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肅浩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目前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本文結合當前新鄉市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分析了新鄉市在發展數字經濟過程中自身存在優勢和劣勢,以及面臨的機會和威脅;并從調整產業結構、打造特色數字產業、加強數字人才培養等方面給出了相關建議。
核心性
目前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在此背景下除了傳統經濟模式高速發展外,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斷增高,逐漸成為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力量和核心動能。根據河南省《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給出的數據來看,2020年河南省數字經濟產業增速年均已經超過14%,同時數字經濟對河南省全省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已經超過50%,和往年相比數字經濟總體規模逼近1.6萬億元,比2019年增長8.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十,其中新鄉市數字經濟規模穩居河南省第二梯隊。以上數據說明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將決定新鄉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并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
融合性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導致各個產業之間的界限進一步模糊,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廣泛的互相影響、互相融合。數字技術的突破不僅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更新的體驗,同時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引擎。面對這種局面,各個產業的融合不斷加快,只有在新的發展中把握這種融合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快速性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加快了各個行業乃至產業的更新換代,使得很多產業都加快了其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特別是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產業結構中的各要素更加緊密結合在一起,極大加快了產業的升級,而產業的升級又反哺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使區域經濟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新鄉數字經濟發展優勢
1.發展數字經濟政策環境良好
近年來為了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動力,響應省政府關于數字經濟新高地建設,新鄉相繼出臺了相關舉措。從2018年起新鄉開始整體謀劃數字經濟發展,同年省內首個數字經濟產業園——“數字經濟創新港”在新鄉成立。2019年由新鄉市市政府牽頭成立了新鄉市中科數字經濟技術產業研究院。經過近幾年的長足發展,目前新鄉數字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新鄉市政府和各級部門為發展數字經濟培育了優質的環境。
2.數字經濟相關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大
新鄉市2021年度總投資達1147.9億元,全年億元重大以上項目998個。其中包含機器人工業園、數字建設基礎設施、5G等多項數字化項目。配套建設了中科院數字經濟技術產業研究院、天博物聯網和5G技術研究院等高端研發機構等配套工程,加快建設了數字化新信息網絡和一體化融合基礎設施,其中5G基站達到4000個以上,并且實現5G網絡縣域和鄉鎮、農村重點區域連續覆蓋。另外在數字政務方面,推進“一網通辦”工程,利用數字化基礎設施加快辦事效率,以上舉措都為新鄉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3.數字經濟人才培養軟實力較強
新鄉市和河南省周邊城市相比較,共有高等院校11所,規模僅次于省會鄭州,在河南省內排名第二。其中本科院校7所,專科院校4所。11所院校均開設和數字經濟相關專業,院校辦學結構合理,學歷教育涵蓋研究生、本科、專科,既能培養高精尖研究型人才,也能培養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在辦學過程當中,這些院校不但努力發展自身的新媒體營銷、電子商務、物聯網、大數據會計等數字經濟相關專業,同時還聯合阿里巴巴、京東、淘寶等知名企業聯合培養數字經濟的人才,為新鄉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新鄉數字經濟發展劣勢
1.區域數字競爭力不強
根據2021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公布的數據顯示,新鄉市位居第88位。從省內地位看,落后于鄭州、洛陽、南陽、許昌,位居省內第五位。在三線城市排名中,位于第48位。根據以上綜合排名來看,新鄉數字經濟競爭力在省內處于第二階梯,在三線城市排名中也處于中下位置。長期以來河南省被定義為農業大省,同時新鄉也是農業大市,受此影響城市數字競爭力沒有明顯優勢,同時和數字經濟相關的配套基礎設施雖然自2018年以來有了明顯增強,但是基礎設施依然相對不足。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明顯缺乏數字產業,在發展數字經濟過程中沒有和產業結合,數字經濟發展沒有自身特色。
2.產業結構沒有和數字經濟有效融合
