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福鵬
摘? 要:審計機關對審計審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之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審計審理在審計實踐中顯現出不少問題,本文針對審計審理的責任邊界、審理方式、審理重點、審理制度規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審計審理效率。
關鍵詞:審計審理;問題;對策
自2010年9月,審計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明確審計審理作為審計質量控制的手段以來,審計審理越來越受到審計機關的重視,其作用也越來越不可或缺。
一、審計審理概述
審計審理是指審計機關按照一定的原則、標準、內容、范圍和程序,對審計組實施審計項目的結果及其過程進行審查和修改,并提出意見的一種內部管理行為。審計審理是審計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有效開展審計審理工作,對規范審計程序、提升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約束審計機關內部權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審計審理在審計實踐中仍突顯出很多問題。具體如下:
二、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審理的責任邊界不清晰
審計準則規定,審計機關實行審計組成員、審計組主審、審計組組長、審計機關業務部門、審理機構、總審計師和審計機關負責人對審計業務的分級質量控制。但在審計實踐中,一方面審計組成員對審理的依賴性越來越明顯,對其自身的審計質量控制意識卻越來越弱,審計組的審核、業務部門的復核也往往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審理人員承擔的責任過大,審理人員往往沒有參與審計過程,卻要在短時間內了解審計資料,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提出意見建議,這不僅對審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考驗,也模糊了審計審理的責任邊界。
(二)審計審理方式單一
現在很多審計機關尤其是基層審計機關,仍然采用傳統的審理方式開展工作,即審計組報送審計資料,審理人員進行審理,這已經跟不上新時代審計發展的需求了。一是審理人員對審計現場情況把握不深刻,難以做到客觀全面的了解審計事項,進而影響準確判斷,做出正確、合理的審理意見;二是傳統審理方式是一種事后審核和監督,不利于解決現場審計返工、審計實施方案執行不到位和審計證據不充分等問題。
(三)審計審理重點不突出
在審計全覆蓋的大背景下,審計審理的業務量和覆蓋面也在不斷擴大,而審計業務的規范性也在逐漸增強。審計業務對審計審理的基本要求,從最初的全方面覆蓋調整為突出重點。而如何突出審計審理的重點,仍是現階段審計審理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四)審計審理制度規范不健全
一是有的省級審計機關,還未建立統一、規范和具體的審計審理實施細則,造成基層審計機關的審計審理存在一定的差異。二是審理工作標準化建設還不到位,同一類型問題的審理意見、審計發現問題定性、處理處罰意見等審理口徑往往不一致,自由裁量隨意性大,影響了審計的公平和質量。三是審計組與審理部門之間的分歧還缺乏統一、規范的協調機制。
三、對策分析
(一)理清審計審理對質量控制的職責范圍
審計審理對質量控制負有重要的責任,但不應該也無法承擔承擔審計質量風險主要責任。應堅持以審計組為質量控制主體,審計組成員、主審、組長和審理人員應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切實擔負其職責來,各盡其責。如重大問題未被發現或隱瞞不報、審計證據不適當不充分、審計記錄不真實不完整等問題,其責任應該由審計項目執行人員來承擔;而對于審理意見不正確、審計結果文書修改不當、審理時應當發現而未發現重要問題的,其責任應該由審理人員來承擔。
(二)創新審計審理方式
一是開展全過程跟蹤審理。審理人員從審前調查時就開始主動介入,參與審計實施方案的編制,參加審計組業務會議,參與撰寫審計報告征求意見稿,復核審計業務資料,提出審計質量問題,在審計現場完整補證或采取整改措施。二是對審計項目分類審理。對于重大審計項目,開展全過程跟蹤審理,對于一般性審計項目,采取傳統審理方式。三是積極探索交叉審理方式,保證審計質量和處理結果的公正準確。
(三)突出審計審理重點
重點審理審計實施方案確定的事項是否完成;重點審理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是否在審計報告中反映;重點審理主要事實是否清楚、相關證據是否適當、充分;重點審理評價、定性、處理處罰意見是否恰當,關注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反饋,分析審計組與被審計單位的分歧,做出合理的審理意見,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原則進行定性,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體制機制障礙、缺陷和漏洞;重點審理審計程序是合規。
(四)建立健全審計審理制度規范
一是在省級審計機關層次,建立統一、規范和具體的審計審理實施細則,使審理的每個環節都能有規可依,做到定性、政策依據、處理處罰口徑一致,盡可能地減少審計審理的差異性。二是推行清單式管理,對常用的審理意見書、采納審理意見情況說明等文書進行統一設計,提高審理工作效率。三是建立健全處理審計組與審理部門之間分歧的協調機制,逐步完善審理會議制度,當審理機構和審計組意見有分歧時,可以召開審理會議,各自發表觀點,達成共識后,提出更加客觀公正的審理意見。
參考文獻:
[1]俞雯,鄭衛東,陳莉.積極推進基層審計機關項目審理工作的規范化建設[J].中國內部審計,2011(9)
[2]陳燕.對審計審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2(1)
[3]吳玉金.深化審計審理工作應處理好四個關系[J].審計月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