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莉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門診輸液室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1月- 2021年3月醫院門診輸液室進行中藥注射劑注射治療的1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性別、年齡、注射療程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比較分析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 綜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門診輸液室中藥注射劑注射患者,臨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加大推廣力度。
【關鍵詞】? 綜合護理;門診輸液室;中藥注射劑;預防;不良反應;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3--03
中藥注射劑的出現可以進一步滿足中醫臨床急救的需求,可以有效提高病患的生存品質和治療質量,中醫注射劑因其擁有區別于傳統中醫劑型的優勢,所以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目前已被廣泛的應用在臨床治療中[1]。雖然中藥注射劑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和認可度,但其自身也依然存在一些弊端需要特別注意。因其自身成分復雜、與西藥相較提純度較低、臨床應用廣泛等原因,其發生輸液不良反應的概率會更高,此時便對輸液的整個護理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綜合護理就顯得尤其重要[2]。本研究對醫院門診輸液室接受中藥注射治療的患者開展綜合護理,探討對患者不良反應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1月- 2021年3月醫院門診輸液室進行中藥注射劑注射治療的1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性別、年齡、注射療程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5例。納入標準:靜脈滴注用藥治療患者。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或認知、意識障礙患者;無法自主溝通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對照組男35例,女30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5.24±4.26歲;注射治療療程7~30d,平均15.53±1.57d。觀察組男34例,女31例;年齡26~67歲,平均年齡45.28±4.22歲;注射治療療程10~28d,平均15.57±1.59d。以上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認可;所有患者知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行常規護理服務,即常規靜脈滴注用藥,觀察患者用藥情況和藥品輸注狀況,及時更換輸液藥瓶等。
1.2.2? 觀察組? 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嚴格遵循醫囑:護士在實施用藥期間,需要嚴格遵守臨床醫師囑托,積極落實兩人審核制度,一旦發現醫囑中出現錯誤性用藥,需要及時提醒臨床醫師,科學合理更改藥物;建立健全三查七對制度,同時要求臨床醫師嚴格執行,如若發現藥液出現渾濁或者異物、藥液瓶身出現破裂、藥液封口出現松動或漏氣現象,必須停止使用此藥物,及時更換藥液正常的藥物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2)輸液及其藥液配置方法:通常情況下,中藥注射劑的成分相對復雜,藥物聯合應用過程中,護士一定要定期參與培訓,多多學習更新的藥物配伍知識,使其在藥液配置期間,能夠充分注意藥物配伍禁忌,針對藥物的不同成分,科學使用不同的注射器,防止化學藥品相互混合而產生一定量的沉淀物質,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3)用藥監測問題:一般在靜脈滴注前,護士需要與患者進行充分交流,了解患者基本信息,評估患者病情狀況,同時詳細詢問患者既往病史與藥物過敏史,同時在用藥期間,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狀況,觀察患者皮膚有無瘙癢或者皮疹現象,同時注意詢問患者是否出現胸悶或者呼吸困難癥狀,若出現不良情況,需及時上報醫師,對進行針對處理,以確保患者輸液安全。
(4)強化心理疏導:靜脈輸液前,需要詳細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加強心理疏導,減輕患者不良情緒,同時針對暈針或者過度緊張、害怕進針的患者,可以多多與其交流,談論其喜歡的事物,適當轉移患者注意力,保證進針科學合理,緩解患者害怕與緊張情緒;當患者用藥后出現不良反應時,護士一定要態度冷靜,正確應對,不要表現出過度的緊張、害怕和著急情緒,防止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緒,配合臨床醫師科學對癥處理。
(5)加強健康宣講:輸液前告知患者輸液相關知識,讓患者減少活動,亦不可在輸液期間自行調節輸液速度,防止患者在輸液期間出現不良反應。
1.3? 觀察指標
(1)輸液不良反應發生率:主要考察指標包括皮膚瘙癢、惡心嘔吐、腹瀉腹痛、大量出汗、呼吸困難、胸悶六項不良反應發生率。
