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寧 ,李華南 ,范順 ,唐景瀟 ,吳秋君 ,王金貴
(1.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中醫針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2.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 301617;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拿手法生物效應三級實驗室,天津 300193)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及學習、工作壓力的增加,人類疾病譜發生了重大變化,社會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演變中占據重要作用,神志病的發病率明顯升高[1]。其中郁證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障礙類疾病,多以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悲傷難控為主要表現。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郁癥患者人數高達3.5億。從2005年到2015年,抑郁癥的增長率高達18.4%,預計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疾病[2]。因此,預防和控制抑郁癥的發作,尋求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迫在眉睫。
津沽臟腑推拿作為推拿學的重要分支,強調俞募配穴,是一類調理氣化的手法。王金貴教授作為津沽臟腑推拿學術帶頭人,創新性地提出“調沖通脈”學術思想,其主要作用于患者腹部特定的經絡和穴位,并施以不同的補瀉手法。對于郁證的臨床治療往往通過“氣街四?!闭{節人體中氣的運行,從而激發作為“元神之府”的髓海,起到調神的目的[3]。臟腑推拿還可通過施術者主觀的意念以正氣伐邪氣來達到治病的目的。因此本文從津沽臟腑推拿調節“神”與“氣”的關系出發,探討“氣能調神,神可御氣”理論治療郁證的方法,展現出通過調節人體臟腑經絡,達到驅除病邪、治療疾病的目的。
1.1 氣能調神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者和調控者[4],主導氣的功能發揮與精微物質的新陳代謝,而神的產生又以精、氣作為物質基礎,是臟腑精氣運動變化和相互作用的結果。脾胃居腹部中央,是維持氣機升降調和的關鍵,若脾胃調節氣機功能失調,腑氣不通,擾亂心神,損傷腦絡,則神機不明;心與小腸相表里,若腸道不通,濁邪壅滯,循經上擾于心,蒙蔽清竅,則心神不寧,神機失調。
1.2 神可御氣 《類經·攝生類》說:“雖神由精氣而生,然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斌w現氣為神的物質基礎,神又可統馭氣的運行,故“神可御氣”。腦作為“元神之府”,主宰一身之精神意識和感覺運動;藏象學說中,心藏神、主神明,為“君主之官”,腦代心統神[5]。腦與五臟皆賴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的充養,神有所養,才能協調五志使氣機調和。
西醫認為,腦腸軸是連接胃腸道和大腦的神經—內分泌網絡,中樞神經系統可以通過腦腸軸向下傳遞信號沖動來調節胃腸功能。同時腸道神經系統又可通過腦腸軸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反應,即腦腸軸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也被稱為腦腸相互作用[6]。以調理胃腸實現安神解郁,以調理情志實現脾胃調和,病理上,胃腸功能失調??蓪е履X部活動異常,進一步解釋了“氣能調神,神可御氣”。