新鄉是中原地區的老工業基地,2020年新鄉市生產總值為3014.51億元,排在全省第6位,人均排名第9位。同時根據《河南經濟藍皮書》報告,新鄉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在全省第3位,僅次于鄭州和洛陽。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和現代家居這四大產業。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這四大支柱產業的數字化程度相對比較低,數字經濟和相關產業還沒有有效融合。同時在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和物聯網等新興產業中,數字經濟對產業的貢獻度還處在低水平,特別是新鄉市在發展數字經濟過程中,其工業和服務業數字滲透率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數字經濟發展模式下,產業發展節奏更快,同時對信息的依賴度更強,這方面是新鄉發展數字經濟的劣勢,在發展過程中如果不能有效融合,甚至會出現傳統產業下降的發展趨勢。
新鄉數字經濟發展機遇
1.搭乘國家和省市數字經濟發展順風車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排行榜上名列第二位。我省也處于全國數字經濟排行榜第十位,處于全國第一方陣。新鄉市應該以此為契機,搭乘數字經濟發展順風車,把握時代機遇,努力建設數字強市。同時隨著大量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投入使用,也逐漸縮小了與數字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這是新鄉實現數字經濟彎道超車的大好機會。
2.數字經濟為新鄉提供了發展新業態的契機
目前從我省數字經濟相關新興領域產業布局來看,新的產業格局尚沒有創建。2021年河南省僅是在蘭考、鄢陵、新安、南樂、新鄭等五個縣市推廣建設新型城鎮化示范縣,因此新鄉應根據自身產業布局和產業優勢,努力縮短自身優勢產業和數字經濟的結合時間。在全省尚未形成新的數字經濟產業布局之前,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產業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加快數字化城市的建設步伐,迎來產業發展數字化的春天。
新鄉數字經濟發展威脅
1.經濟發達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導致數字經濟人才大量流失
高素質的人才保障,能夠有效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新鄉本地的高校雖然每年能夠為新鄉市培養大量數字經濟相關領域的人才,但是這部分人員流動性高,他們更愿意趕赴周邊甚至南方經濟發達地區就業,從而獲取更高的薪資待遇。根據調查顯示,2019年新鄉在全國289個城市工資排名中僅名列第234名,2021新鄉平均薪資水平是4397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2000—3000和3000—4500兩檔,分別占比22.8%和22.6%,薪資水平明顯導致了大量數字經濟方面人才的流失,所以要想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人才建設就必須進一步完善就業保障體系,吸引更多的數字經濟人才。
2.新鄉周邊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競爭激烈
現階段在全國以及我省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新鄉周邊地市都在努力調整產業結構,進行數字經濟和產業結構的新一輪融合。其中鄭州、洛陽、三門峽三地工業數字經濟發展滲透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洛陽為例,其發展數字經濟規模總量在2020年超過1600億元,在全省數字經濟發展規模的占比已經超過10%。焦作、鶴壁也都開展了新型智慧城市的試點。

同時再參考周邊城市數據,河北省邯鄲市2020年數字經濟總量為1200億元,高于同期新鄉,同時其數字產業化和數字城市化進程也高于新鄉。周邊的山西省、山東省也都根據自身產業結構和優勢制定了相關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山東省菏澤市制定了數字經濟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策略。山西省則借鑒德國魯爾區的經驗實現工業化和數字化的結合。
通過省內外發展數字經濟的比較,新鄉市面臨的形勢還是十分嚴峻的,不僅要努力提高數字經濟和第二、三產業的結合度,同時還要走出自己的特色。
1.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化配置數字資源
根據新鄉市政府未來一段時間關于新鄉產業布局的調整和新鄉市自身特點,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產業布局,合理配置數字資源,除原有四大支柱產業外,努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生物與新醫藥產業。集中力量發展這三大新興產業的數字化程度。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不但能夠提高該產業在新鄉地區的發展程度,同時電子信息產業的數字化融合程度也直接決定了其他產業的數字化程度。在電池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利用新鄉交通便利的優勢,打造新能源汽車智慧物流策略,降低新能源汽車整車物流成本,打造豫北地區新能源汽車整車數字化物流服務中心,全方位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物流信息流動水平,實現整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物流的全面數字化;在生物與新醫藥產業,利用大數據中心構建大數據平臺,在發展生物醫藥行業時利用產業化大數據平臺實現藥物研發、捕捉數據、醫藥數據轉移的集成化。同時配合供給側改革,在藥品研發的過程中提高自身創新能力,提高我市生物新醫藥行業的核心競爭力。除了以上重點產業外,也應該x逐步提升化工、造紙、建材煤電等傳統行業的信息化和數字化程度,整體提高新鄉市工業的數字化滲透度。
2.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數字經濟營商環境
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是一個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土壤和空間,對區域數字經濟的良好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數字經濟的發展在為新鄉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紅利的同時,也對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經濟與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相比較,其發展有自身獨特的規律,所以為了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應該著力打造數字經濟營商環境。