(2)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應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問卷共計10個護理相關題目,由患者逐一作答,答案統一為滿意與不滿意,最后進行統一回收并統計,將8個以上答案為滿意的患者歸類為非常滿意,將6~8個答案為滿意的患者歸類為一般滿意,將5個及以下答案為滿意的患者歸類為不滿意。對比總體滿意率。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分析本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輸液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輸液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中藥制劑在近幾年深得臨床醫護人員的喜愛,但是由此引起的安全問題也備受臨床所關注,是當前臨床研究的熱點話題之一。據相關資料指出,我國中藥注射制劑所引起的不良反應在所有中藥治療病例中占比72.64%,其中超過76.57%的患者不良反應嚴重[3]。通常情況下,不良反應患者病情發展相對迅速,病情危害性較大,很容易引起患者死亡,危及生命,所以備受臨床重視,臨床醫師也在迫切尋求一種有效干預方式解決中藥注射劑的安全問題。
中藥注射劑的安全隱患直接貫穿在整個制藥與應用階段,如提取、加工、運輸、貯存、配伍以及使用,其中最為突出的環節當屬生產與使用兩個環節[4]。一般在生產中藥注射劑期間,需要合理控制相關物質,避免引起患者不良反應,嚴格把控成品質量,加強質檢,保證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應用,與此同時,臨床醫護人員的科學合理用藥與積極預防也是降低中藥注射劑輸注不良反應的重要途徑[5-6]。基于此,臨床在中藥制劑輸注期間,需要密切掌握藥物適應證,對癥用藥,嚴格根據藥品說明書進行劑量應用,合理調節藥物,科學控制給藥速度,同時在應用期間,需要充分關注中藥制劑的配伍禁忌,加強用藥監測,尤其是針對老弱幼兒群體,更加應當注意用藥監測,及時發現患者異常,積極采用科學的對癥措施進行處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7]。就醫院門診特點來說,收治患者較多,病情相對復雜,護士的工作量較大,輸液工作相對繁瑣,加上門診患者極其渴望盡早接受治療,繼而很容易造成醫療糾紛,一旦患者出現用藥不良反應,會進一步增加醫療糾紛的發生概率,所以臨床加強中藥制劑輸液不良反應的預防性干預至關重要[8-9]。
本研究觀察組用藥不良反應更低,護理滿意率更高,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在門診輸液室中藥注射劑應用期間,臨床加入有效的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非常顯著,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另一方面還有助于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確保患者用藥安全。門診輸液室工作期間,護士積極學習中藥制劑不良反應相關知識,積極預防干預,特別是針對剛剛投入臨床使用的新藥時,需要加強科室培訓,確保每位護士充分了解藥物相關知識,注意用藥不良反應,同時掌握不良反應發生的急救應對措施,防患未然,同時加強不良反應監測系統的建立,保證藥物合理配伍,記錄不良反應,便于臨床積極總結用藥經驗,以便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確保患者輸液安全。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門診輸液室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大力推廣至臨床。
4? 參考文獻
[1] 鄧艷,任麗玲,涂譚紅,等.規范化護理用于提高中藥注射劑用藥安全性分析[J].中國藥業,2020,29(4):38-40.
[2] 朱峰微,柳春波,楊海萍,等.中藥注射劑靜脈輸注的安全管理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4):179-181.
[3] 梁偉.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與預防對策[J].中醫臨床研究,2020,12(9):145-146.
[4] 王鳳,趙德柱.多模式護理在預防門診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6):130-132.
[5] 李霞麗,王永麗,張愛萍.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臨床醫藥實踐,2020,29(5):388-390.
[6] 石清芳,侯淑霞.管理干預聯合配液后放置時間干預對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4):115-116,122.
[7] 孫文央,徐建波,戚璐璐.中藥注射劑靜脈輸注安全管理研究[J].新中醫,2020,52(15):179-181.
[8] 閆風華,戴曉麗.門急診患者中藥注射劑使用不良反應及其護理措施[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8):1504-1506.
[9] 姚瑩蓓.合理用藥管控背景下我院神經內科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與管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24):91-92.
[2022-01-0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