郁證臨床上多表現為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胸脘滿悶、脅肋脹痛,失眠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異物梗塞等癥。神志致病的主要病機是內傷七情導致氣機失調,如宋朝陳無擇所言:“喜傷心,其氣散。怒傷肝,其氣擎。憂傷肺,其氣聚。思傷脾,其氣結。悲傷心包,其氣急??謧I,其氣怯。驚傷膽,其氣亂?!蔽逯居绊懳迮K,郁怒則傷肝導致肝失疏泄,肝氣郁結,可引起全身氣機失調,致氣血逆亂,上擾腦之神明,以致氣不調神,出現焦慮多疑,抑郁寡歡,悶悶欲哭,失眠多夢等臨床癥狀。肝郁日久化火,火郁傷陰,營陰暗耗則心失所養而致精神恍惚及心神不寧,心動神搖,則導致神不御氣從而又加重氣機失調。肝郁乘脾,憂思傷脾,脾失健運而精微物質變生水、濕、痰、瘀等病理產物,蒙蔽心神,形成發病的內在基礎。氣機不暢則肺失宣降,氣機失調則腎精虧虛,不能充養神明而神氣動蕩。五臟功能失調,神不御氣出現神志之變,抑郁乃生,其根本病機為肝失疏泄,氣不調神,所以有“郁不離肝”“肝喜條達而惡抑郁”等理論。
對于郁證的治療臨床上多采用疏肝理氣,調神解郁之治法[7]。在治療郁證中,臟腑推拿以按、運、揉、推為核心手法,作用人體腹部的經絡腧穴及特定部位,治療的根本是對氣機的調節。腹部是溝通人體上下,氣血運行之樞紐,對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具有重要作用。氣街是經氣聚集運行的通路,即“頭氣有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脛氣有街”,它前后可聯系臟腑,調節陰陽平衡,橫向可聯系十二經脈、奇經八脈,交通臟腑氣血,以灌注、濡養諸經[8]。四海主持全身的氣血、營衛、津液。《靈樞·海論》提出:“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津沽臟腑推拿第3代傳承人隋卓琴[9]強調腹部推拿重視形神合一,守神聚氣,要求醫者應平心靜氣,將精神集中于手下與施術部位,悟患者機體內的微妙變化。
3.1 層按沖脈,調氣行血 臟腑推拿重視奇經八脈尤其是沖脈的作用,沖脈(即伏沖之脈)有“血?!薄笆浢}之?!敝Q,所以周身氣血充盈和臟腑功能調和以“沖脈氣血充足、脈道通利”為要。層按法是津沽臟腑推拿的核心手法,根據病邪侵犯機體的深淺程度及調和氣機的不同,將層按法在腹部的施術深度由淺入深分為皮膚、氣血、經絡、腰腎、骨骸五層氣體,并依據手法運用的輕重緩急而制定了攻、散、提、帶4種導療方法[10]。其作用的部位即為沖脈和任脈位于腹部的中脘、氣海、關元穴,隨患者的呼氣徐徐著力向恥骨聯合、脊柱方向按壓,當按壓到可感覺到腹主動脈搏動時,應按而留之,靜待患者腹部、腰部、會陰部及雙下肢出現酸、麻、涼、脹的得氣感覺后,醫者的右手再隨患者的吸氣徐徐上提。通過層按法,將十二經有余的氣血匯聚之后,向任、督、帶脈等奇經輸注,并通過氣街四海調節周身氣血,可激發陽氣上行與下注,上行可至頭氣街,“滲諸陽”充養作為“元神之府”的髓海,神明得養對人體的精氣血起到整體調節統攝作用。下注脛氣街——足少陰腎經,沖脈與腎經在循行和交會穴上聯系密切,調節沖脈必然也影響節腎經經氣的運行,從而激發人體先天之氣。于“腹氣街”水谷之海固護脾胃功能,為氣血生成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又上行輸布于“胸氣街”氣海,發揮“肺朝百脈”和“心主神明”的功能,借心肺作用暢通氣行,與腦神相通,腦神同治,神明得養,則周身氣血運行正常,體現了“氣可調神,神能御氣”的觀念。見圖1。

圖1 “氣能調神,神可御氣”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qi can regulate god,and god can control qi”
3.2 捺調上焦,開胸順氣 捺法是以拇指或中指指腹用力,圍繞手指的縱軸通過前臂內旋、外旋,以左右偏鋒接觸形式,產生直接的補瀉效果,通過旋動使指勁逐漸捺入,直至深層組織出現酸脹樣得氣感。臟腑推拿奉行“三脘定三焦,三焦通四?!崩碚?,上脘穴對應上焦可調上焦氣機。捺調上脘可通于腦之“髓?!焙托刂小皻夂!?,胸氣街為心肺之居所,心腦共主神明,且心主血脈,為氣化運行提供基礎和載體;肺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而行氣血。兩者共同的作用便是引氣下行,并通過百脈輸運至周身。捺穴療法核心就是對三焦氣機的調暢、對氣化功能的恢復。
3.3 旋揉腹部,升清降濁 旋揉法可通過手法斡旋脾胃之氣,固護后天之本。術者應持虛掌手型,以“外勞宮”為懸提中心,掌指關節微屈,呈拱手狀施術于腹部,遵循“順泄逆補”的補瀉原則,并以腕部的婉轉回旋,使手掌做循環揉動。采用緊推慢移手法,促進各穴位精氣的激活,作用于腹氣街-脾胃-水谷之海,脾升胃降是周身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也是氣血化生的基礎,將攝入的食物轉化為水谷精微,為臟腑提供足夠的動力養料,可補益腦髓,真氣健旺,則腦主元神功能正常;且脾胃運化功能也有賴于腦主元神的調節。腦神健旺,則思想開朗,憂思可解,脾意得舒,而不致脾氣郁結[11]。
