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是進一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及產業鏈現代化,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是調整產業布局、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株洲作為老工業基地,如何做好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工作,對實現株洲工業的轉型升級,打造中國動力之都和先進制造業高地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產業鏈;新興產業;產業鏈現代化;統籌;發展
本文索引:蘇海新.<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11):-069.
中圖分類號:F29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6(a)--03
2019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越與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打好攻堅戰,攻堅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這是應對目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調整我國產業發展格局,做好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
1 株洲市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工作推進現狀
1.1 明確了新興優勢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和空間布局
根據湘政辦發〔2017〕37號文件精神,2018年5月,株洲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發展的實施意見》(株辦發〔2018〕10號)(簡稱《實施意見》)。該意見結合株洲產業的實際和制造強市“1093”行動,確立了15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和“一鏈一個發展規劃、一鏈一個支持政策、一鏈一批重點項目、一鏈一個承載園區、一鏈一支服務隊伍”的發展框架。2020年9月,市委市政府辦公室根據湘辦發〔2020〕7號文件精神和株洲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推進狀況,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株辦發〔2020〕10號),增加了包裝(印刷)和文化旅游兩條產業鏈,形成了17條新興優勢產業鏈的發展格局。
為落實《實施意見》,2019年9月,中國動力谷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了《株洲市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推進機制》(株動辦〔2019〕1號) (簡稱《推進機制》)。該機制明確:按照“中國動力谷是主目標,產業鏈是主抓手,園區是主陣地”的發展思路,將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與中國動力谷“3+5+2”產業發展相結合,在分析株洲市現有產業基礎、人才儲備和行業發展前景的基礎上,形成中國動力谷十大產業對應16條新興優勢產業鏈,再對接10個園區的發展架構(文化旅游產業鏈是全域性)。
2022年,按照株洲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的“3+3+2”產業體系和培育制造名城,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要求,將17條新興優勢產業鏈進一步整合成13條,將原大功率半導體器件、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鏈和北斗規模化應用納入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程產業鏈,茶旅融合發展并入綠色食品產業鏈管理。
1.2 搭建了“三方聯動、同頻共振”的工作架構
充分調動社會各方積極參與是影響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成效的關鍵。2020年5月,中國動力谷建設領導小組在推進17條產業鏈建設中,首創性地架構了鏈長制、產業協會、產業鏈上企業聯合黨委“三方聯動、同頻共振”的工作體系。
鏈長制中,鏈長是市領導擔任的,副鏈長是有關縣市區、市直部門,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的主要領導擔任的。以政府推動為主,做好產業發展引領,整合社會資源,統籌推進產業鏈建設重點工作,妥善處理其中突出的矛盾,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產業協會的功能主要是聚焦于協調聯動,強化行業自律,營造良好有序的營商市場環境,做好政企合作的溝通者,共同防范化解經營風險。產業鏈上企業聯合黨委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黨建引領上,執行黨中央、省委、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要求,指導并確保產業鏈上企業的黨組織建設及黨員活動的有效開展,搜集企業信息,進一步提高解決思想及工作問題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充分發揮聯合黨委的凝心聚力和戰斗堡壘作用,助力產業鏈建設向前發展。三方分別設立了日常工作機構:鏈長辦公室、協會秘書處和黨委辦公室,采取聯合辦公,消除工作障礙,同時同向發力,以協同共贏齊聚強大合力。
1.3 創建了鏈長辦公室雙主任的協調機制
新興優勢產業鏈主要承載園區的確定是站在全域的角度,根據各園區的基礎、優勢和初步形成的特色通盤考慮的。由于歷史原因,有些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和鏈條環節是分布在不同園區的。基于管理體制的影響,各園區之間一般都各自為戰,溝通渠道較少,信息難以共享,形成不了合力,制約了相關產業鏈的健康快速發展。為加強各園區和各產業鏈的協調管理,切實打通各園區的溝通渠道,做到信息共享、人才共享和資源共享,2020年5月,中國動力谷建設領導小組開創性地組建了鏈長辦公室雙主任工作制度,即每條產業鏈的主要承載園區和市直對接部門各派一名領導干部擔任鏈長辦公室主任。在鏈長的領導下,統籌承載園區內外產業鏈建設工作,從而形成內外協調、統籌推進、雙輪驅動的產業鏈建設格局。
