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烜煬
◆摘? 要:寫作教學目前是語文教學重中之重。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耗費時間長但是成效不大,所以筆者在平時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微寫作思維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提倡閱讀與微寫作相結合,教材是非常經典的適合模仿的范文,依托教材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點教學指導,在學習模仿過程中,從而達到微寫作訓練的目的。
◆關鍵詞:部編版教材;微寫作;教學
得語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語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最難,真正的語文閱讀的最終目的在于寫作實踐。作文占了語文的半壁江山,寫好作文是語文提分的關鍵,所以作文教學在語文課堂尤為重要,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耗費時間多,教學效果不好,目前寫作教學中,大部分老師面臨不會教的問題,或者是如何教的問題,思考如何讓寫作教學變得有趣。
微寫作顧名思義是微小的,寫作自由,題材不限。第一微寫作關鍵在于激發(fā)寫作興趣,讓孩子們,喜歡寫,只要想寫,就能越寫越好;第二要關注生活,關注心靈是寫作的不竭源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話說顯得有為重要,微寫作,在教學中易操作,實用性強,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長篇大論中有畏難情緒,而在于小的篇章,學生更愿意表達。語言凝練,能夠簡練表情達意。
短短幾行文字,更能讓孩子們激發(fā)寫作興趣,關注生活。寫作可以從片段教學寫起,微寫作可以從開頭、中間段、結尾段一段段循序漸進開始再到整篇文章寫作。課堂教學是微寫作訓練的基地,老師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設計一些讓學生容易入手并且感興趣的主題。因此筆者在執(zhí)教《昆明的雨》中,踐行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分析昆明的景物美、滋味美、人情美、氛圍美閱讀的基礎上抓住三個訓練點滋味美、人情美、氛圍美三個訓練點設置情境進行微寫作訓練。如課堂練筆一:根據(jù)之前學習方法,給下面的句子添加滋味美。如:肉粽出鍋了,打開粽葉,豌豆,臘肉點綴在糯米中,好吃極了!課堂練筆二:根據(jù)之前學習方法,在練筆一基礎上添加人情美。課堂練筆三:根據(jù)之前學習方法,在練筆二基礎上添加氛圍美。昆明的雨的微寫作訓練點主要是在于課文內容的訓練,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模仿字詞句段,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模仿寫作手法的運用。
通過這兩節(jié)閱讀課的教學,選取訓練點讓學生依托教材進行微寫作的學習,從而過渡到其他篇課文的學習,比如說《背影》微寫作的訓練點可以是細節(jié)描寫或者父愛主題,《白楊禮贊》微寫作的訓練點可以是一線串珠,《秋天的懷念》微寫作的訓練點可以是母愛主題,從而拓展到日常的微寫作,微寫作的題目不受限,設置開放性的命題,鼓勵學生自由有個性創(chuàng)作和表達,老師可以提供話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解讀進行創(chuàng)作,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出不同立意的文章。
如微文題母親是我們最親近最熟悉的人,她一個會意的眼神,常常會撩起我們心中的波瀾,以“母親的眼晴”為題,寫一篇微作文。微解讀母親給予我們生命,關注我們成長,母親的眼睛就像一根風箏線永遠牽掛著有我的地方。犯錯時…,受挫時……離別時……眼晴里自有萬般的情愫,只要我們用心體悟,一定會品味出不一樣的滋味與深情。
微點撥從素材的選擇著手,仔細回顧自己母親在不同場景下的眼睛,可以專注描寫一個場景下的母親的眼睛,亦可以運用蒙太奇、排比等手法描寫多個不同場具體描寫眼睛。在具體描寫眼睛的時候,抓住母親眼睛的特點展現(xiàn)母親的形象。通過微觀分解,從多視角去觀察,多感官角度感知母親的眼睛,將母親的眼睛設定于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可運用環(huán)境描寫烘托渲染,可借助各種修辭手法描摹對象,表達感情。
我們在影視藝術中經常會體會到這種以細節(jié)表情達意的妙處,如歌唱家的臉部表情,運動員的某一局部,渴望者的眼神,大道旁的一粒小石子,花瓣上的一滴露珠,空中的一抹霞光一…影視藝術中的特寫,其重要功能無非是選擇和放大。選擇,即從整體中抽出細節(jié);放大,即迫近對象,詳察秋毫。所以,簡單來說,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就是把過程放慢,把形象放大。
微展示學生作品媽媽的眼睛,那雙眼睛永遠是雪亮而敏銳的。我喜歡媽媽的眼睛,無論是什么時候,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總能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每當在困難中想起它,我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她用那雙眼睛書寫著神話。該學生基于個人的真實體驗,觀察母親的眼睛,他微寫作描寫細膩,情感強烈,這樣貼近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學生可以自由抒發(fā)個人情感,有效提高個人語文書寫能力與表述能力。
老師在微寫作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微寫作中保持創(chuàng)作的熱情,此外在布置微寫作任務時可以從日常生活到家庭、社會、國家大事,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鼓勵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
從教材的閱讀教學再到教材中微寫作訓練,到觀察日常生活進行微寫作,在寫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從微文題、微點撥、微展示最后成,文層層深入,最終完成寫作任務,讓學生感受到微寫作從難到易的過程,微寫作的教學也是從難到易的過程,探索的過程,每一次微寫作的教學讓學生掌握一兩個訓練點,從點到面,從小到大,進而讓學生愛上寫作,微寫作訓練的過程是漫長的,訓練點仿寫不是一蹴而就,讓學生愛上微寫作,提升語文素養(yǎng),愛上語文樂于表達,樂于寫作是最終的目的,所以微寫作的展示就尤為重要,在課堂上向同學展示微寫作習作,同時隨著網絡時代的盛行,朋友圈、微薄、qq說說等網絡聊天軟件,受到不同年齡層次的喜愛,如果能在此基礎上,老師可以提倡學生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臺,推廣微寫作,增加學生與讀者互動交流,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動力,也鼓勵孩子完成微寫作之后參加征文比賽或者投稿,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的微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1]賴瑞云.語文課程理論與應用[M],海峽文藝出版社,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