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超凡,司地克江·艾外力,孟 梅*
(1.新疆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2.新疆農牧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4)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2022 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推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加大對運行規范的農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在中央政策號召下,各地農機社會化服務得到了快速發展,截至2020 年,全國農機服務組織19.48 萬個,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7.5 萬個;農機戶3 995.44 萬個、4 751.78 萬人,其中農機作業服務專業戶420.6 萬戶、588.75 萬人。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25%,較“十二五”時期末提高7.43 個百分點;其中,機耕率、機播率、機收率分別達到85.49%、58.98%、64.56%。
學者從不同角度經過長時間的調研摸索、實證分析,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促進了農機社會化服務的發展。
李忠旭和莊?。?021)認為,互聯網對農戶采納農機社會化服務具有積極意義。張寧潔等(2018)認為,要突出農機合作社對社會的貢獻,可投入資金以增強合作社的社會效益。胡晨怡(2017)認為,農機作業服務不僅簡單扮演著替代農業勞動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角色,還能加快農業轉型。潘經韜和陳池波(2018)探究了農機作業效率與農機社會化服務之間的關系。王揚光等(2020)發現,現階段農機專業合作社數量及成員數量增長已趨于緩和。周易等(2015)研究發現,我國農機社會化服務重點應該放在中西部和促進大規模農機合作社的發展。
數據來源于2021 年7—8 月對昌吉市農戶進行的抽樣調查。選取昌吉市作為樣本區域主要基于以下考慮。首先,昌吉市農機社會化服務起步早、規模大,在全疆處于領先地位。其次,昌吉市農機社會化服務形式多樣,例如昌吉市牽頭成立了昌吉州農機合作服務聯盟,通過“物聯網+”農機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整合耕種管收的各類農業機械,有效提高了經營效益。因此,研究昌吉市農機社會化服務可為新疆提供先進經驗借鑒。
本次調研采取隨機抽樣方法,深入田間地頭與被抽取的330 戶農戶直接訪談,形成330 份調查問卷,根據研究需要篩除17 份變量缺失較多的問卷,最終形成313 份有效調查問卷。
受訪農戶性別比例較為均勻,男性占50.2%,女性49.8%;受訪者年齡分布較為集中,46 歲及以上的中年人占74.5%,其中最大占比為55 歲及以上(40.3%);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和小學及以下占較大比例(70.6%),其原因主要是被調查農戶74.5%的年齡在46 歲及以上,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受訪農戶家庭的情況體現出以下特點:一是農戶家庭耕種平均面積為16.54 hm,主要是昌吉市土地流轉連片化,田地較為平整,方便機械作業,因此涌現出大規模承包耕地進行農業生產的種植大戶;二是受訪農戶中普通農戶占比最高,達到了78.3%,其中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依靠外出打工的農戶占67.7%,85%的農戶家中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為兩人及以下,家庭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不多,78%的農戶不以種植業作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兼業化程度較高;24.3%的農戶家庭擁有農業機械,其中42%是種植大戶,擁有農業生產全過程的機械;58%為普通農戶,家庭擁有農業機械多為動力機械(拖拉機);有89.1%的農戶購買過農機社會化服務。
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 模型,通過最大似然估計法對昌吉市農戶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因變量為農戶是否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參照相關研究文獻并結合昌吉市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的現狀選取自變量,分別為戶主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身體狀況()、主要社會身份()、家庭農業勞動力數量()、家庭兼業情況()、家庭耕作面積()、家庭農機保有情況()。利用昌吉市農戶的調查問卷,分析以上9 個自變量對農戶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影響,為促進昌吉市乃至新疆的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農戶是否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是有兩種結果的一個定性事件,這兩種結果分別是購買和沒有購買,因此需要引入虛擬變量。如果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沒有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被解釋變量取0;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購買了農機社會化服務,則被解釋變量取1。由于被解釋變量農戶是否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為二分類變量,故采用二元Logistic 模型來解決。設事件A,則A 發生的概率見下式。



利用SPSS 26.0 統計分析軟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對調查的313 份昌吉市農戶問卷進行回歸處理。將各賦值變量均納入模型中,計算結果見表1。從模型總體上可看出,9 個不同的自變量對農戶是否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預測的回歸模型的整體顯著性檢驗=117.44(=0.0<0.05),已達到了顯著的水平;Homer-Lemeshow 檢驗值為14.295(=0.074>0.05),接受0 假設,認為該模型能很好擬合數據;-2 Log likelihood 為97.67,考克斯&斯奈爾和內戈爾科分別為0.313 和0.629,擬合情況也較好。因此,戶主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身體狀況、主要社會身份、家庭農業勞動力數量、家庭兼業情況、家庭耕作面積、家庭農機保有情況這9 個自變量所建立的回歸模型適配度非常理想。

表1 整體模型的適配度檢驗及個別參數顯著性的檢驗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農戶的年齡()通過了模型顯著性檢驗,其顯著性水平是0.036,回歸系數是-1.231,呈負相關,表明年齡越大對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意愿越小。調研發現,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一般為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其主要職責是撫養家中的孫輩,從事農業生產僅是為了獲取“口糧”,以滿足家庭需要為主,不作為經濟產物,且家庭大多種植0.067~0.134 hm蔬菜,借助簡單的農業生產工具就能完成農業生產過程。
