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 陳磊通
肺纖維化是臨床較為常見的間質性肺疾病終末期肺臟改變,以纖維細胞增殖、大量細胞外基質沉積、肺組織結構破壞為主要特征,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及時診治[1]。現階段,臨床多采用藥物治療肺纖維化,常見藥物有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可有效延緩肺纖維化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但臨床調查顯示,受病癥嚴重程度、患者身體素質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部分患者單一藥物治療效果有限,且預后較差[2]。中醫學認為,肺纖維化是由人體肺熱血瘀、氣陰兩傷、宣素失司、氣血凝滯所致,屬“肺癆”范疇,治療可從活血化瘀、益肺通絡入手。抗纖湯是中醫名方,可有效改善人體血氣運行、疏通經絡[3]。本研究即對肺纖維化患者應用抗纖湯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接收肺纖維化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計算機抽號方法分組,可分對照組(80例)和觀察組(80例)。對照組中,男患者60例,女患者20例;年齡42~74歲;病程1~3年。觀察組中,男患者59例,女患者21例;年齡41~75歲;病程1~4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比性高。見表1。

表1 2組肺纖維化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例,
1.2 診斷標準符合《特發性肺纖維化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4]的肺間質纖維化診斷標準,具體如下:①臨床癥狀:患者可見進行性呼吸氣短、刺激性干咳;②影像學檢查:患者肺部可見肺彌漫性間質改變,肺呈網格狀、網結節狀改變,且以雙肺下葉多見,并隨疾病進展,發生兩肺彌漫性改變,晚期該可見蜂窩肺;③肺功能檢查:患者可見肺部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肺彌散功能障礙;④聽診:患者中下肺葉可聞暴裂音。中醫診斷標準依據《中國微觀辨證學臨證要略》[5]:①患者主癥可見干咳、呼吸氣短、舌質暗、舌部瘀斑或者瘀點、脈細或脈象細澀;②患者次癥可見少氣懶言、唇甲紫暗、自汗;符合主癥3項或主癥2項+次癥任意1項即可確診。
1.3 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者;患者及家屬知情研究,并簽署同意書;無溝通障礙、認知障礙或者精神類疾病者;治療依從性較高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強的松治療,藥物由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207,初始用藥劑量1 mg/kg,用藥4周后減少用量為0.5 mg/kg,并持續用藥8周,而后以每2周減少5 mg劑量速度減至單日用藥5 mg維持。觀察組則于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抗纖湯治療,方劑組成:沙參30 g,丹參30 g,黃芪30 g,雞血藤30 g,當歸15 g,川芎15 g,百合15 g,雞內金15 g,紅參10 g,紫蘇子10 g,生甘草10 g,冬蟲夏草6 g,砂仁6 g。加減:咳喘痰多患者加旋覆花12 g;手腳心發熱患者加黃精30 g,水牛角30 g,鱉甲15 g,地骨皮15 g;唇發紺患者加地龍14 g。以水400 ml煎汁,留汁150 ml,二煎加水300 ml,留汁150 ml,兩煎留汁混合,分早晚2次服用。2組患者均連續治療6個月。
1.4.2 觀察指標比較2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癥狀(呼吸氣短、乏力、咳嗽、自汗、脈象)積分、肺功能指標[肺活量(VC)、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水平、核因子(NF)-κβ(NF-κβ p65 mRNA、NF-κβp65/分)水平變化。本研究患者癥狀共納入呼吸氣短、乏力、咳嗽、自汗、脈象5項內容,癥狀積分標準見表2[7]。

表2 癥狀積分標準
1.4.3 療效判斷標準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一般3級,顯效:患者臨床癥狀積分減少≥7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積分減少≥30%、<70%;一般:患者臨床癥狀積分減少<30%或者積分增加;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6]。

2.1 治療效果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肺纖維化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癥狀積分 肺功能指標 NF-κβ水平2組患者治療前癥狀積分、肺功能指標水平、NF-κβ水平比較P>0.05;治療后,2組患者癥狀積分、NF-κβ水平均有所降低,肺功能指標水平提升(P<0.05)。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積分、NF-κβ水平低于對照組,肺功能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表6。

表4 2組肺纖維化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

表5 2組肺纖維化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例,

表6 2組肺纖維化患者治療前后NF-κβ水平比較 (例,
肺纖維化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多由復雜的炎性致病因素誘發。研究表明,炎性致病因素可紊亂人體免疫調節功能,損傷氧自由基,導致膠原代謝失衡,若未能及時處理,便可引發彌漫性肺泡炎、肺泡單位結構紊亂,最終發展為肺間質纖維化[8]。
現階段,臨床已經明確肺間質纖維化危害,可導致患者進行性呼吸困難,且活動后更加顯著,從而阻礙患者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質量,甚至誘發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肺移植是治療肺纖維化最為有效的方法,但絕大多數肺纖維化患者難以尋找到合適的移植肺源,故無法立刻接受肺部移植治療,需先行采用藥物治療、對癥治療等方式延緩纖維化進展,延長生存期[9]。
強的松又名潑尼松,屬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抑制結締組織增生、減少炎性滲出等功效。在長期用藥下,患者用藥不良反應較為常見,還會抑制白細胞移行與吞噬,減弱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治療效果。近年來,中醫學蓬勃發展,但中醫治療肺纖維化臨床仍較為少見,絕大多數患者并不了解中醫治療該病癥的效果。
中醫學認為,肺纖維化屬于“肺痿”范疇,早在《傷寒雜病論》中便有記載:“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中醫診治肺纖維化歷史悠久,抗纖湯為中醫名方,其抗纖維化治療效果深受廣大中醫學者的認可[10]。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癥狀積分、NF-κβ水平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佐證了肺纖維化患者應用抗纖湯治療的效果??估w湯中以紅參、沙參、黃芪為君藥,具有益肺養陰、潤肺化痰之功效,可有效增強患者機體抵抗力;以丹參、當歸、川芎、冬蟲夏草為臣藥,具有化痰止咳、活血補血、補益肺腎之功效,可有效儀器活血化瘀;佐以百合、旋覆花、紫蘇子以降氣化痰平川,雞血藤以補血通絡;并以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補活并行,共奏健脾化痰、補益肺腎、活血通絡、降氣平喘之效。
綜上所述,對肺纖維化患者應用抗纖湯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NF-κβ水平,提高肺部功能,促進康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