1.4 完善了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制度
所謂產業鏈精準招商是指以培育和壯大產業鏈為目標,在分析現有產業鏈的基礎上,尋找強鏈、補鏈和延鏈環節,從而確定目標企業和機構,有目的、有選擇性地進行招商引資行為,它是加快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步伐,實現強鏈、補鏈、延鏈目標的主要抓手。為提高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推進機制》進一步細化了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制度,明確各產業鏈精準招商的方向是“一劃兩圖七清單”(產業發展規劃,產業鏈全景圖和產業鏈現狀圖,前期項目、產業鏈上中下游主要企業、國內外龍頭企業、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國內外行業協會和商會、國內外重要展會和論壇、國內外業內知名專家);要求各產業鏈鏈長辦公室瞄準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環節,制定精準招商計劃,建立產業鏈招商項目庫,確定當前主攻項目、近期對接項目和潛在跟蹤項目,并根據工作進展實際制定相應產業鏈建設發展的專項政策措施;量化了鏈長、常務副鏈長、鏈長辦公室主任等相關人員的外出招商次數和要求,極大推動了產業鏈精準招商工作的快速向前推進。
1.5 建立了日常調度和督查考核機制
為更好落實和推動產業鏈建設進程,壓實責任,《推進機制》規定,每季度的工作講評會由中國動力谷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召開,講評會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針對各產業鏈建設過程中的工作情況開展進度及所遇到的重大問題;每個月安排利用半天時間,產業鏈鏈長研究本產業鏈建設工作推進情況、了解情況,協調解決本產業鏈建設過程中的具體難題;每周安排利用半天時間,產業鏈常務副鏈長統籌好工作,細化具體的周任務,建立時間表進一步標明進度,推進本產業鏈建設工作的部署落地。同時,明確由中國動力谷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辦公室)負責督促督查,實施掛圖作戰,定期通報產業鏈工作情況;統計部門負責建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數據專項統計體系,加強監測分析。通過競賽爭先考評形式,聚焦考核產業鏈現代化建設中的規模增幅、精準招商、重點工作、融通發展、科技創新、協會職能發揮情況等;產業鏈推進工作納入中國動力谷考核,重點考核市直部門落實鏈長交辦工作情況。
2 株洲市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幾年的不斷摸索和大膽實踐,株洲市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推進過程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2.1 “三方聯動”的步調不一致,影響了“同頻共振”的效果
因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差異多種原因,發揮政府推動作用鏈長制的各項工作推動較快;機構搭建、機制建立、職能履行、政策出臺等進展順利,工作效果逐步顯現。產業協會和產業鏈上企業聯合黨委的工作相對滯后,大部分處于機構組建和職能定位階段,具體職能履行和業務活動還未真正展開,會員和單位企業的積極性、參與性還未充分調動,出現了政府推動積極,企業熱情不高的現象,導致“三方聯動”頻率不一,嚴重妨礙同頻共振效果的實現。
某些產業鏈的產業協會、黨委辦公室的人員配備偏弱,經費保障偏難,運行效率不高;鏈長辦公室、協會秘書處和黨委辦公室聯合辦公的效率不高,信息資源共享與工作協調機制的渠道并不是那么暢通,工作的同向性和互動性不強,制約了“三方聯動、同頻共振”機制的順利運行。
2.2 各產業鏈承接園區之間的溝通效率不佳,鏈辦雙主任的效果有待進一步加強
首先,鏈辦雙主任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產業鏈承接園區之間的協調問題,但由于各市直部門的職責權限不同,有些市直部門配備的主任難以全面掌握和有效協調各產業鏈的全域情況,導致有些配套園區的鏈上企業難以及時有效地參與產業鏈建設工作,削弱了產業鏈發展的總體進程和推進效果,也影響了鏈長對整條產業鏈情況的判斷與決策。其次,雙主任在產業鏈建設中的地位不明確,部分職責不明晰,容易產生推諉和不作為現象,挫傷了配套園區的積極主動性,降低了溝通協調的效率。最后,各產業鏈的配套園區不明確,責任不實,所在縣區未安排專門的機構或人員對接產業鏈建設工作,無形中也加大了協調難度。
2.3 鏈長辦公室統籌調度能力弱,額外工作攤派多,職能倒掛現象嚴重
作為經濟發展新的主抓手,產業鏈建設工作得到了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但也出現了各項工作都攤到鏈長辦公室來落實,出現了鏈長辦公室事務性工作擴大化、無邊際的現象,導致辦公室工作人員疲于應付,淡化了產業鏈建設統籌協調的工作主線,造成嚴重的職能倒掛。鏈長辦公室作為臨時調度機構,并不具備行政職能,也制約了其統籌調度的能力,影響產業鏈建設工作的推進進程。
2.4 產業鏈建設的專業人才嚴重缺乏
隨著產業鏈建設的深度發展,鏈長辦公室的統籌范圍逐漸拓展延伸,不再是單一地專攻產業鏈精準招商,而是拓展延伸至產業項目與平臺建設、科技與產品創新、融通發展和特色活動等,實現了產業鏈建設各環節的全程覆蓋。產業鏈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管理人才,還需要大量懂項目、懂產品、懂科技、懂創新的專業人才。通過梳理發現,有些產業鏈的專業人才嚴重短缺,缺乏對相關產業鏈的全面把握和深度研究,不能滿足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內容的要求,難以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產業發展方案,影響了產業鏈現代化建設的系統性和持續性。
3 推進株洲市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建設的路徑探析
3.1 進一步理順關系,壓實相關部門的職責,做實“三方聯動”機制,提升共振效果
第一,借鑒長沙、湘潭兩市的經驗,壓實市直相關部門在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工作中的職責,建立產業鏈服務保障機制,做到分工有序、各司其職,形成合力。第二,盡快出臺“三方聯動”工作實施細則,落實聯合辦公機制,打通聯動障礙,加大對產業協會、聯合黨委工作的督促支持力度,實現“同頻共振”局面。第三,建立分析研判、分類調度機制,著重解決“三方聯動”中的痛點難點,真正發揮政府推動、協調聯動和黨建引領,共推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