文化程度()通過了模型顯著性檢驗,其顯著性水平是0.045,回歸系數是-1.071,呈負相關,說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對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需求意愿越小。賀雪峰(2015)指出,農村中形成了“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結構和“中農+留守老弱病殘”群體。實際調查結果印證了賀雪峰的發現,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45 歲及以下青壯年占了樣本量的25.6%。在這一特殊結構下,“中農”就會承包更多土地,擴大農作物經營規模。隨著種植面積擴大,如果再繼續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勢必會增加農機社會化服務購買費用,從而降低經濟效益,因此他們大多會選擇自己購買農業機械,在降低自家經營田地生產成本的同時,還能為其他農戶提供農機服務,獲得經濟效益。
農戶家庭兼業情況()與家庭耕作面積()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顯著性水平分別是0.048 和0.034,表明農戶是否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在某種程度上受農戶家庭兼業情況與家庭耕作面積的影響。
農戶家庭兼業情況()回歸系數是0.955,呈正相關,表明隨著農戶兼業程度的提高,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意愿也相應提高。從實地調查來看,昌吉市農戶家庭收入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外出務工,家庭中很大比例的收入來源于非農業收入,而只依賴于農業收入的純農戶則越來越少。由于當前中國農產品市場化進程日益加速,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雇傭價格也大大提高,所以基于比較收益準則,昌吉市農戶將會隨著家庭兼業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傾向于選擇通過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替代在農業生產中勞動力的投入。
家庭耕作面積()回歸系數是-0.75,呈負相關,說明家庭耕作面積越大的農戶越不會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調研發現,農戶在承包大面積耕地進行規?;r業生產時,農機社會化服務價格占據了很大的生產成本,并且當前政府對農機購置補貼力度較大,因此他們往往會選擇購買農機從而完成農業生產。而耕種面積在0.33~6.67 hm的農戶,大部分購買了農機社會化服務,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農用機械有價格昂貴、利用率低的特點,耕作面積不夠大,負擔不起購買農用機械的費用,因此會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
家庭農機保有情況()顯著性水平是0.019,其回歸系數是-2.001,呈負相關,表明擁有農機的家庭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概率大于未保有農機家庭。從實地調查來看,農戶自家保有的農用機械較為單一,大多是小型拖拉機,并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因此有59.2%擁有農機的家庭在農業生產中購買了農機社會化服務。此外,98.7%未保有農機的家庭都購買了農機社會化服務。這表明農機社會化服務已經滿足了許多農戶的需求,可以使農戶不必再花大價錢去購置農業機械,卻也可以體驗到農機社會化服務所帶來的便利。由于受農機價格、農作物耕作周期及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變數影響,昌吉市農戶更加傾向于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來滿足其實際需要、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本研究通過對新疆昌吉市農戶開展問卷調查,對農戶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狀況及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發現,樣本中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農戶占比達到了89.1%,77.9%的農戶不以種植業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說明農機社會化服務解放了生產力,其已成為大多數農戶的首選。進一步運用Logistic 模型考察農戶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影響因素發現,戶主年齡、文化程度、家庭兼業情況、家庭耕作面積、家庭是否保有農機都對其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產生顯著影響,顯著性水平均小于5%,分別是0.036、0.045、0.048、0.034、0.019。通過實地調研以及對昌吉市農戶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定量分析,判斷出農戶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受此5 種因素的影響,進而根據農民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為農戶提供農機社會化服務,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業機械利用率,更好地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1)提高農民兼業化程度,為農機社會化服務帶來更多主體需求。從Logistic 模型分析昌吉市農戶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影響因素結果可知,農戶家庭兼業程度與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呈正比例關系。隨著農戶兼業程度提高,農戶外出打工時間越來越多,從而提高了家庭收入。勞動力與農機社會化服務的相對價格提高和農業勞動時間的絕對減少將會使農戶更傾向于購買農機社會化服務來解放農業勞動時間,從而使農機社會化服務更被農戶依賴。從微觀層面看,政府應將著力點放在提高農戶兼業程度上,進一步拓寬農民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規范好農機社會化服務,增加農戶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信賴,促進昌吉市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2)規范整合各農機社會化服務供給主體。當前,昌吉市農機社會化服務的重要供給主體之一是種植大戶,種植大戶占調研樣本的10.2%,其突出特征是文化程度較高、家庭耕作面積較大、普遍保有農業生產全過程的農用機械,受種植大戶影響,此3 項回歸系數均為負相關。從調研結果來看,一方面,種植大戶數量多分布廣,能較好地滿足周邊農戶需求;另一方面,因為種植大戶經濟能力有限,可購買的農機有限,不能滿足農機社會化服務結構及模式優化升級,且其獨立性的特征恰與農機社會化服務供給向組織化、規?;陌l展方向相矛盾。政府應整合各農機社會化服務供給主體,提高農用機械的利用率,促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積極健康發展。同時,種植大戶存在耕種收旺季抬高價格的可能性,并且作業質量參差不齊,這會降低農戶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信賴程度,因此在給予種植大戶扶持的過程中也要注重規范種植大戶作業價格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