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靈越 葉雨軒 李博勛
截至2021年底,全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59萬家,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5%,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產品研發、技術人員薪酬以及市場拓展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國僅有8%的該類企業能夠得到銀行的支持,并且大都是具有一定資歷和規模的科技型企業。湯笑玫(2021)指出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0%以上,創造了80%的就業機會,大部分GDP來自中小企業,然而銀行貸款滿意度僅有30%。整合呂道良(2021)、Han Wei(2021)、田甜(2021)、岳小潔(2021)張秀秀(2021)等人的觀點,可以得出因信息不對稱、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單一、企業的“輕資產、無抵押”等因素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得不到滿足的窘況。
本研究針對以上現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信貸融資模式,同時為投資者設計區別于傳統存款、理財、基金的新型投資方式。
市場空白
各商業銀行因科技型中小企業輕資產、風險與收益的杠桿不平衡的特點,缺乏與之相匹配的融資產品,從而產生了相對的空白市場,從而也導致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窘況。本研究所建立的新型投融資模式不僅針對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貸款窘況,同時面向社會籌集資金,開辟了區別于存款、理財、基金的新興投資道路。
市場創新
本研究致力于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量身打造專屬信貸產品。實現三大創新:其一,客群新,該研究產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面向其發展前景,實現金融對科技創新的直接支持;其二,模式新,它是信貸產品在基金管理模式下所衍生的新型融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融資規模與融資效率難題;最后,評價機制新,引入人工智能和全新的標準化評審機制,根據企業經營前景、研發投入等狀況快速敲定貸款流程,實時技術檢測,可以充分提高業務效率并且有力地控制風險。
市場前景
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旺盛,然而供給不對等的發展趨勢從某種角度來說嚴重阻礙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相對而言,本研究從基金管理模式出發,這是對傳統信貸產品的一次模式創新;以銀行為中間平臺,使雙方的交易更加規范透明、平穩高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在智能技術與研究團隊的評估之下,由企業融資需求構成的每組產品都能得到最大化的貸款額度,契合企業資金需求與市場發展趨勢。
經過調查研究招商銀行、中國銀行、農商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政策,將其政策信息與本研究產品進行對比。以招商銀行“高新貸”、中國銀行“科貸通”和農商銀行 “科創貸”三大信貸產品(以下簡稱“三貸”)為例,分析如下。
貸款對象對比分析
“三貸”的貸款對象大多為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等具有一定發展規模的企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等具有一定發展特色的企業,國有商業銀行沒有開設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業務,而該研究則是直接面向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對象更加精準。
服務效率對比分析
相比于傳統“三貸”復雜繁瑣的審批流程,本研究簡化環節,計劃成立專業的研究團隊并運用智能科技進行審批,目標精確,服務細致。
貸款額度和貸款期限對比分析
在貸款額度上,本研究產品規定貸款最高額度1000萬元,該額度遠高于“高新貸” “科創貸”的500萬元;在貸款期限上,本研究將產品的還款期設置為最長五年,相比于“三貸”一年的還款期具有明顯的優勢,綜上可見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成本,可以很好的緩解科技中小企業資金周轉問題。
貸款利率對比分析
無論是“高新貸” “科貸通”還是“科創貸”,貸款利率都不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上至30%~50%,而該研究產品貸款利率低于社會渠道融資價格,投融資貫通使該項目運行更加靈活,同時大大地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還款方式對比分析
