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艷
摘要:我國十分重視文化強國,近年來又大力倡導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藝術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所以,這為民間傳統藝術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優渥的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特色與價值的文化生態具有諸多意義。
關鍵詞: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特色;生態
一、傳統民間藝術文化所呈現出的特色
(一)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色
我國國土資源遼闊,不僅擁有數量巨大的人口,而且擁有56個民族。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氣候環境、不同的歷史進程、不同的民族也誕生了屬于自己的獨特民間藝術文化。因為地域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也導致了不同的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呈現出了顯著的地域性特征。比如,因為黃土高原特殊的地質形態以及村落的分布特色,所以陜北地區出現了信天游這種極富地域性特點的歌唱藝術。又如,江南地區因為盛產蠶絲所以誕生出了具有水鄉氣息的蘇繡。
(二)體現了熱烈質樸的情感
民間藝術文化是人民在生產和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所以往往并不拘泥于特別的形式和風格,它們是老百姓最真實的想法和心聲的具象化體現,所要傳遞的也是普通老百姓所想要通過藝術文化作品表達出的真摯情感,所以,它并沒有正規文化的規模,但其中所體現的熱烈質樸的情感,卻恰恰是傳統民間藝術文化所獨具的特色。
(三)具有明顯的鄉土氣息
一般來說,傳統藝術文化在誕生時都植根于民眾的真實生活,所以他自然而然的也透露出了普通民眾生活所具有的那種厚重感,反映了民眾對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期盼。因此在不同地區傳統民間藝術文化也會呈現出和該地區的特征相似的鄉土氣息。比如,普遍存在于廣州潮汕地區的英歌舞,雄渾的舞蹈和獨具特色的音樂形式,也象征著普通民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喜悅與期盼。
(四)和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
一般來說,民間藝術文化往往有其誕生的沃土與根源。而中國的傳統民間藝術文化之所以能夠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形式,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它脫胎于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比如說絢麗多彩、極富特色的蘇繡和湘繡、每年正月十五全國各地都會出現的社火與藝術表演。它們最初的目的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
二、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的價值
(一)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因為傳統民間藝術文化所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所以在對傳統民間藝術文化進行分析的時候,不應該以某一個具體的研究方向為基礎。而它本身所包含的多種多樣的功能性和藝術性特點,也使得在開展研究的時候,可以從不同的方面入手。比如美術學、文藝學、社會學、民俗學等特征。
(二)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
傳統民間藝術文化誕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豐富民眾的生活,表達民眾的真實祈愿,也同樣具有教化民眾、弘揚優秀傳統美德的功能,所以傳統民間藝術文化所具備的另外一個價值就是它所具有的鮮明的文化特征。比如在一些地方戲劇里流傳的關于孝心以及公平正義的片段,目的就是為這讓民眾觀看戲劇的時候,其中所弘揚的文化能量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體現了歷史發展的痕跡
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文化同樣又是歷史發展的忠實記錄者,能夠體現出歷史發展的痕跡。可以說是人類誕生之際,文化變隨之產生。所以在民間藝術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也會無意識地將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所出現的事件或者階段特征融入民間藝術文化中,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和傳承者。
(四)具備了鮮明的藝術性特征
傳統民間藝術文化所具有的藝術性特征不僅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呈現出了多樣性的特點,而且也對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在藝術層面上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而正是因為傳統民間藝術文化所具備的藝術性特點,也使得民間藝術文化具有更加鮮明的娛樂性和可看性,更加有利于對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的弘揚和推廣。
三、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的發展現狀及生態特點
(一)時代的發展和觀念的改變影響了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的發展
我國的許多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大多脫胎于以前的農耕文化,然而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觀念的改變和進步,使得許多傳統民間藝術文化都不再具備繼續生存下去的土壤。甚至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都面臨著無法繼續傳承的窘境,所以如何來為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培育適宜它們發展和延續的生態環境,也是每一個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的傳承者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二)加強對于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研究和傳承
要想讓優秀的傳統民間藝術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弘揚和健康的延續,就必須結合當前國際和國內文化發展的優秀案例和模式來探索出一條真正適合我國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傳承和發揚到道路。但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都必須建立在對傳統民間藝術文化進行深入而系統的探索與研究的基礎之上。這也是營造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發展生態的重要途徑。
四、結語
傳統民間藝術文化是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也是在民眾生產和生活中具有深遠影響的文化財富。所以,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特色與價值的文化生態進行深入探討,了解其特點,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發展和弘揚的新形勢、新方法。
參考文獻:
[1]嚴春婷.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特色與價值的文化生態探析[J].科教導刊(下旬),2016(03):155-156.
[2]呂青,宋亞萍.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特色與價值的文化生態探析[J].求索,2014(11):175-179.
[3]張昕玥.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特色與價值的文化生態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18(8):00192.
[4]李耀.文化生態視角下陜北民間藝術的當代價值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