3.4 掌運帶脈,通脈調神 掌運法主要施術于腹部帶脈穴水平線以及建里穴水平線,其涵蓋了任脈、腎經、脾經、胃經乃至肝膽經。術者以全掌附著于腹部,示、中、無名、小指掌面與掌根部呈拱手狀,交替扣放于兩側同名穴做弧形推送。帶脈位于腰腹部,環腰貫臍,通調百脈,使氣血升降開闔有序。連接先天之根、后天之本,調控人體生命活動。貫通三焦,協調三焦的通調水道、運行水谷和通行元氣功能。掌運該處能夠同時刺激諸經發揮功能,借經絡連結臟腑,臟腑安和則可養神調神。
患者女性,56歲,2021年6月20日初診。主訴:情緒低落,心情焦慮伴失眠間作3個月。患者3個月前因與家人爭吵后,出現心情低落、精神抑郁,時有輕生念頭,曾于外院做過多項檢查[頭顱磁共振掃描(MRI)、心電圖等]均未見異常,外院診斷為“抑郁癥”,先后服用曲唑酮、帕羅西汀、文拉法辛、逍遙丸等藥物,病情稍好轉,但用藥欠規律,癥狀反復?,F力求進一步診治,遂來就診??滔掳Y見:胸脅脹滿,噯氣,口苦心煩,多愁善感。惡心欲嘔,周身乏力,氣短懶言,不喜工作及外出,入睡困難、睡后易被驚醒,納差,大便干、小便可。舌紫暗,苔薄,脈弦澀。中醫診斷:郁證,肝氣郁結兼氣血瘀滯證,治法以疏肝解郁、養心安神、活血化瘀。對于該病臟腑推拿采用的核心治法是行氣疏肝解郁。推拿處方:1)層按法之散法—上脘穴。著力下按,徐徐下降0.5 min至第3~4層間,得氣停3 min,緩緩上提0.5 min離開受術部位,受術者可感覺腹部雙下肢涼、脹感。2)捋肝經、脾經在腹部的循行區域。頻率80次/min,每側各操作2 min,受術者兩脅有氣通感為宜。3)迎住巨闕穴,捺補建里,捺瀉闌門穴。捺補法,頻率20次/min;捺瀉法,頻率40次/min,各操作0.5 min,受術者胃脘部有氣通感為宜。4)扣按彧中撥陰陵泉,操作2次,受術者小腿有酸脹感為度。每次治療時間為20 min,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 d。
2診:經治療5次后,胸脅脹滿,噯氣好轉,但出現納差加重,根據前推拿處方,將層按法之散法改為層按法之帶法平補平瀉法———上脘穴。隨患者呼吸著力下按,徐徐下降到觸及腹主動脈搏動最明顯即2層接近3層,得氣停3 min,緩緩上提0.5 min離開受術部位,受術者可感覺腹部雙下肢涼、脹感。再加上旋揉腹部,頻率15~30次/min,直至胃脘部有氣通感為宜。其余術式照前方不變。3診時,諸證均有明顯減輕,效不更方。4診經治療1個月后,患者諸證基本消失,恢復如常。
按語:此證主要癥狀為肝氣郁結。肝經布散脅肋,經氣滯澀則胸脅脹滿。母病及子造成氣郁化火擾心,而心主神明,擾亂心神則急躁易怒,心神失養則出現心煩,入睡困難,易于驚醒,乏力及氣短懶言。肝火上炎,煎灼營陰而出現口苦。肝火犯胃導致惡心嘔吐。這些癥狀根源于肝氣郁結,因此治療時首先要疏泄肝中郁滯之氣,津沽臟腑推拿選用理氣行滯式為主法,治療以疏肝解郁為主,并且將術式改為層按散法,增強行氣疏肝的作用,且實證化火,按壓程度宜深力度宜大。同時增加捋肝經、脾經的操作時間以為更好地疏瀉肝氣,氣機調達不郁滯,火熱得以消散。在2診中可見初診因疏瀉肝火傷及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食欲差。所以將層按法之散法改為帶法平補平瀉,以顧護胃氣,同時配以旋揉法以疏泄脅肋及胃脘脹滿不適。3診時,諸證均有緩解,表示治療思路正確,效不更方,繼續治療,直至病證消失。本案患者為女性,女子以肝為先天,以血為本。若肝失所養,一方面影響藏血功能,使精血不足以養心,從而傷及心神;另一方面,因為“肝體陰而用陽”,肝失所養必然阻礙其疏泄氣機的功能,導致肝氣郁滯,甚則肝郁化火,出現抑郁或大怒等情緒波動,所以在治療中,將捋法和層按法作為核心手法,取捋法疏肝理氣的功效和層按法作用于沖脈,含蓄周身氣血,灌諸經而滋肝陰的作用,標本兼治,從而起到御氣調神的目的。
臟腑推拿是以傳統中醫臟腑辨證和經絡學說理論為指導的治療方法,有“藥力所不能及,針灸所不能達”的治病奇效,通過對一些穴位的刺激,達到調暢氣機的作用,因而進一步影響血的運行,使氣血在臟腑中正常周流,五臟六腑及全身氣血陰陽調和。同時,通過層按法作用于沖脈,充養頭氣街之髓海,捺調上焦以開胸順氣,旋揉腹部可助升清降濁脾胃之氣,掌運帶脈可通脈調神,使“氣通以養神、養神以開郁”,氣機調暢,則臟腑得以發揮正常功能可有效調理情志的表達,使人保持積極樂觀的生理狀態,體現了“氣能調神,神可御氣”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