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雯婷
摘 要:學校作為最關鍵的育人場所,其主要職責就在于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培養優秀的接班人。青少年時代是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而如今在學校里出現了“輕德育,重智育”的情況。本文就小學時期的德育教育、如何在少年時代樹立良好道德觀念,提出開展“賞識教育、關愛教育以及引導教育”。
關鍵詞:賞識教育、關愛教育、引導教育
如今,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義務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但大部分地區仍在以往應試教育的壓制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幾乎都是重才智而輕德育,導致現在很多青少年存在著很多品德上的問題,也得不到解決。家長、教師長期忽視了學生的德育培養,使學生錯失了身心成熟的最佳施教年齡段,也影響到了他們個體的未來成長,更是間接影響到整個中華民族素質的高低。
青少年德育教育對于人的一生思維發展有著引領作用。如今,教師的職責就是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并感化他們,使得他們能夠形成良好的素質,骨子里有良好的道德,從而促進人的發展和進步。
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必須發自內心的去尊重學生,讓其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做到賞識教育;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也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愛和尊重。再者,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因為每個學生的差異比較大,教師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教育,針對不同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
一、賞識教育,尊重理解,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和尊重,以及些許的賞識鼓勵能使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產生成就感,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從而以智育帶動德育,促使學生展現出樂學向上的精神面貌。身為教師,如果可以給兒童持續性的鼓勵和支持,并且幫助兒童超越自我,那么就能夠激發出他們的潛力,使得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強烈。總而言之,在教學環節,教師的鼓勵和賞識至關重要。
有次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們正在操練問答。其中,角落里一個名叫小旭的同學不配合,自己一個人擺弄抽屜里的什么東西。他的行為和其他同學的表現截然相反,我感到很不滿意,我當場批評他。忽然,我意識到,這不是破壞其他同學高漲的學習熱情嗎?這樣只會浪費更多時間,對大家都不好。
因此,我面帶笑容的問他:“Xiao Xu, what do you have?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他明顯非常詫異,從他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驚慌失措。我不為所動,低頭往他抽屜里一看,原來呀,他是在畫畫,而且畫的是我們上英語課的情景。這時,我把他的畫拿起來向所有的同學展示,并故作神秘的問他們:“Do you know what is it? Lets ask Xiao Xu together.”所有的同學都倍感好奇,他們提出了問題:“What do you have?”不僅如此,小旭自己也隨口說出:“I have a picture.”這讓我激動又驚喜。同時,其他同學也表現非常積極主動。此次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并非是它,但是,這卻對整節課進行了有效的拓展。
在教學結束后,我也進行了反思:在教育中,鼓勵和贊揚其實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能夠讓課堂氣氛更加和諧且輕松,能夠促進后進生的轉化,推動他們的發展。因此,身為一名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以及表揚可以使得學生都能積極融入課堂,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 關愛教育,播撒陽光,收獲希望的果實。
在平時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都會碰到一些性格倔強而且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學生。事實上,這部分學生的內心并不強大,稍不注意,就會傷害到他們,他們內心也非常渴望他人的幫助以及關懷,尤其是教師。所以,教師應該意識到師生關系的重要性,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認可,及時的表揚并且鼓勵他們,這樣才能夠達到德育的目標。
去年,我班畢業的學生中有一名叫小明。他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不盡人意,在課堂上,他總是悶悶不樂,也不發言。課間的時候,也是孤獨一個人靜坐在一旁,不和其他同學打成一片;放學后,快速收拾好書包,就急匆匆地出校門,一個人獨來獨往。經過仔細的調查和分析以后我才知道,他的家庭非常不幸,父母離異,這些導致他的身心壓力都非常嚴重,所以,學習興趣也大打折扣,他們無法從學習中感受快樂。
這天上課時,我偶然發現他在看一本小說。經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我決定選擇不立馬揭穿他。而是嘗試換另一種方式,剛好有一道口語練習題,我便點名讓他回答。我原以為這道題對他是有些難度的,沒想到他沒有絲毫猶豫,答案便跟著出來了,回答地非常精彩。這也讓我非常震驚,同時,所有同學也為他鼓掌。我也終于看到了他喜悅的笑容,于是我把握機會立馬提出表揚。
隨后,我尋找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機會,讓他單獨來我辦公室,并告訴他我也有想讀那本小說的興趣,并且把我已經讀完的書和他交換。他爽快的答應了。就在這種雙方交換的閱讀過程中,他開始出現變化,在課堂中,他變得越來越積極主動,在課后,也會和其他同學一起聊天玩耍,成績也大幅度提高。
從這些事情我也充分體會到了教師關愛對于學生的價值和意義。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仔細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的有點和長處,同時發現他們的問題,并幫助解決問題,抓住一切機會進行教育,解決核心問題,促進師生共贏。
三、引導教育,弄清癥結,促進習慣的養成。
在引導式教育模式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鼓勵,提前設置好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技能,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在教學的同時,教師必須善于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和鼓勵,并合理利用周圍的環境和資源,把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讓他們真正的愛上學習。同時進行德育教育,不斷解決學生遇到的新的問題和挫折,推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在我剛剛接手六年級這個畢業班時,班里有個很特別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小易,說他不聰明吧,他上課總是會積極舉手發言,十分起勁,有時甚至要站起身來,把手伸到你的鼻子底下;可說他聰明吧,開學以來的英語默寫簡直讓我崩潰,默寫幾乎是全錯,他總是記不得,要錯就錯一大片,字也寫不好,一筆一畫都不知都扭到哪里去了。
從他平時的學習過程,不難發現,他對單詞、詞組的記憶與理解也存在著比同齡孩子落后的狀況。我雖然找到這些癥結(父母絲毫不在意他的成績),但也很難讓他找到成功的感覺。治標還需治本,當務之急,我覺得一定要巧用引導教育,首先,要讓孩子養成學習的興趣;其次,對待孩子的成長,我們都要有耐心一點點地引導他進步,關鍵是養成他學習的習慣。雖然和同齡的孩子相比他出發得似乎有些晚,不過,沒關系,只要堅持,哪怕他是只蝸牛,在學習的路上,只要他勇敢地前行,總能趕上他人生的盛宴。
該模式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并發揮他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從而配合德育教育,做到立德樹人,進一步增強道德意識,健全德育教育機制,強化日常課堂管理,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無論是賞識教育,還是關愛教育或者引導教育,本質都需要教師在教育中融入德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滲透德育,比如關切的眼神等。只有熱愛學生,你才能做到關心和了解他們,尊重和信任他們,賞識和寬容他們,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有效地進行德育教育,立德樹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修筑溝通心靈的橋梁,推動學生全方面的發展。3E4BE187-AD28-4B5C-BE1D-04941A1E4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