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玉梅
◆摘? 要:《三國演義》一書,以前已讀過多次,但再次捧讀,仍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從一個語文教師的角度看,書中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運用的藝術手法很多,但我認為,“對比映襯”應該是很值得一提的一種技巧。
◆關鍵詞:《三國演義》;初中語文;教學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既要有“面”上的單元導讀又有“點”上的比較教學,既有課內教學又有課外自讀,既有閱讀課又有活動課,從而促使《三國演義》整體性引入初中語文教學得以具體而有效地落實
一、基于案例開展教學
如“關羽溫酒斬華雄”,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這一出選自《三國演義》第五回,袁紹當時為盟主討伐董卓,劉備、關羽、張飛因公孫瓚的舉薦而至袁紹門下。雙方開戰,董卓義子呂布的部將華雄連斬數將,關羽就在這種劣勢情況下出場了。這段故事主要表現關羽的英勇和威武,贊揚他的武藝超群和驍勇善戰。其中,關羽的出場就充分運用了“對比映襯”的手法,從而很好地突出了關羽的性格特點。
作者在關羽未出場前,先寫對立面華雄,對華雄是欲抑先揚,極力寫他的所向披靡、英勇善戰。他不僅一連斬了盟軍的將領鮑忠、祖茂、俞涉、潘鳳,而且率軍夜襲孫堅的兵寨,將孫堅打得狼狽而逃,連頭上的紅頭巾都丟掉了。這就給讀者造成了強烈的懸念:如此英勇而氣焰又十分囂張的華雄,還有誰能戰勝他呢?這不禁讓人捏緊了心弦,又充滿了期待。作者此時還不讓關羽出場,他又以盟軍中其他人物做進一步的烘托映襯。在接連敗兵損將、銳氣被挫的情況下,先鋒孫堅傷感,主帥袁紹心驚,眾諸侯束手無策。在這冷寂而又緊張無比的場面中,劉、關、張三人立于公孫瓚的背后“冷笑”,這“冷笑”二字大有深意,使人感到三人非同尋常。
二、不斷深入故事情境
“小將愿往斬華雄頭,獻于帳下!”這兩句話平平常常,幾乎每個武將都可能有過類似夸耀武藝的豪言壯語,但在上述這種特定的情景和氣氛之下,就顯得很有分量且十分引人注目了。作者將關羽置于矛盾的中心,先以精練之筆勾畫出關羽的外形,有意跟華雄形成對比:“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鐘,立于帳前。”至此關羽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但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他能打得過華雄嗎?可別自討苦吃,讓人空歡喜一場!
接下來,作者還是沒有讓關羽與華雄交手,而又故作頓挫。袁術見關羽是劉備的馬弓手而瞧不起他,怒喝:“安敢亂言,與我打出!”這時的曹操是個惜才而有遠見的人,為他說情,關羽卻自立軍令狀:“如不勝,請斬某頭!”這就將本來已經緊張的氣氛渲染得更加緊張。按理說,作者應該放開筆墨去寫關羽與華雄的交戰了,但作者仍避實就虛,繼續采用側面烘托和渲染的手法。他先借酒來點染,曹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羽飲了上馬”,這杯酒是曹操為關羽壯行的,關羽卻沒喝,只簡單地說了句:“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同樣是普普通通八個字,幾乎人人都能說得出口,但在性命攸關、一場險惡的生死搏斗即將到來之際,由關羽口中說出來,確實擲地有聲,氣度不凡!作者通過這杯酒,巧妙地渲染了氣氛,鮮明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接著,作者只用了三十六個字來寫這場交戰,帳外是天摧地塌般的聲響,賬內是人們大驚失色的反應。“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溫”字說明時間之短,表明斬華雄之頭,恰如探囊取物,輕而易舉,正應了關羽所說的“某去便來”四個字。一個“溫”字,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啟發讀者去想象這場戰斗之激烈和關羽之勇武!
三、突出名著人物特征
《三國演義》中第三十六回至三十八回中寫諸葛亮的出山經過,同樣的“千呼萬喚始出來”,同樣的一波三折,使得諸葛亮這一近乎神話般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諸葛亮人尚未出場,徐庶與司馬徽的兩次推薦已使得他名揚于姜子牙、張子房之上了。劉、關、張三顧茅廬的遭遇,對諸葛亮的才學更是作了有力的烘托。第一次尋訪不遇歸去時,遇到了“容貌軒昂,風姿俊爽”的崔州平,誤以為是孔明;第二次尋訪時,先是誤把“白面長須”的石廣元、“清奇古貌”的孟公威當作了諸葛亮,后又錯認諸葛均為諸葛亮,拜辭出門時又把孔明的岳父黃承彥當作了諸葛亮,最終還是“悒怏”而歸。即使在第三次尋訪時見到孔明之前,也是費了一番周折,直到孔明“晝寢”醒來,作者才讓劉備及眾讀者得以一睹孔明容顏:“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至此,諸葛亮總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了,但他一出現,便以雷霆之力定下了“三足鼎立”的決策,且窮其畢生精力輔佐了蜀漢兩代君王,這也不枉劉備的“三顧茅廬”所費的心思了。
諸如此類的映襯烘托手法,在《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它既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又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是很值得借鑒的寫作手法。另外,我們還通過講三國故事比賽、演講比賽、作文比賽等多種形式,并進行成果展覽或表彰,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三國作品的興趣,增強閱讀自主性,提高閱讀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時間,按照重點突破、兼顧全體的原則,避免平均用力,把校本教材《三國作品選編》內容分成四種類型(“單元導讀”“比較教學”“綜合性學習活動”和“課外自讀”),然后實施有針對性地教學。
參考文獻
[1]梅儀.批判性思維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培養對策[J].課外語文,2022,(03):117-119.
[2]葛小蓮.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2022,(03):14-15.DDC37891-CE87-47D1-9684-E3D4034F4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