相較于“高新貸”“科貸通”的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還本,以及 “科創貸”最長可分36期的還款方式,本研究采用“借新還舊”的方式循環額度5年,每年還款一次的還款方式更加能減輕企業壓力。
信貸方式對比分析
相較于傳統信貸模式,本研究采用基金管理模式,設計資金池,以100戶企業為下限,充分降低風險。
從以上分析對比中可以看出,相對于其他商業銀行信貸產品,本研究所設計的產品可在貸款對象、服務效率、貸款利率、還款方式、信貸方式等方面占據極大優勢。
基本概念及設計理念
該研究可以稱為“基于基金管理模式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新型融資產品研究”,創新運用基金管理模式來加速投融資流動速度,借助“線上+線下”渠道來提高金融科技的運用能力。既有效地為投資人拓寬投資渠道,提高投資效益,又在面對不定期、不可預見性突發影響時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做到 “更簡易、更高效”,充分發揮出特色金融產品扶持實體經濟的突出作用。
設計方案
該新型融資產品模式面對的融資方定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投資方是有投資意向的企業或個人,即社會投資者。該產品以銀行作為中間借貸平臺,銀行配備包含信貸經理、技術評估專家、法律分析人員的專業運營團隊,靈活運用基金管理模式,將社會融資所建立的資金池中資金投入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其具體運作模式如下:以銀行為中間媒介,采用“線上+線下”的運行模式,企業將包含經濟效益、經營管理水平、發展前景等全面的相關資料交遞給銀行信貸經理,通過包含數據采集器、傳感器的智能平臺大數據分析以及該創新產品模式預先設置的準入門檻,信貸經理將符合條件的若干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需求組合打包,設計成新型投資理財產品然后在銀行的平臺進行發行。根據平臺披露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量化智能評估數據,有意向投資該新型融資產品的社會投資者將資金投入產品的專屬資金池,同時,銀行通過信貸經理將池中的資金投資于有融資需求的貸款企業以此來實現資金的雙向流通。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銀行分期投資,風控同步跟進,若貸款企業出現經營問題,信貸經理結合大數據與專家組意見,根據實際判斷是否需要當即終止投資。
產品優勢
1.技術手段創新。首先,該新型融資產品模式利用大數據簡化授信流程。雖然普惠金融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有比較大的支持力度,但是由于審核手續復雜,人工成本過高,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企業的授信速度,由此提高了企業融資成本。然而,本次的新型融資產品將引用先進的大數據智能分析技術,借助數據采集器、傳感器可以做到數據采集分析的高效性和動態化,減少了人為的盡調,不僅加快了資金池內投融資的流動,而且有效地提高了產品資金投入企業的質量與速率。第二,采用“線上+線下”金融服務。在面對難以預見的短時突發影響方面,該產品的線上審核與智能評級兩項創新設計將發揮巨大作用,比起傳統的信貸模式,它將會極大地加快融資速率,及時支持實體企業。
2.投融資模式創新。首先,若科技型中小企業采用該新型產品融資模式進行貸款融資,其低于社會渠道融資利率的模式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資成本,在有效的風險控制和政策支持下減小了企業所面臨的貸款壓力。第二,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輕資產、無抵押”的特點,該創新模式借用風投設計理念來給予融資企業相應貸款額度,有效地克服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抵押難題。第三,從社會投資者的方面來看,這是區別于傳統銀行存款、理財產品、基金產品的全新的投資方式。通過量化顯示有融資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各項指標,可以令投資者對該產品的收益與風險有更清晰直觀的把控。
初期風險控制
首先,該新型融資產品模式設立行業準入制度。貸款企業需滿足銀行準入門檻,企業應有明確的盈利預期、科研成果,同時相關主營業務需要符合客觀經濟規律,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收益。第二,建立科學、高效的信貸審批流程。信貸經理通過線上途徑將企業的財務報表、貸款人征信情況等信息資料交給信貸稽核小組進行初步審核,并且結合智能大數據審核系統實現全方位、動態化審查,核實融資企業提供的資料是否存在虛構,如核對財務報表有無重大缺陷、是否有偷漏稅行為、增值稅繳稅記錄與納稅申報表是否一致等等。第三,進行信用評級風險識別。該新型融資產品模式需借用我國商業銀行信用評級模型對借款方企業展開信用評級,從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經營成果、科技人員素質、產品概況、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對企業、員工、產品、市場四部分展開具體分析。第四,銀行和企業雙向投保。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難的核心問題——信用風險問題,銀行首先對該產品進行投保,同時審核融資企業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模式是否適配企業配置該產品風險,由此降低了產品準入時的銀行信息成本,又分散了運行過程中企業的經營風險。
