瑪等創新方法,促進思維創新、方式創新、流程創新、標準創新、觀念創新、結構創新、制度創新等方面的創新。
三是強化創新研究。牢固樹立動態思維、超前思維,緊緊追蹤社會發展形勢和教育形勢發展的變化,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加強黨建工作、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師德師風建設、學校管理、教師專業成長、教育科研工作等領域的方式方法創新研究。遵循科學規律,堅持分類指導,營造有利于創新研究的環境和文化,采取有力措施支持課題研究,鼓勵提出新觀點、新方法,推動教育創新研究工作更好地體現規律性、增強時代性、富于創造性。
四、堅持加強作風建設,確保風清氣正
一是堅持群眾路線。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密切聯系群眾,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真正使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實現教育為人民服務。通過互聯網、微信、QQ等方式,創新互聯網時代教育服務群眾工作機制,堅持把尊重民意、匯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貫穿于教育工作之中,收集整理社情民意,形成合理化具體的措施,真正使教育事業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先行者、受益者、助力者。
二是深化標本兼治。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深化標本兼治,夯實治本基礎,通過梳理總結工作中發現的制度問題,一體推進學校作風的體制機制建設。注重加強對教師作風方面等的監察監督,強化作風考評,體現獎優罰劣,推行作風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科學把握糾正與防范、治標與治本、階段性和連續性的關系,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以治標促進治本、以治本鞏固治標。
三是強化實干精神。堅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拿出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勇氣,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銳氣,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一項一項地抓好落實。堅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敢為天下先、增強進取心,解決學校教育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突出問題、學校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緊迫問題等實際問題,取得新突破、創造新業績,為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