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杰
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鞏固消化課堂教學知識的有效手段。一些教師往往只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設計和實施,而忽視對作業練習的系統籌劃。有的在布置和完成作業的時機安排上不合理,只注重課后作業,忽視課前和課中的作業設計;有的作業內涵和知識點不夠系統,片面注重大題量和高難度的練習,忽視基本知識的鞏固;有的作業內容設計不科學,忽視學生的差異性,層次不明,重點不突出;有的只注重“做”而忽視“練”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作業練習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作業練習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科學系統地設計和安排作業練習這一教學環節,致使作業練習的作用未能得到應有的開發,學生因缺乏目的性而對作業練習失去動力和目標,產生了形如抄襲、重復寫、應付完成數量、沒有了自主學習的時間等情形,有的學生甚至因為教師的題海戰術而對作業練習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部分數學學習困難學生形成嚴重學習障礙,致使教學低效或無效。因此,“精心設計數學作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成為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把課堂作為主戰場認真備課精心教學的同時,教師應把作業練習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來設計和把握,使教學與練習相互促進,增強教學實效。
那么如何設計出新穎、有趣、開放的新型數學作業,我認為應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一、作業設計要有趣味性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的積極傾向,是一種伴隨積極情感的需要形式,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力量。數學學習興趣是數學學習的先導,是推動數學學習的一種意識力量。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學生就會視數學學習是一種煎熬。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通過設計興趣性作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促其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熱情者。開發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動力,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作業設計時,我們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切入學生已有知識,設計出題型多樣,方式新穎,內容具有創造性、趣味性和親近性的數學作業。讓學生感受到作業內容和形式的豐富多彩,使之情緒高昂,樂于思考,從而感受到做作業的樂趣。
二、作業設計要有生活性
教師在備課時要盡可能地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找知識的生活原型,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數學,這樣做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課堂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價值,讓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逐步成為知識的實踐者。
三、作業設計要具有層次性
不同學生之間存在著素質、智力、能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自然差異。對他們提出同樣的標準、同樣的要求,顯然有些不合理,需要實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以學生潛能的發展為標準,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自身具有的潛能,創設具有層次性的數學作業,能讓各類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安煌娜嗽跀祵W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事實上,教育是一個生態系統,沒有足夠的多樣性,就沒有可持續發展的蓬勃生機。設計作業時,就是要針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設計多梯級、多層次的作業,給學生留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各取所需,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與難度,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四、作業設計要有開放性
在作業設計時,可根據教學的內容、生活實際以及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要求學生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地解決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動機,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同時還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才能。
五、作業設計要有自主性
自主性作業能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和實踐操作的機會,因此,在作業的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提供自主參與探索,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機會,盡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我解答,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學習的主動者,探索者和參與者。
總之,布置作業,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創新。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設計有效的數學作業。讓數學作業成為學生增加知識,增長才干,豐富生活的向導,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3ABA55F6-DD74-4AC4-ABD5-C61A92410E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