中期風險控制
由于信貸風險貫穿在整個項目資金投放與收回的過程中,因此銀行也應重視貸款中期風險控制。根據中小企業貸款的有關規定,貸款資金的支付方式分成受托支付和自主支付。該新型融資模式采用受托支付,通過風險預警識別不良資產,軟回收方式恢復借款人企業信用,清收資產解決利息問題,降低貸款挪用風險,這既有助于貸款發放的質量,也利于企業經營管理。
以中國銀行上海分行為例,中小企業貸后管理工作包括企業回訪、跟蹤和落實授信批復條件、外圍信息查證、現場檢查經營情況、到期按時收息等工作。信貸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的頻率對借款企業進行回訪,通過根據系統中出現的各種預警和風險情況,對借款人作出及時的動態的調整。在回訪過程中,借款人企業的任何細微變動都會對風險控制產生影響。比如某企業的水電煤數據與經營數據是否匹配,納稅申報表與納稅系統中的數據是否一致,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賬期是否有變動,借款人企業的上下游企業經營情況是否正常,員工工資與員工社保等是否按時發放和繳納等。在本文所指的新型融資產品模式探索中,銀行通過會計報表等數據分析企業經營狀況,評估借款人在清償日前的經營風險,再以季度為時間單位形成中期風險書面報告。對于已經逾期的借款人,銀行及時走訪了解借款人的經營情況并評估未來經營風險,需要對已經產生貸款利息進行催收,并決定是否繼續進行風投,具體情況和工作進程形成書面報告。根據風險分類的結果,對于正常經營的企業,一般每季度進行一次現場回訪,檢查方式可以分為提前通知或突擊檢查;而對于一些處于風險預警和嚴重預警的借款人,如果在充分的現場調研與分析評估后確認借款人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發生問題,銀行信貸人員應及時向產品運營團隊反映實際情況并分析負面影響,通過不定期回訪等方式形成動態分析報告,并做出繼續投資、及時止損、間斷性投入等動態反映。
科技型中小型企業融資需求與日俱增,卻面對市場供給不足難題;商業銀行因考慮科技型中小企業“輕資產”、風險與收益杠桿不平衡問題,缺乏與之相匹配的產品。因此,本研究針對以上現狀,開辟了全新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以銀行為中間媒介,集合若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融資方需要符合銀行預先設置的準入門檻并通過智能評級系統與專家團隊的審核進入該項目資金池,通過受托支付方式,信貸經理將需要融資的若干企業貸款需求總額靈活打包設計為基金產品。對于該模式設立的專屬資金池,有意向投資該金融產品的企業或個人進行買入來形成企業資金來源,投資方在此基礎上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該產品實現了三大創新:客群新,模式新,評價機制新。在風險控制方面也形成了較完備的控制體系,初期設立行業準入制度,建立科學高效的信貸審批流程,配合智能信用評級風險識別系統與專業團隊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審核;中期風險控制通過風險預警識別不良資產,軟回收方式恢復借款人企業信用,清收資產解決利息問題,以及不定期回訪形成動態監測,加之與保險公司合作模式控制風險,有效完備了改新型創新產品的運行體系。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參考文獻:
[1]呂道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租賃困境及其治理策略探索[J].中國市場, 2021(23).
[ 2 ] Wa n g P i n g , H a n W e i Construction of a New Financial E-Commerce Model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Based on Multiple Linear LogisticRegression Journal|[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End User ComputingVolume 33, Issue 6. 2021. PP 1-18.
[3]田甜,陳瑤.論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05).
[4]湯笑玫.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和發展對策[J].商展經濟,2021(13).
[5]岳小潔.新時期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及對策探究[J].時代金融, 2021(18).
[6]張秀秀.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J].當代縣域經濟,2021(08):93-95.
[7]潘靚,許竹.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7.
[8]崔云潔.《中小企業銀行信貸市場的三方機制》[D].西南財經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