首先政府應大力建設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同時打造數字經濟軟環境,創建數字經濟法律體系,為區域數字經濟的發展營建公平自由,競爭創新的市場環境。其次因為目前數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所以不同地區的營商環境也是存在差異的,我們應該尊重差異,結合新鄉自身特點揚長避短,打造擁有自身特色的營商環境,吸進數字資源投資。最后提高數字化人才的配給,營造良好的人才引進環境,實行寬松的數字經濟專門人才引進政策,避免數字化人才的流失。
3.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數字經濟專門人才
新鄉高等教育資源豐厚,擁有各類高等院校11所,在校大學生人數在10萬人以上。專業涵蓋化工、生物、新能源汽車、醫學、信息技術、電子商務、農業等領域,人才培養與新鄉產業發展契合度好,也有著不錯的數字經濟人才基礎。新鄉在發展數字經濟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自身這一優勢,和高校聯合組成產教聯盟,共同打造新鄉數字經濟人才聚集新高地,提高數字經濟發展軟實力,使數字化人才成為新鄉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高校的人才培養應該充分與區域經濟發展進行鏈接,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高校與企業進行資源互通,企業構建校外實訓基地,院校興辦“校中廠”,避免出現人才培養中理論與實踐脫鉤的局面。同時校企可以共建“雙師型”教學團隊,企業專家赴高校進行講學,指導師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高校師生積極赴企業實踐,打造校企一體化教師。同時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各專業數字化程度的培養,通過調整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課程結構,將數字化課程融入專業課程,培養既擁有本專業知識,也在數字信息領域有一定建樹的數字化專門人才。
4.增加數字化項目投入,打造堅實的數字產業基礎
從2018年開始新鄉市逐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著力打造數字化環境。截止2021年,新鄉5G基站達到4000個以上,已經基本實現5G網絡縣城以上區域和鄉鎮、農村重點區的覆蓋,雖然新鄉已經進入中國數字經濟城市百強,但是排名依然靠后,在此背景下應該繼續增加數字化項目的投入,創建數字化智慧城市,打造堅實的數字化產業基礎。
研究表明,技術創新特別是數字化技術創新可以有效縮短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促進產業結構快速升級,而以大數據、人工智能、5G技術、云計算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屬于產業通用技術,在產業升級過程中局限性較小,可以成功應用到農業、工業、服務業、政府政務、居民生活等各個領域。因此新鄉市應該進一步加大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能力和效率,增強數字經濟對各個產業的貢獻率。
5.結合本地產業優勢,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數字產業
除了新鄉的傳統優勢產業外,還應該根據新鄉區域特點努力打造新的有地方特色的數字產業。目前新鄉市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同時又是國家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根據這些城市名片,可以著力打造以服務業、旅游業為主的新興數字產業,為新鄉的經濟發展增加新的動力。
新鄉有著名的“南太行”風景區,有著名的掛壁公路,但是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如此豐富優質的旅游資源無法實現全域共享。因此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5G技術實現旅游信息資源的全天候覆蓋,改善以往信息閉塞的狀況,使國內外游客能夠動態掌握相關旅游信息。以寶泉風景區為例,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景區管理、景區營銷、景區服務和數據的有效融合,其打造的智慧景區項目已經深入人心,成為著名的網紅打卡地。特別是在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景區旅游的人數下降,寶泉景區通過開展“云旅游”項目,通過大數據平臺分析消費者喜好,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和深刻的旅游體驗。以上舉措將其成功打造為全國聞名的智慧景區。
[本文系基金項目:2021年度新鄉市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新鄉市數字經濟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編號:B21117)的研究成果。]
(新鄉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佩卿.陜西數字經濟現狀及發展路徑優化探析[J].理論季刊,2019,(04): 106-113.
[2]薛挺,胡霞.數字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以成都市為例[J].大眾投資指南.2020,(16):193-194.
[3]唐堅.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J].全國流通經濟, 2019(24):129-132.
[4]河南省改革發展委員會.2021年河南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EB/OL]. 2021(03)/2021(12).
[5]河南省改革發展委員會.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EB/OL]. 2021(10)/2021(12).
[6]新鄉市人民政府.2021年新鄉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EB/OL].2021(06)/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