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剛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運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對教學管理的優化,語文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以此達到自己教書育人的使命。本文將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師的角度,探討如何用信息技術這樣的方式來優化自己的教學管理活動,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管理;信息技術
學校往往通過教學管理這樣的方式來開展自己的教育工作,教育系統運行的所有環節和內容都是包含在教學管理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管理便凸顯了它的重要性,它體現著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也體現了學校教育工作開展水平的高低。一個高效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從更大的角度來說,它對一個學校的教學層次和廣泛知名度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優化和提升自己的教學管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推動小學語文實現信息化發展。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影響
(一)電子備課網絡化
組成教學活動的內容有很多,教師備課是其重要內容。教師高效的備課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實現網絡式電子備課,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及時有效的交流溝通。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進行集體備課,整個年級組的語文教師一起備課,這樣可以保證教師備課內容的全面性和科學性。主要步驟可分為三步:第一步,要根據學期教學目標科學制定教學計劃,構建相應網絡平臺;第二步,教師實名化,每個教師都提出自己相應的意見,推送給負責人員,并將備課內容通過網絡輸送至云端實現信息交流無障礙,開放式溝通共享。第三步,年級主任將各位教師的備課內容進行集中分類,進行評價。
(二)備課管理動態化
采用信息技術構建小學備課系統,達到提高備課進度和效率的效果,實現備課動態化和高效化。信息技術備課的方式,不僅一改傳統的紙質化低效的弊端,還使得語文教師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備課內容,加速備課進程。而且,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所有備課內容透明化,有助于開展管理工作,可以優化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管理工作。
(三)小學語文教研工作優化管理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廣泛應用可以實現課堂教師實時記錄。課堂實時記錄,一方面使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更加規范系統,在課程結束后可以觀看課程回放,可以就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分析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同學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看看同學在課堂上的表現,對課堂內容回饋,從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鞏固課堂所教授的內容,增強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掌握,從而提升學生的成績。
(四)教師輔導網絡化
學校可以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搭建專業的教學網絡管理平臺。在該平臺上,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所需的教學資料,使得自己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與此同時在該平臺上,教師也可以學習名師的經驗,融會貫通,不斷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縮小自己與國內外優秀教師的差距。家長也可以利用該平臺,輔導自己孩子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
二、小學語文教學管理是如何運用信息技術
(一)增強信息技術運用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是小學生,因此教師在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時,應該注意學生的年齡和學習能力。面對小學一年級的同學,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信息技術使得知識變得淺顯易懂,生動有趣,這樣才能積極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面對小學六年級的學生,語文教師就應該多安排一些針對知識本身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僅僅是輔助上課的一種方式,應該要合理且科學,要適度,不能無時無刻無節制的采用信息技術的方法用于教學,這樣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會限制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
(二)課文內容實現情景再現
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預習學習內容,提高學校效率,可以讓學生提前查找相應資料,然后在教師講課前,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課堂內容,也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同時還可以提高同學的自信心,增強與同學之間的感情,提高班級凝聚力。在教授小學生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這樣的方式去豐富課堂教學。例如采用聲音及圖像的方式去上課,讓學生的參與感更強,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對于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內容,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方式對其動態化模擬,讓學生可以更好理解課堂內容。
三、結語
現在,很多學校的語文教學都已采用信息技術的方式進行,但是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們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并不算科學有效。面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在語文教學管理過程中優化管理效果,就需要科學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既要合理,又要符合語文課程的學科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所有學科都用一種方法,要體現出語文學科的特色。
參考文獻:
[1] 陸金生 .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管理 [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04).
[2] 李俊英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小學語文教學 [J].河北教育,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