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雪梅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中,美術活動尤為重要,它是激發幼兒創造潛能、提升幼兒審美素養和審美情趣的關鍵,直接決定了幼兒的全面發展。但在實際的美術活動中,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致使幼兒園美術活動效果差強人意,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唯有充分發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其與幼兒園美術活動整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美術活動的教育價值。對此,本文就以幼兒園美術教學為例,探討幼兒園美術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具體策略,旨在提升幼兒園美術教育質量,并促進幼兒美術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信息技術;整合教學
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不僅要讓幼兒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也需要重視幼兒美術教育,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然而,在以往的幼兒園美術教育中,幼兒教師都是通過教材、口述以及示范等形式來引導幼兒去學習美術知識,這樣的美術教學對認知能力較弱的幼兒來說,會顯得比較枯燥。所以幼兒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去嘗試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以此來讓美術教學更加形象與生動。
一、幼兒園美術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具體策略
(一)整合信息技術,豐富美術教育資源
傳統的幼兒園美術教學由于教學資源的匱乏、幼兒的認知水平有限,使得幼兒在欣賞美術作品中無法準確理解,更不用說評述過程。很多時候,幼兒教師只能根據自己的美術知識和生活閱歷來口述,讓幼兒根據自己僅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這就使得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效果相對來說比較差。所以,幼兒園美術教學需要通過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來改變這一現狀,解決教學資源匱乏的問題,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開展欣賞“世界著名風景及建筑物”的美術活動前,幼兒教師可先將幼兒分為幾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的幼兒可以在教師、家長的指導下搜集不同的風景與建筑物,有的小組負責搜集中國的著名風景與建筑,如長城、兵馬俑以及秦嶺等;有的小組負責搜集國外的,如埃及金字塔、日本富士山以及法國埃菲爾鐵塔等,在搜集過程中既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讓幼兒獲得了成就感,并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待到正式開展欣賞活動時,幼兒教師可將各個小組幼兒搜集的圖片,用課堂多媒體進行播放,并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同時,教師也可對幼兒搜集的圖片進行精選或補充,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風景或建筑物,如中國的長城、故宮,埃及的金字塔等,并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幼兒播放這些風景名勝的小視頻或專業攝影照片,并一邊為幼兒介紹這些風景名勝的特點和歷史,讓幼兒在欣賞美的同時,獲得更多的認知體驗,進而培養幼兒欣賞美、創作美的意識。
(二)基于美術活動創設美術情境
與抽象的實物、場景相比,幼兒更加喜歡具體的、形象的事物和場景,能夠對其形成深刻的理解,最終更好地理解某一事物。以往,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活動時,基本上都是采用語言講述的方式進行描述,致使美術活動教學效果不佳,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基于此,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結合美術活動的內容,靈活借助直觀的感知,促使幼兒在視覺和聽覺的感知下,對抽象事物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真正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海底世界”的美術活動中,單純地憑借幼兒教師的口頭描述,幼兒很難想象到其中的畫面,致使其在美術活動創作中,存在較大的難度。面對這一現狀,幼兒教師就會借助信息技術這一工具,將海底世界直觀地展示在幼兒面前,使得幼兒在飄蕩的海草,游動的魚兒、珊瑚、海星等海洋生物中,對海底世界形成直觀的感知,也為后續進行美術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比如,在“太陽寶寶”的美術主題活動中,基于幼兒難以理解美術線條的現狀,幼兒教師就借助了信息的輔助,通過“音樂+線條展示”的方式,使得幼兒在不同的音樂背景中,掌握不同線條的特征、繪畫方式等。如此,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可促使幼兒結合不同的音樂感覺,完成不同美術作品的繪制,最終掌握美術的繪畫技巧。
(三)整合信息技術,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
幼兒的理解能力比較薄弱,所以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主要還是以觀察為主,在幼兒教師及家長的指導下,引導幼兒通過觀察來獲取更多知識,也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可以在大腦中留下更深的印象。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訓練幼兒的觀察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可以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提升其審美能力。因此,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要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利用信息技術來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傳授幼兒觀察的技巧,使其能夠學會觀察、善于觀察。例如,在帶領幼兒開展繪畫主題活動“各種各樣的房子”中,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察不同環境的特點,給環境中的房子進行上色,并獨立創作出一幅美麗的繪畫作品。因此,在活動開始前,幼兒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設備,為幼兒播放相關的視頻短片,引導幼兒去觀察不同環境中的房子顏色,了解房子和環境的關系,比如在城市中的房子以高樓大廈居多,而鄉下的房子大多是小樓房或平房,并且很多房子都有煙囪;西方的房子多以洋樓為主,東方有很多木質結構的房子,還有各種茅草屋,等等。通過觀察各種環境中的房子,幼兒的認知經驗得到了有效提升,對各種色彩的運用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此外,在美術評價活動中,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讓幼兒去觀察自己與他人的作品,去發現其中的可取之處與不足之處,以此來提升評價的客觀性與全面性,也能讓幼兒的主動性、自信心等個性品質獲得進一步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自信地、大膽地向其他人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改變了以往單一、落后的評價活動方式。
二、結語
隨著幼兒園教育體制的進一步改革,美術教學活動的價值與課程評價標準也隨之在不斷更新與完善。因此,在信息時代快速發展背景下,幼兒園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加強信息技術與美術教學活動的整合,對增強幼兒學習興趣與效果,以及提升美術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并結合美術教學內容與目標,科學、靈活地應用信息技術,進而獲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葛巾.多姿多彩錦上添花——多媒體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10).
[2]張淑琴.多媒體與幼兒園美術活動整合的作用[J].甘肅教育,2020(15).
[3]李聰玉.多媒體與幼兒園美術活動整合的作用研究[J].新課程,2020(42).6157CCEB-B82F-47F1-B3F4-FE1B16D27E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