3.2 強化鏈長辦公室職能,明確雙主任職責,完善承載園區溝通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各產業鏈向前發展
首先,強化鏈長辦公室的統籌調度職能。一是明確鏈長辦公室是鏈長的工作機構,受鏈長領導,對鏈長負責。二是明確業務上各鏈長辦公室只接受中國動力谷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產業鏈現代化建設辦公室)和產業鏈推進中心的指導和調度。三是明確各縣市區、市直部門、園區和鏈上企業要接受鏈長辦公室的工作統籌和調度。其次,明確兩個鏈長辦公室主任的職責分工。主要承載園區的鏈長辦公室主任負責所轄園區內產業鏈建設工作的調度推進,并對全市該條產業鏈建設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在產業鏈建設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市直部門的鏈長辦公室主任主要站在全市的角度,協助主要承載園區調度主要承載園區以外的鏈上相關事項,在工作中,應處于附屬地位,不能本末倒置,影響全市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落實各產業鏈的配套園區。明確各配套園區在產業鏈建設中的從屬地位和職責要求,指定專人或專門機構負責,不能置身事外,充分調動參與的積極性,打通體制障礙,建立通暢的溝通渠道,做到信息共享、人才共享和資源共享,形成各條產業鏈工作的全域覆蓋。
3.3 加快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做實做強“強鏈、延鏈、補鏈”目標,著實提高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成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成果轉化和激勵機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我們要將產業鏈現代化建設方向從專注產業鏈精準招商轉變為產業鏈精準招商與產品、科技創新并重,外延與內涵齊抓,產業鏈與創新鏈有效融合上來。具體而言:第一,對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掌握核心技術的優勢產業,積極圍繞創新鏈布局自主可控的產業鏈。自主聚焦的就是自主設計研發、自主系統集成、自主營銷等。可控聚焦的就是關鍵核心技術與供應沒有被其他國家“卡脖子”,通過構建擁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產業鏈,著力提高產業競爭優勢。第二,對于新興產業,積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按照延鏈、補鏈目標,圍繞產業鏈各環節展開技術攻關,掌握核心和關鍵技術。既要向研發設計環節延伸,提升價值鏈水平,又要向生產銷售環節拓展,提升零配件供應水平和后市場的應變能力。
3.4 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確保在推進過程中的后勤保障,為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工作保駕護航
第一,充分運用好市里各項人才政策,加大對產業鏈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做好產學研融合發展,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為產業鏈現代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二,克服疫情影響,確保經費和產業發展基金的高效運轉,繼續做好企業的解困紓困工作,為產業鏈現代化建設的有效推進提供財力保障。第三,整合各種資源,優化產業鏈發展環境,增強產業鏈創新能力和品牌意識,引導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為產業鏈的發展壯大提供土壤支撐。
參考文獻
劉志彪.產業鏈現代化:壯大實體經濟根基[N].學習時報,2020-11-26.
盛朝迅.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N].經濟日報,2019-9-10.
沈立,倪鵬飛.全球產業鏈演變趨勢下中國城市發展格局的未來走向及政策建議[J].經濟縱橫,2022(2):60-68.
宋華,楊雨東.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的內涵與發展路徑探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22(1):120-134.
陳衛東.鞏固提升產業鏈優勢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J].國際金融,2021(11):7-12.
Exploring the Paths of Modernizing the Emerging Advantageous Industrial
Chain in Zhuzhou City
Zhuzhou Executive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08
SU Haixin
Abstract: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achiev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advanced industrial bas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ployment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layout, build a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 old industrial base,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modernizing the emerging advantageous industrial chain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Zhuzhou’s industry and build the dynamic capital of China and the highland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words: industrial chain; emerging industries; industrial chain modernizatio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