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杰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在教育方面的理念發生了很大改變,要求教師改變和創新傳統教學方式,通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最終實現學生全面的發展。本文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該怎樣通過有效策略實現對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希望通過本文的所述,能夠為教育同行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以及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學;“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有效策略
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為主要的教學任務。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對知識的主動追問和探索,然后根據自己所掌握和學習的數學知識,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將小學數學教書育人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一、“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面臨的問題
在以往的教學工作當中,更加注重對于基礎知識的剖析和講解,并且要確保學生能夠對基本的解題方法有所掌握,對于一些比較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學生們也只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對于教師來說,素質教育理念下不但要注重對于數學知識的教學,更加要注重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鼓勵并且引導學生展開自主的學習、探究。
其次,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快速推進,教師也逐漸去嘗試將“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當中教學重點。但是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隨意性比較強,針對其培養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二、小學數學中“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一)抓好預習培養學生的基本自學能力
在實際教學工作的開展當中,教師要強化對于預習工作的重視,通過預習工作的進行,幫助學生熟悉和了解即將講解的知識和內容,這有利于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接著教師要讓學生在預習之后對自己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思考一下與以前學過知識的聯系,嘗試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以此來構建知識網絡,也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并且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二)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
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過程中,要學會去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教師此時就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去發現問題。比如在《運算律》的教學中,教師先給學生展示了一些文具,并告訴他們筆記本的價格是每本2元,鉛筆的價格是每支1元,鋼筆的價格是每支5元,然后讓學生結合這些信息展開思考,是否能夠根據這些信息發現和提出一些問題呢?有的學生就會說,如果班級里面有30個學生,要是每個人都買2種文具的話,需要多少錢呢?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提出的疑問,將乘法分配律的內容順勢導入課堂,讓學生們隨意選擇兩種文具并計算,自己嘗試去驗證這一數學定律的正確性,這實際上就是在強化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以來,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越來越受教師的歡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使得學生在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可以給學生空間去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例如,在《認識角》這部分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同學進行分組,將小組作為單位,去探究在實際生活中,那些物體的有角的存在,角有哪些特征,怎樣畫角,怎樣比較角的大小。通過小組合作形式的課前預習活動,學生對于本節課所講的內容已經能夠有著初步的了解,教師只需要從旁進行輔助和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
(四)豐富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要想實現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目標,不但要充分調動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還需要就學生探究能力進行培養。如:在進行《方向與位置》教學時,其中第一節的教學知識點,是讓學生能夠確定位置,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嘗試去創設與其相關的教學活動,通過學生在具體情境當中,能夠找到并且正確說出位置的名稱。為了保障教學活動的豐富性,教師設計了一個“尋寶”小游戲,教師提前將小寶藏在學生課桌里,然后選定學生參與游戲,教師通過運用語言來表述位置,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找到正確的方位,其中運用到教學中有關位置的知識點,“第幾排、第幾列”等,游戲教學活動的設計,不但充滿趣味性,同時也掌握了教學知識點。為了讓學生學會位置正確表述,還可以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學生發起方位指令,教師進行尋寶。由此可見游戲活動的設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學生參與學習也會更加積極主動,不但營造了良好學習氛圍,學習活動也更加輕松愉快。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培養的關鍵性,并且要將其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通過重視動手實踐、激發學生主動提出和探究問題,以及利用好預習階段等途徑,切實讓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為他們數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蔡美寧.小學數學研究性學習活動策略淺析 ——以閩南傳統建筑中的數學為例[J].教師,202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